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是什么?
任何工业活动都要和环境交换物质,从而给环境带来影响。核能的利用也不例外。说核能是清洁的能源,是相对其他的能源而言的。
一座100万千瓦的核电站每年只需30吨核燃料。这种燃料丝毫不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当它静悄悄地“燃烧”时,没有烟,没有灰,也不排出任何能导致疾病的有害物质。核电站通过废水、废气排向环境的放射性物质是很少很少的,它使附近居民每年受到的辐照剂量不超过2毫雷姆,而一次胸部透视的辐照剂量也有100毫雷姆。
与此相比,一座100万千瓦的火电站每年要消耗250万吨标准煤,平均每天要用一艘万吨轮船或120节火车车厢来运输这些燃料。这些煤燃烧后留下25万吨煤渣,并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烟尘、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废气,这些气体成了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燃烧产物中还含有许多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如汞、镉、铍、铅等,它们少部分随着烟雾飘向四方,大部分堆放在很少有人照看的灰场上,随着风化侵蚀而渐渐进入环境。
最后还应注意到,从矿井中采掘的煤是有放射性的。100万千瓦的火电站通过烟囱排放镭、钍等放射性元素,使附近居民每年受到的辐照剂量接近5毫雷姆,是核电站的2.5倍。而灰场中堆存的放射性则比核电站所排放的要高出1万倍!
由此可见,核能是清洁、安全的能源,在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核能应该得到更广泛的利用。目前,全世界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座核电站在运行,总装机容量约为3.6亿千瓦,年发电量已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7%以上。
核能是什么意思?
核能(或称原子能)是通过核反应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符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² ,其中E=能量,m=质量,c=光速。
核能(nuclear energy)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现,这离不开早期西方科学家的探索发现,他们为核能的发现和应用奠定了基础。可一直追溯到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发现电子开始,人类逐渐揭开了原子核的神秘面纱。
核能优缺点:
一、优点
1、核能发电不像化石燃料发电那样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质到大气中,因此核能发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2、核能发电不会产生加重地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
3、核能发电所使用的铀燃料,除了发电外,暂时没有其他的用途。
4、核燃料能量密度比起化石燃料高上几百万倍,故核能电厂所使用的燃料体积小,运输与储存都很方便,一座1000百万瓦的核能电厂一年只需30公吨的铀燃料,一航次的飞机就可以完成运送。
5、核能发电的成本中,燃料费用所占的比例较低,核能发电的成本较不易受到国际经济情势影响,故发电成本较其他发电方法为稳定。
6、核能发电实际上是最安全的电力生产方式.相比较而言,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过程中,爆炸和坍塌事故已杀死了成千上万的从业者。
二、缺点
1、核能电厂会产生高低阶放射性废料,或者是使用过之核燃料,虽然所占体积不大,但因具有放射线,故必须慎重处理,且需面对相当大的政治困扰。
2、核能发电厂热效率较低,因而比一般化石燃料电厂排放更多废热到环境中,故核能电厂的热污染较严重。
3、核能电厂投资成本太大,电力公司的财务风险较高。
4、核能电厂较不适宜做尖峰、离峰之随载运转。
5、兴建核电厂较易引发政治歧见纷争。
6、核电厂的反应器内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如果在事故中释放到外界环境,会对生态及民众造成伤害。
什么是核能?
核能(或称原子能)是通过核反应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符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² ,其中E=能量,m=质量,c=光速。核能可通过三种核反应之一释放:1、核裂变,较重的原子核分裂释放结核能。2、核聚变,较轻的原子核聚合在一起释放结核能。3、核衰变,原子核自发衰变过程中释放能量。
核能的利用是人类未来能源的一个重要希望,从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看,人们开发核能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重元素的裂变,如铀;二是轻元素的聚变,如氘、氚。重元素的裂变技术,已得到实际应用;轻元素聚变技术,正在积极研制之中。不论是在核裂变反应的重元素铀,还是核聚变反应的轻元素氘、氚,在世界大洋中的储藏量都是巨大的。
海水中氘的含量为十万分之三,即1升海水中含有0.03克氘。这0.03克氘聚变时释放出来的能量等于300升汽油燃烧的能量,因此,人们用“1升海水=300升汽油”这样的等式来形容海洋中核聚变燃料储藏的丰富。氚除了用作核武器的材料外,其他用途很多。氚最容易在高温条件下与氘实现核聚变反应,释放出巨大能量。
什么是核能 核能 是 什么
1、核能(或称原子能)是通过核反应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符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其中E=能量,m=质量,c=光速。核能可通过三种核反应之一释放:核裂变,较重的原子核分裂释放结核能。
2、核聚变,较轻的原子核聚合在一起释放结核能。
3、核衰变,原子核自发衰变过程中释放能量。
核能是什么?
核能(或称原子能)是通过转化其质量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符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方程E=mc²,其中E=能量,m=质量,c=光速常量。核能通过三种核反应之一释放:1、核裂变,打开原子核的结合力。2、核聚变,原子的粒子熔合在一起。3、核衰变,自然的慢得多的裂变形式。
核能是什么
核能即原子能,它是原子结构发生变化而释放的能量。通常的化学反应,仅涉及原子与原子之间相互结合关系的变化,而原子核不发生变化。在原子核反应中,原子核的组成部分(中子和质子)的相互关系发生变化。由于这些粒子之间结合的紧密程度,远远大于原子间结合的紧密程度,因此核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比化学反应大几百万倍。核能与化学能可做如下具体比较:
1公斤标准煤燃烧释放能量29260焦尔
1公斤石油燃烧释放能量418000焦尔
1公斤铀-235裂变释放能量685.5亿焦尔
1公斤抗流混和物聚变释放能量3385.8亿焦尔
可用作能源的核反应,目前主要有重元素原子核(铀-235、铀-233、钚-239、钍)的裂变反应和轻元素(氘、氚)原子核的聚变反应两大类。核裂变是1942年首次点火实现的,可控核聚变许多国家正在紧张的研究之中,至今尚未实现。所以说,可控核聚变被认为属于下一世纪的能源。
1954年,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在原苏联建成,从而开创了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新纪元。据统计,到1989年底,在世界27个国家和地区中正在运行的核电反应堆达到434座,其中美国最多,有111座。现在世界上正在建造的核电反应堆有90多座。目前,核电已占世界发电量的17%。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核能资源非常丰富,可作裂变燃料的铀和可转化为核燃料的铁储量很大,相当于化石燃料总能量的10万倍以上。按照现在全世界能量消耗水平计算,可用上万年以上。轻核聚变产生的能量更为惊人,在海水中的抗达1亿吨,可供人类使用1000亿年。
重原子核分裂,需要中子来引发。当中子跟重原子核碰撞并被吸收,重原子核就会立即分裂成两片。这两片其实是两个轻的原子核。裂变反应同时释放出中子和能量。新产生的中子跟其他原子核碰撞,引起新的裂变,这样可形成链式反应。裂变反应释放出的中子速度很高(每秒几万公里)称快中子。快中子不容易引起裂变,犹如高速子弹穿过物体,不能把物体打碎一样,而较慢的子弹却能把物体击碎。要把快中子减慢下来,使它达到容易引起铀-235裂变的速度(每秒几公里),需要采用慢化剂。常用的慢化剂有普通水、重水和石墨,相应的反应堆称为水堆、重水堆和石墨堆。石墨堆和重水堆可用天然铀作燃料,普通水堆由于吸收中子过多,不能用天然铀,而必须用浓缩铀作燃料。
核能(或称原子能)是通过转化其质量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符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方程E=mc²,其中E=能量,m=质量,c=光速常量。核能通过三种核反应之一释放:
核裂变,打开原子核的结合力。
核聚变,原子的粒子熔合在一起。
核衰变,自然的慢得多的裂变形式。
核裂变,又称核分裂是指由重的原子,主要是指铀或鈈,分裂成较轻的原子的一种核反应形式。 原子弹以及裂变核电站的能量来源都是核裂变。 其中铀裂变在核电厂最常见,加热后铀原子放出2到4个中子,中子再去撞击其它原子,从而形成「链式反应」而自发裂变。撞击时除放出中子还会放出热,再加快撞击,但如果温度太高,反应炉会熔掉,因此通常会放控制棒(硼制成)去吸中子以降低分裂速度。
核聚变,又称核融合。是指由质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或氚,在一定条件下(如超高温和高压),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并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的一种核反应形式。原子核中蕴藏巨大的能量,原子核的变化(从一种原子核变化为另外一种原子核)往往伴随着能量的释放。如果是由重的原子核变化为轻的原子核,叫核裂变,如原子弹爆炸;如果是由轻的原子核变化为重的原子核,叫核聚变,如太阳发光发热的能量来源。
相比核裂变,核聚变几乎不会带来放射性污染等环境问题,而且其原料可直接取自海水中的氘,来源几乎取之不尽,是理想的能源方式。
目前人类已经可以实现不受控制的核聚变,如氢弹的爆炸。但是要想能量可被人类有效利用,必须能够合理的控制核聚变的速度和规模,实现持续、平稳的能量输出。科学家正努力研究如何控制核聚变,但是现在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2005年,部份科学家相信已经成功做出小型的核聚变1,并且得到初步验证2。首个实验核聚变发电站将选址法国3。
目前主要的几种可控核聚变方式:
超声波核聚变
雷射约束(惯性约束)核聚变
磁约束核聚变(托卡马克)
核衰变是放射性核素自发地释放射线和能量,最终转化为其他稳定核素的过程。放射性核素在进行核衰变的时候,根据核素的性质可能放射出α射线、 β射线、γ射线以及俘获电子等。
由於一个原子的衰变是自然地发生,即不能预知何时会发生,因此会以机会率来表示。每颗原子衰变的机率大致相同,做实验的时候,会使用千千万万的原子。当原子开始发生衰变,其数量会越来越少,衰变的速度也会因而减慢。例如一种原子的半衰期为一小时,一小时后其未衰变的原子会剩下原来的二分一,两小时后会是四分一,三小时后会是八分一。
原子的衰变会产生出另一种元素,并会放出阿尔法、贝塔粒子或中微子,在发生衰变后,该原子也会释出伽马射线。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守恒公式E = mc2,衰变是其中一个把质量转为能量的方式。通常衰变所产生的产物多也是带放射性,因此会有一连串的衰变过程,直至该原子衰变至一稳定的同位素。
发生核衰变的放射性核素有的是在自然界中出现的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如碳14,但其衰变只会经过一次β衰变转为氮14原子,并不会一连串地发生。也有很多是经过粒子对撞等方法人工制造的核素。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7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