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量施用化肥有什么危害
(1)导致土壤性状恶化
在农田大量施用单元素化肥,其养分不能被作物有效地吸收利用,氮、磷、钾等一些化学物质易被土壤固结,形成各种化学盐分,在土壤中积累,造成土壤养分结构失调,物理性状变差,部分地块有害金属和有害病菌超标,导致土壤性状恶化。长期过量施用氮肥还会造成钙、镁等元素流失,使土壤持续酸化,最终丧失生产力。
(2)导致产品品质下降
偏施某种化肥,导致作物营养失调,体内部分物质转化合成受阻,造成产品品质降低。例如,现在的瓜果吃起来不甜,蔬菜吃起来不香,并且容易腐烂,不能存放,其原因都是超标施用化肥。
(3)导致环境污染
由于施入过多的化肥,土壤水溶性养分等物质被雨水和农田灌水淋溶到地下水及河流中,造成部分地区的地下水及河流污染,使地下水、河流、湖泊呈富营养化,导致地下水不好喝,部分河流、湖泊内的鱼虾常发生死亡的现象。
(4)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一是受耕作栽培水平、作物需肥量等因素所限,作物不能获得很高的产量;二是由于过多地施用单一性的肥料,造成营养不平衡,养分失调,只增加成本不增加产量,并造成了低品质的农产品不易销售或价格偏低等现象,给农民带来了损失。
化肥的施用量是不是越多越好?
化肥施用到地里之后,只有不到一半的有效成分被作物吸收,剩余的一半以上通过挥发和流失的形势浪费掉了。其中氮肥的流失率最高,达到70%以上,其次是磷肥流失率,也在50%以上。
有人说的下雨渗到地下,只是化肥众多流失途径中的一个。化肥流失还包括随着体表的径流,挥发到大气两个途径进行流失。比如说氮肥,尿素还有铵态氮肥只有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映才能被作物吸收,而氮元素如果如果被作物吸收不及时,中间产生的氨气就进入不了下一步的化学反应,直接进入大气白白浪费,虽然说浪费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注意施用量,施用方法还是能够大大避免的。对着下雨地表水流入附近河中也是肥料流失的重要原因,所以在平时施肥的时候要注意化肥深施。
早在07年和08年我国的太湖两度爆发蓝藻事件,很多河流都出现大面积的蓝藻爆发事件,你家旁边的小河还跟以前一样清澈透明吗?这些现象都是氮肥施用过量,随着地表径流,流入河流惹的祸呀,殊不知全都是水体富营养化,造成蓝藻的大面积爆发。第一个原因则是单位施用过量,我国在建国时候氮肥产量只有0.6万吨,半个世纪之后,全世界三分之一的氮肥都用在了我国的耕地。
这些肥料一半以上或者进入大气、或者沉留在土壤、或者是污染地下水或者是河流。第二个原因是肥料的不科学施用,劳动人民在没有肥料的日子里,收获太少了,有了肥料之后仿佛看到了希望,随着希望越高,施用的肥料也越高,甚至还见过一亩田(种的经济作物)施用量是建议施用量八倍以上用量的老伯伯。大量同时使用氮磷钾肥,作物根本吸收不了,殊不知作物都是前期磷钾肥料过多影响氮肥的吸收,对作物的生长也是不利的。
第一采用合理的耕作方法,土壤胶体是“固定”肥料最重要的东西。秸秆还田、多施农家肥是保持土壤胶体的有效手段。第二合理灌溉,旱地应提倡滴灌、喷灌等方式,最近些年在一条管子上面扎满小孔的灌溉也可推荐,最不推荐的就是大水漫灌,大水漫灌是造成肥料渗入地下的最大“帮凶”。水田减少农田水的排放。第三合理轮作,例如豆科植物和其他作物轮作,可以减少施用氮肥,因为豆科植物收获后,固氮菌留在土壤能够为下季作物提供一些氮肥。
土壤施肥不是越多越好,防止肥料那一半以上流失才是节省肥料、获得高产、减少成本的“最大智慧”,你学会了吗?
过量施用氮磷钾,到底有什么危害
施磷过量 造成土壤缺硫 作物失绿黄化
施用普通过磷酸钙不仅能为作物提供磷营养,而且还可使作物获得硫营养,但因其含磷量低,含副成分多,为此生产中常用重过磷酸钙这一磷肥品种。重过磷酸钙中不含硫酸钙等杂质,从而使磷的含量大大提高,成为高浓度磷肥。因此,常年施用重过磷酸钙自然就会出现缺硫问题。
作物缺硫症状与缺氮十分相似,主要特征是叶片失绿黄化,但从细微的表现看,它们是有区别的。缺氮的症状是首先从下部老叶开始,而缺硫的症状是从上部新叶开始,导致叶片是绿黄化。
因此,在种植喜硫作物时,应选用普通过磷酸钙,或者采取交替施用普通过磷酸钙和重过磷酸钙的办法,才能减小土壤缺硫现象的发生。
过量的施用化肥,会让农作物长得更好吗?
哈喽!大家好!今天来跟大家聊一聊化肥危害。
肥料是庄稼的必需品,而化肥则很多庄稼人的首选,合理施用化肥对农作物有增产的效果,但是如果过量施用化肥,就会适得其反,不仅对农作物产生危害同时也会危机土壤。
那么,化肥使用过多,有哪些危害呢?
1、土壤性状恶化
在种植作物的时候,如果大量的施用某种单元素化肥的话,那么其营养是无法被作物完全吸收利用的。而且化肥中氮磷钾等一些常见的必需化学物质还极易被土壤固定,转变成各种化学盐分。在土壤内不断被积累的话,极易导致土壤营养结构失调,物理性状变差,有些土壤内的有害金属以及病菌含量也会超标。而且因为化肥不含有机质以及腐殖质,土壤团粒结构也会被破坏,土壤出现板结现象,对作物的生长是非常不利的。
2、产品质量下降
如果大量偏施某种化肥的话,那么是极易导致作物营养失调的。影响作物体内物质的转化合成,导致作物的品质下降。例如有一些瓜果甜味不足、贮藏性低等都可能是因为化肥施用超标造成的。因为作物的生长不仅只需要氮磷钾,同时还需要钙铁锌等各种微量元素。长期单一施用化肥的话,那么是肯定会导致土壤内营养比例失调的,从而造成产品质量降低。
3、环境污染
因为施入过多的化肥,容易导致土壤中一些水溶性的营养物质,被雨水以及灌水冲施淋溶到河流中。导致部分地区的地下水以及河流受到污染,使其富营养化,对水生生物的生长也是非常不利的。而且化肥的大量使用还会对土壤内的蚯蚓以及各种有益微生物造成危害,导致死亡等。土壤内某种营养元素也会过度积累,造成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对其环境是非常不利的。
4、产收比大
我国很多种植户在施肥的时候,都会忽略掉肥料的特性,采用以水冲肥以及一炮轰等传统简单的施肥方法。并且还存在着大量施肥过度的现象,造成种植户成本不断增加,虽然产量也会有所上升。但是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却是非常严重。而且过多的施用单一化肥的话,营养比例失调,养分不平衡,从而生产出大量的低劣产品,不仅价格低,还影响销售。而且化肥过多还会导致蔬菜内硝酸盐含量过多,在人体内极易形成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我想了解一下该怎么使用化肥氮磷钾?
化肥氮磷钾用途:一般用作基肥,每亩约30-40kg。2.注意事项:复合肥不宜在苗期和中后期施肥,否则容易导致植株过度生长。使用时应根据当地区域、土壤、作物等因素适当调整,避免复合肥与种子直接接触(间距应保持在5-10cm左右)。
氮磷钾复合肥的使用方法
1、使用方法
氮磷钾复合肥肥效长,适宜作基肥。一般每亩施用30-40kg左右。使用注意事项:苗期和中后期不宜使用复合肥施肥,否则容易引起植物过度生长。复合肥包括高浓度复合肥(占总养分的40%以上)、中浓度复合肥(占总养分的30-40%)和低浓度复合肥(占总养分的25-30%)。因此,在使用时,要根据当地地域、土壤、作物等因素进行调整,选择合适的复合肥,复合肥浓度高,应避免与种子直接接触。播种时,穴条施复合肥与种子的间距应保持在5-10cm左右。
2、氮、磷、钾复合肥适合花卉吗?
这些微量元素都是植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复合肥适用于风信子、玫瑰、月季、桔梗、茉莉、茶花、栀子、桃、李、杜鹃、菊花、牡丹等花卉。花卉施用NPK复合肥时,一般按复肥:水=1:1000或复肥:水=1:1500的比例用水稀释后浇水。浓度不应过高,以避免肥料受损。 如果是绿色菠萝、幸运树、幸福树等叶面植物,主要是补充氮。因此,在选择复合肥时,应选择含氮量较高的复合肥。对于栀子、茉莉等开花植物,在营养旺盛期可施用高氮复合肥,但在开花期应主要施用磷钾肥。因此,应直接使用磷钾含量高的复合肥或磷酸二氢钾。
农业生产上,如果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可能会造成土壤中营养元素单一么
看你怎么施用化肥了,营养元素包括氮磷钾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如果你只施用氮磷钾中的一种,长期施用肯定会造成土壤营养元素单一,如果你氮磷钾和微量元素配合施用就不会造成土壤中营养元素单一。至于长期施用化肥的危害回答已提到,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不仅能提供养分,而且能改良土壤。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7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