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竹 是不是药材
乌竹不属药!中华药典无此药记载。查百度百科得如下解释,供参考:
乌竹,产安徽舒城,杭州植物园有栽培。模式标本采自安徽舒城。
形态特征:
竿
直立,高3—4米,粗1.1—3厘米,表面有不规则细纵沟;最长节间长30厘米,幼竿绿色带紫,微被白粉,有毛,粗糙,节下方白粉环明显,老竿绿色或灰绿
色;竿环隆起,高于箨环;节内长3毫米。箨鞘薄纸质,暗绿紫色,先端有乳白色或淡紫色放射状纵条纹,并有灰白色密集小刚毛和白粉,边缘生纤毛,竿下部箨鞘
的上端有稀疏至稍密的棕色小点;箨耳紫色,镰刀形或微弱,或仅在一侧发达,耳缝与鞘口着生数条弯曲的缝毛;箨舌截平或微呈拱形,暗紫色,先端不整齐,边缘
有紫色至白色纤毛呈流苏状;箨片直立,狭三角形至披针形,基部较宽,仅略窄于箨鞘顶部;绿紫色。末级小枝通常具2叶,宽0.9-1.5厘米;叶耳微弱,鞘
口有数条脱落性燧毛;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一11厘米,宽0.9—1.1厘米,下表面基部微被毛。笋期4月中旬。
用途:
乌竹竿型不大,竿壁厚,篾性差,用途一般。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乌竹是什么
乌竹(学名:Phyllostachys varioauriculata)为禾本科刚竹属下的一个种。产安徽舒城,杭州植物园有栽培。模式标本采自安徽舒城。
【种中文名】:乌竹
【种拉丁名】:PhyllostachysvarioauriculataS.C.LietS.HWu
【种别名】:毛壳竹(植物分类学报)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属中文名】:刚竹属
【属拉丁名】:Phyllostachys
【国内分布】:产安徽舒城,杭州植物园有栽培。模式标本采自安徽舒城。
盆栽紫竹要怎样进行栽培?
紫竹又名乌竹,为禾本科散生型竹类。地栽可高达3~6米,径2~4厘米。新竹秆初为绿色,后渐变为紫色,老则为深紫近黑色。其性喜环境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空气清新。盆栽紫竹宜用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的沙质培养土。
2~3月间选择2~3年生秆形较小、长势强壮的母竹上盆栽培。移植时,母竹鞭根前部应放留三节以上,后部至少应留两节,即俗话说的“放三断二”,并带宿土。剪去秆梢,留分枝3~4组,以利成活,栽后浇透水,精心养护,年内到翌春即可发生笋芽。自新笋萌发到形成新株这一阶段,应注意控水,保持光照充足,防止节间过长。生长季节经常保持盆土湿润,不断扦松盆土,以便透气。
每月可施用稀薄饼肥水或少量复合肥一次。高温干燥季节应经常向叶面及周边环境喷洒清水,以保持枝叶清新,风雅宜人。入冬可入室放低温光照充足处。南方可放室外避风向阳处,翌春换盆,用新培养土栽植,竹秆过密时可分盆栽植。
紫竹为什么会变成青竹?
紫竹也称乌竹。竹秆紫色或棕黑色,杆环隆起,箨环及箨鞘均具较密的刚毛。箨耳镰形,紫色而具穗毛,箨舌长而强烈隆起,箨叶小,绿色,有皱折。小枝顶端具2~3叶,叶片窄披针形,基部有细毛。
与紫竹相似的毛金竹、竹杆、笋杆箨的枝叶特征与紫竹很相似。但杆为绿色,不会变成紫色。竹杆粗大壁厚。
紫竹新杆初为绿色,后渐变成紫色。老竹杆则为深紫色而近于黑色。《紫竹赞》云:“竹生三年,色乃变紫”,大枝小枝,也变紫色,叶绿而风雅。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8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