复合肥氨化造粒工艺与氨酸造粒工艺有何区别?
氨化是添加气氨和水,使混合原料处于弱碱性,提高造粒活性;氨酸反应是为了提高造粒温度,也可调整养分含量,促进造粒。
氨酸是氨和酸在造粒机的料层里发生反应,利用硫酸和氨、磷酸一铵和氨的反应热及其粘性和砂性物料粘合成粒的过程。
氨化是磷酸一铵溶解后,和脱氯后的硫酸氢钾一起混酸,再在管式反应器里和气氨一起发生中和反应,在喷到造粒机的料层里,形成涂布造粒,使砂性物料长大的造粒过程。
氨化的不规则粒
氨酸的都比较圆
氨酸的氯的多,氨化的硫的多
氨化造粒复合肥是采用氨化、二次脱氯造粒生产工艺,原理是将氯化钾与硫酸加入反应槽加热并在一定条件下反应,逸出的HCL气体经水吸收后可制得一定浓度的盐酸,生成的硫酸氢钾与稀磷酸混合后形成混酸。将该混酸与合成氨按比例在管式反应器反应,生成复肥料浆直接喷入转鼓造粒机中生成氮、磷、钾一定比例的硫基复合肥。目前,国内生产的的S—NPK复合肥主要有两种生产工艺;即氨化造粒与喷浆造粒,这两种生产工艺所产的复合肥有较大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产品优势:氨化所生产的复合肥的氮含量高可做到14%以上,水溶磷高可达95%以上,而喷浆造粒的复合肥的氮含量低,只能做到12%左右,水溶磷低,约80%,肥效远不如氨化所生产的产品。
2、生产工艺:氨化生产的工艺是采用的管式反应器,其反应全部在管式反应器内,反应的中和度可达1.5以上,反应停留的时间短,只有不到10秒的时间,所以它的产品氮含量高,反应时间短,来不及生成磷酸盐的沉淀,没有磷的退化现象,所以水溶磷高。 喷浆造粒的反应是用传统的槽式中和,反应停留的时间长,多达30分钟以上,中和度低,只能做到1.1左右,所以它的产品氮含量低,反应停留时间长,磷酸中的磷酸盐沉淀,造成磷的退化,所以水溶磷含量低。
3、技术含量:喷浆造粒的生产工艺较成熟,生产操作稳定,目前生产的企业较多;转鼓氨化造粒由于其操作条件范围较小,操作较难控制,生产正常的厂家不多,目前我国只有不到10家的企业在使用这种工艺,而真正采用全料浆形式的只有8、9家。
综合以上各点,氨化造粒复肥具有造粒均匀、色泽光亮、质量稳定、养分足、易溶解和被作物吸收等特点,特别是作种肥对种子相对安全。适宜各类土壤和小麦、玉米、瓜果、花生、蔬菜、豆类、花卉、果树等多种农作物及经济作物,适用于基肥、种肥、追肥、种肥、冲施,作基肥亩施用35-40公斤,特别对经济作物,增产效果更加明显
复合肥的几种制造方法,谢谢!!
主要有如下几个方法:
普通复配,按照造粒设备分为:圆盘造粒(主要生产低浓度及中浓度复肥)、转鼓造粒(高中低浓度均能生产,尤其是生产高浓度需要蒸汽配合)。
喷浆造粒:1、将尿素熔融作为液相造粒
2、用磷酸作为液相造粒,氮素用液氨。
3、氯化钾经过加酸脱氯,处理过的硫酸钾液体作为液相造粒。
高塔造粒。实际上喷浆造粒的一种形式。
掺混肥(BB肥),主要是简单混合均匀就行,工艺上非常简单。但一般不归入复合肥。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复合肥生产线工艺流程都分为哪几步骤?各步骤是怎样完成的?
河南红星专业生产复合肥设备,下面是红星对有关复合肥生产线工艺流程的介绍。
“红星”复合肥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可分为:原料配料、原料搅拌、原料造粒、颗粒烘干、颗粒冷却、颗粒分级、成品包膜、最后成品包装。
1、原料配料:
尿素、硝铵、氯化铵、硫铵、磷铵(磷酸一铵、磷酸二铵、重钙、普钙)、氯化钾(硫酸钾)等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备(根据市场需求和各地土壤检测结果)。
2、原料搅拌:
将配好的原料搅拌均匀提高肥料颗粒整体的均匀肥效含量。
3、原料造粒:
将搅拌均匀的原料送入造粒机造粒(可用转股造粒,也可选用挤压造粒).。
4、颗粒烘干:
将造粒机造好的颗粒送入烘干机,将颗粒内含的水分烘干,增加颗粒强度,便于保存。
5、颗粒冷却:
烘干后的肥料颗粒温度过高,易结块,经过冷却后的,便于装袋保存,和运输。
6、颗粒分级:
将冷却过后的颗粒分级,不合格的颗粒经粉碎重新造粒,把合格的产品筛分出来。
7、成品薄膜:
将合格的产品进行涂衣包膜增加颗粒的亮度与圆润度。
8、成品包装:
将包过膜的颗粒也就是成品装袋放在通风处保存。
复合肥造粒工艺有哪些
复合肥料的造粒工艺主要以下几种:
一、挤压造粒工艺
二、圆盘造粒工艺
三、滚筒造粒工艺
四、喷浆造粒工艺
五、转鼓喷浆造粒工艺
六、高塔造粒工艺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8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