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图片
益母草图片:
益母草,又名:蓷、茺蔚、坤草、九重楼、云母草 ,为唇形科、益母草属植物,夏季开花。其干燥地上部分为常用中药,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产,生用或熬膏用。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生于山野荒地、田埂、草地等。
益母草,中药名。鲜品春季幼苗期至初夏花前期采割;干品夏季茎叶茂盛、花未开或初开时采割,晒干,或切段晒干。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之功效。
扩展资料:
药材性状
1、鲜益母草:幼苗期无茎,基生叶圆心形,5~9浅裂,每裂片有2~3钝齿。花前期茎呈方柱形,上部多分枝,四面凹下成纵沟,长30~60cm,直径0.2~0.5cm;表面青绿色;质鲜嫩,断面中部有髓。
叶交互对生,有柄;叶片青绿色,质鲜嫩,揉之有汁;下部茎生叶掌状3裂,上部叶羽状深裂或浅裂成3片,裂片全缘或具少数锯齿。
2、干益母草:茎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体轻,质韧,断面中部有髓。叶片灰绿色,多皱缩、破碎,易脱落。轮伞花序腋生,小花淡紫色,花萼筒状,花冠二唇形。
干益母草:呈不规则的段。茎方形,四面凹下成纵沟,灰绿色或黄绿色。切面中部有白髓。叶片灰绿色,多皱缩、破碎。轮伞花序腋生,花黄棕色,花萼筒状,花冠二唇形,气微,味微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益母草
益母草长什么样的?有没有益母草的图片
【植物名】益母草。
【别名】益母蒿、红花益母蒿。
【形态特征】越年生草本植物。茎方形,每边凹下成槽,茎上有白毛。叶对生,形状不一;茎生叶,叶柄长,近卵圆形,边缘浅裂,先端钝圆。基部心脏形;顶生叶线形,无柄或近似无柄,密集于叶腋,排成轮伞花序,花冠唇形。小坚果为黄褐色,三棱形(图18)。
图18 益母草
【生长分布】生于荒野、河边、路旁和田埂。全国各地均有本品生长。
【药用部分】全草。
【采收季节】夏、秋两季。
【加工贮存】采割全草,阴凉处吹干存用。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动植物百科》
这是不是益母草,看图
益母草,又名:蓷、茺蔚、坤草、九重楼、云母草、森蒂[1] ,拉丁学名:Leonurus artemisia (Laur.)S. Y. Hu F,为唇形科、益母草属植物,夏季开花。其干燥地上部分为常用中药,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产,生用或熬膏用。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生于山野荒地、田埂、草地等。在夏季生长茂盛花未全开时采摘, 味辛苦、凉,活血、祛淤、调经、消水,治疗妇女月经不调,胎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痈肿疮疡。
益母草有利尿消肿、收缩子宫作用的作用,是历代医家用来治疗妇科病的要药。
益母草可全草入药,有效成分为益母草素,益母草含益母草碱、水苏碱、益母草定、益母草宁等多种生物碱及苯甲酸、氯化钾等。
益母草制剂有兴奋动物子宫的作用,与脑垂体后叶素相似,益母草浸膏及煎剂对子宫有强而持久的兴奋作用,不但能增强其收缩力,同时能提高其紧张度和收缩率。
益母草是什么样子的及图片
益母草为唇形科、益母草属植物,夏季开花。
叶轮廓变化很大,茎下部叶轮廓为卵形,基部宽楔形,掌状3裂,裂片呈长圆状菱形至卵圆形,通常长2.5-6厘米,宽1.5-4厘米,裂片上再分裂,上面绿色,有糙伏毛,叶脉稍下陷,下面淡绿色,被疏柔毛及腺点。
花萼管状钟形,长6-8毫米,外面有贴生微柔毛,内面于离基部1/3以上被微柔毛,5脉,显著,齿5,前2齿靠合,长约3毫米,后3齿较短,等长,长约2毫米,齿均宽三角形,先端刺尖。
扩展资料:
益母草喜温暖湿润气候,喜阳光,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和荒山坡地均可种植,以较肥沃的土壤为佳,需要充足水分条件,但不宜积水,怕涝。
生长于多种环境,海拔可高达3400米,野荒地、路旁、田埂、山坡草地、河边,以向阳处为多。
栽培的时候要中耕除草,耕翻不要过深,以免伤根;幼苗期中耕,要保护好幼苗,防止被土块压迫,更不可碰伤苗茎;最后一次中耕后,要培土护根。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6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