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钾肥工艺流程
将含(磷)钾矿石破碎至细度约100目,筛余小于15%,经富集、高温灭菌处理;配以泥炭、琼脂、葡萄糖、硫酸盐、铵盐、钼盐、菌料等为辅料,其比例为矿粉∶辅料=85~95∶2.2~5;经配料后在反应器中进行生化反应。反应完成后,按配比造粒,粒化后即可制成含P2O5-K2O大于20%的生物(磷)钾肥。该肥可直接施用,也可做混配专用肥的基础肥。本工艺较传统的工艺具有原料易得,流程短,投资省,建设周期短,生产过程简单,无三废排出,肥料的养分多,肥效时间长,利用率高,有利于生态平衡等优点。
颗粒钾肥怎么快速溶解?
一、溶解快的就是好肥料
一般氮肥溶解快,钾肥溶解慢,造粒硬度好的溶解快,反之差的溶解慢。但是溶解快的,虽然说吸收快,但是流失也快,造成肥效短的情况出现,所以购买时,要根据需求来选。
二、颗粒状的肥料就是复合肥
这个观点是错的,一般除了复合肥是颗粒外,大颗粒尿素、大颗粒碳铵、含氮配方肥、大颗粒硫铵等都是颗粒状的,所以购买时一定要看清楚成分,不能看颗粒。
三、高浓度复合肥比低浓度复合肥好
这里说的也不对,高浓度复合肥只是所含的氮、磷、钾含量高,但是其他元素含量比例就相应减少,比如钙、镁、硫等中量元素,如果长期使用高浓度复合肥,就会出现缺其他元素的症状
四、颗粒白的就是好肥料
颜色和肥料的好坏没有必然的关系,所以不要根据颜色来判断,有时还要注意那些特别白的,有可能只是单一的元素。
五、进口的比国产的好
这个也是不对的,首先不排除国外的一些肥料确实不错,国产也有很多是好肥料,不能根据进口国产来判断肥料的好坏,有些国外的好些但是价格贵点,国产的价格会相对便宜一些,要综合性价比,选择适合的。
除此之外,在肥料施用方面,就存在许多误区,农民朋友也一定得注意。
误把钙镁磷肥作追肥
用钙镁磷肥在水中不易溶解,肥效缓慢,不宜作追肥,特别是在农作物生长中期以后作追肥,其利用率较低,效果差。正确施用方法是将钙镁磷肥只能作基肥与有机肥混施,或作拌种肥。
氮素肥浅施或撒施
尿素是酰胺态氮肥,含氮较高,施入土壤后除少量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外,大部分须经微生物分解转化成铵态氮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碳酸氢铵的性质不稳定,若表面浅施利用率低,同时氮肥浅施追肥量大,浓度过高,挥发出的氨气会熏伤作物茎叶,造成肥害。
过磷酸钙直接拌种
过磷酸钙中含有3.5%~5%的游离酸,腐蚀性很强,直接拌种会降低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正确施用方法是作追肥应开沟深施。作种肥时应施在种子的下方或旁侧5~6厘米处,用土将肥料与种子隔开。
锌肥与磷肥混合施用
由于锌、磷之间存在严重的“颉颃作用”,若将硫酸锌与过磷酸钙混合施用,将降低硫酸锌的肥效。应该把锌肥与磷肥应分开施,分别作基肥、苗肥施用,这样能提高磷、锌肥的肥效。
硼砂用冷水溶解
用冷水溶解硼砂,硼砂会很快出现“再结晶”,而失去肥效。一般在施用前先将硼砂放入热水瓶中,加开水溶解,盖紧瓶塞带至田间,再加冷水至所需的浓度,可大大提高效果。
什么矿产出白色多角颗粒钾肥
原料钾是在地壳中含量占第七位的元素。但是,它在矿石、土壤、海洋、湖泊和江河中的含量都很低。具有经济价值的钾盐矿,是内陆海在干燥条件下,蒸发水分后干涸的沉积矿床。最主要的沉积钾盐矿有钾石盐(KCl、NaCl混合物)、无水钾镁矾(K₂SO₄·2MgSO₄)、钾盐镁矾(K₂SO₄·MgSO₄·3H₂O)和光卤石(KCl·MgCl₂·6H₂O)等。一些含钾的井水、湖水和卤水,也是钾肥原料的来源。
工业生产以钾石盐矿精制加工为主,在某些国家和地区采用光卤石为原料,少数国家从卤水提取。钾石盐矿富集和精制 由钾石盐矿富集氯化钾有三种方法:①浮选法,是应用最广泛和最经济的方法。
钾肥是以脂肪胺作为浮选剂,进行多次粗选,再进入精选系统进一步精制,底流返回粗选系统。②溶解结晶法,是利用氯化钠和氯化钾在热水和冷水中的溶解度不同,将氯化钾母液加热后与钾石盐混合。此时,氯化钾全部进入溶液,而氯化钠进入溶液较少,冷却后析出氯化钾结晶,经分离、洗涤和干燥即得产品。母液返回系统。如需制得工业用氯化钾精品,可用再结晶的方法精制,氯化钾纯度可达到99.9%。③重液分离法,是利用氯化钠和氯化钾的密度不同,选择密度介于两者之间的重介质,把磨细过的钾石盐矿置于其中,氯化钾上浮,氯化钠下沉,达到分离的目的。
光卤石富集和精制 光卤石资源较丰富,但因它含钾量不高(纯光卤石仅含氧化钾17%),加工能耗较高,且大量副产氯化镁不易处理,故在氯化钾生产中所占比例不大,其富集主要有两种工艺:①冷溶法,含有氯化钠等杂质的光卤石矿在20~25℃下用水或淡盐水浸取,氯化镁首先溶出,当溶液中氯化镁含量增加时,溶入的一部分氯化钾会再结晶出来。所得氯化钾是含有氯化钠的混合物,用富集钾石盐的方法进一步加工制氯化钾。②热溶法,在约100℃水中溶解光卤石,在分离不溶物之后进行冷却结晶得氯化钾。
含钾卤水加工 含钾卤水包括含钾湖水、含钾井水和盐田卤水等。以色列和约旦利用死海卤水,中国利用青海省察尔汗盐湖的卤水生产氯化钾。工艺是卤水在盐田里自然蒸发,直至约90%的氯化钠结晶出来;再将卤液移入另一组盐田,经蒸发、结晶得光卤石,再以富集光卤石的方法制取氯化钾。
硫酸钾 主要用可溶性硫酸盐钾矿为原料,少数国家和地区用氯化钾为原料制取。硫酸盐钾矿加工 无水钾镁矾和软钾镁矾等是可溶性硫酸盐钾矿,采用与钾石盐矿富集相类似的方法进行处理即可用作肥料。制纯硫酸钾时,可以用氯化钾与可溶性硫酸盐钾矿进行复分解反应:
K₂SO₄·2MgSO₄+4KCl==3K₂SO₄+2MgCl₂
然后将溶液蒸发即可结晶出硫酸钾。
明矾石综合利用制硫酸钾、氧化铝和硫酸,在苏联已有工业生产,在中国也有小规模生产。明矾石矿经磨细后,进行煅烧还原,分解出二氧化硫,用以生产硫酸。还原物料用碱液浸取,溶出硫酸钾和氧化铝,按铝矾土加工的拜耳法制氧化铝。溶液进一步蒸发、结晶和干燥,得到硫酸钾产品。此法在有明矾石资源而缺少铝矾土资源的地方有经济价值。
由氯化钾制备 用硫酸分解氯化钾制取硫酸钾并副产盐酸,反应分两步进行,其反应式为:
KCl+H₂SO₄→KHSO₄+HCl (1)
KHSO₄+KCl→K₂SO₄+HCl (2)
第一步反应是放热反应,在约200℃下进行;第二步反应是吸热反应,需要在600~700℃下进行。此法能耗较高,材料腐蚀问题比较严重,只有在需要盐酸的地区或国家用此法进行生产,如美国和比利时。
综合利用 富集精制钾石盐矿时,大量副产主要含有氯化钠和少量氯化钾的废卤液,将其泵送至人工筑堤的围场内,靠自然蒸发,以结晶固化。
光卤石加工过程中还大量副产含氯化镁的废液,其处理更加困难,因为依靠自然蒸发、结晶、固化需要很长时间。在以色列用水解和煅烧的方法处理含氯化镁的废液,生产氧化镁和盐酸实现了工业化。氧化镁用于生产耐火材料,盐酸用于生产磷酸。
钾肥生产工艺过程需要蒸气吗?
需要。钾肥,全称钾素肥料。以钾为主要养分的肥料,植物体内含钾一般占干物质重的0.2%~4.1%,仅次于氮。钾肥需要通过通入蒸汽提高造粒机内部温度,从而减少造粒水分,继而使生成的钾肥颗粒具有较高的强度。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参与60种以上酶系统的活化,光合作用,同化产物的运输,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等过程。
我国钾肥的主要生产工艺是什么?
我国钾肥的主要生产原料是卤水,生产出来的形态是氯化钾。一般都是采用反复选-冷结晶工艺。
硝酸钾和硫酸钾都是一般都需要采用氯化钾与强酸反应,(如浓硝酸、浓硫酸),然后生产硝酸钾和硫酸钾。
硫酸钾一般采用的曼海姆工艺,就是用硫酸和硫化钾反应,生产硫酸钾和氯化氢,氯化氢用吸收塔吸收做其他利用,放热直接送到加热管道,用于最后的烘干。
建议看看《中国化肥产业技术与展望》本书,基本上涵盖了我国主要化肥的生产工艺。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7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