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角面家常做法,正宗刺角面怎么做
食材用料
刺角
蒜辣子汁
酱油
醋 相克食物
面粉
臊子
盐
刺角面的做法
1.将刺角去根,择干净,如水洗,再捞出控水。
2.然后过热水,时间稍微长点,刺角需煮烂一些。
3.捞出待用。
4.剁碎。
5.捏去多余的汁,待和面用,若刺角本身的水足够和面,那么,您可以把这绿色的营养汁自己享用了,哈哈,我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
6.和面粉放一起。
7.面团揉光,醒一会。
8.擀面。
9.折叠好准备切。
10.盛碗。
怎样储存刺角?
储存刺角方法。
1、放进塑料袋(不需要淘洗),最好是一棵刺角装一个袋子。然后将塑料袋口扎紧,不要让刺角头尾露在塑料袋外面。将装袋的刺角整齐地码进冰箱冷藏箱。
2、全草晒干。
刺角,一般指小蓟,又叫刺儿菜。
刺儿菜粥做法
主料:
粳米100克,小蓟100克
调料:大葱3克,盐2克,味精1克,香油3克
做法:
1.将刺儿菜(小蓟)摘洗干净,入沸水锅焯过,冷水过凉,捞出细切。
2.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3.取沙锅加入冷水、粳米,先用旺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煮至粥将成时,加入刺儿菜,待滚,用盐、味精调味,撒上葱末,淋上香油,即可盛起食用。
刺儿菜为中生植物,适应性很强,任何气候条件下均能生长,普遍群生于撂荒地、耕地、路边、村庄附近,为常见的杂草。
除云南、广东、广西外,几遍全国各地。分布平原、丘陵和山地。
栽培方法
繁殖技术
用种子繁殖。6至7月待花苞枯萎时采种,晒干,备用。早春2至3月播种,穴播按行株距20cm×20cm开穴,将种子用草木灰拌匀后播入穴内,覆土,以盖没种子为度,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至出苗。
田间管理
苗6至10cm时间苗,补苗,每穴留苗3至4株,并结合耕除草,第2次在5月中耕除草结合施人畜粪肥。
采收和储藏
5至6月盛开期,割取全草晒干或鲜用。可连续收获3至4年。
刺角面怎样才能绿
可以在和面时加入用芹菜榨的汁,能和出绿色的面,包出饺子很好看。
蒲城刺角面正宗做法
步骤1
从地里挖来的刺角,洗净,放锅里煮,尽量煮烂些,捞出来挤一挤,不要挤太干
步骤2
将刺角放入面粉中,加入一枚鸡蛋,接下来跟平时和面一样,揉面,注意不要加水,因为刺角里含有水分,如果水分不够可以再加水
步骤3
揉好,擀开,对折,切条
步骤4
下锅,捞起,再配两勺油泼辣子。
刺角牙的功效
刺角牙学名小蓟,它的功效如下:
1、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小蓟为传统的止血中药,已证实其具有止血作用,并得到止血有效成分。小蓟止血主要通过使局部血管收缩,抑制纤溶而发挥效应的。小鼠口服浸剂5g/kg,可使出血时间明显缩短。
2、抗突变作用
Ames试验法,采用的两次水煎煮浓缩液进行试验,每皿加入量为3mg,TA98的诱变剂为4-硝基邻苯乙胺,发现小蓟有一定抗突变力。
3、抑菌作用
水煎剂对白喉杆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扩展资料:
小蓟为菊科植物刺儿菜的全草或根茎。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坡、荒地、路旁或田间,分布于除广东、广西、云南、西藏以外的全国各地区。夏、秋季花开放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
小蓟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中欧、东欧、俄罗斯东部、日本、朝鲜等地区亦有分布。一般野生于荒地、草地、山坡林中、路旁、灌丛中、田间、林缘及溪旁。有人工栽培作药用。
其他作用:煎剂对家兔子宫均有兴奋作用,但对猫的在位子宫、大鼠离体子宫和兔离体小肠则有抑制作用。煎剂对肠平滑有抑制作用,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收缩作用,对小鼠有镇静作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小蓟
这是什么植物?
刺儿菜,学名小蓟
刺儿菜(学名:Cirsium setosum),民间俗称刺角芽、刺角,为菊科蓟属的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中欧、东欧、俄罗斯东部、日本、朝鲜等地区亦有分布。生长于海拔140~2650米的地区,一般野生于荒地、草地、山坡林中、路旁、灌丛中、田间、林缘及溪旁。有人工栽培作药用。
中文学名
小蓟
拉丁学名
Cirsium setosum (Willd.) MB.
别称
刺儿菜
二名法
Cirsium setosum
界
植物界
药源相关
考证
出自《本草经集注》
1.《医学衷中参西录》:小蓟,山东俗名萋萋菜,萋字当为蓟字之转音,奉天俗名枪刀菜,因其多刺如枪刀也。其根与茎皆可用,而根之性尤良。剖取鲜者捣烂,取其自然汁开水服之。若以入煎剂不可久煎,宜保其新鲜之性,约煎四、五沸即取汤饮之。又其茎中生虫即结成疙瘩,状如小枣,其凉血之力尤胜。若取其鲜者十余枚捣烂,开水冲服,以治吐血、衄血之因热者尤效。用时宜取其生农田间嫩而白者。
2.《中药志》:历代《本草》对于大蓟与小蓟形状与生态的区别为:大蓟生山谷,较高大,叶皱;小蓟生平泽,较矮小,叶不皱。再结合《证类本草》的冀州小蓟及《救荒本草》刺蓟菜图,均似刻叶刺儿菜C.Setosum。《本草纲目》的小蓟图颇似刺儿菜C.Segetum。《本草纲目》的大蓟图及《植物名实图考》的大蓟图均似蓟Cirsiumjaponicum。而《救荒本草》的大蓟及《植物名实图考》的小蓟图则均似飞帘Carduuscrispus。由此可见,历代《本草》所指大蓟,主要应是蓟Cirsiumjaponicum,而小蓟则为刺儿菜Cephalano-plossegetum与刻叶刺儿菜C.Setosum。此外,其他近似植物如飞帘Carduuscrispus等亦有当大蓟或小蓟用的。
别名
野红花、小刺盖、刺菜、猫蓟、青刺蓟、千针草、刺蓟菜、刺儿菜、青青菜、萋萋菜、枪刀菜、野红花、刺角菜、刺角芽、木刺艾、刺杆菜、刺刺芽、刺杀草、荠荠毛、小恶鸡婆、刺萝卜、小蓟姆、刺儿草、牛戳刺、刺尖头草、锯锯草(常见农村用来喂猪)小刺盖、 萋萋芽(安徽北部等地叫法)、踢踢芽(河南南部等地叫法)、刺牙菜(河南省北部等地叫法)。
药材基源
刺角怎么储存
1、新鲜的刺角放进密封的塑料袋(不需要淘洗),最好是一棵刺角装一个袋子。然后将塑料袋口扎紧,不要让刺角头尾露在塑料袋外面。将装袋的刺角整齐地码进冰箱冷藏箱。
2、刺角5至6月盛开期,割取全草晒干备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7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