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鸡、鸭粪发酵制作有机肥?
鸡、鸭粪发酵成有机肥的操作步骤:
步骤一:拌匀发酵剂。鲜鸡、鸭粪约3~5吨加1公斤(5包)菌益康有机肥堆肥发酵剂,每公斤的菌益康有机肥堆肥发酵剂平均加20~30公斤米糠或玉米、麸皮,搅拌均匀后撒入已准备好的物料之中(指步骤二调好干湿度的鸭粪),效果最佳。
步骤二:调节鸡、鸭粪水分。发酵有机肥料的过程中,水分含量是否适宜非常重要的,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应保持在60~65%,判断方法:手紧抓一把物料,指缝见水印但不滴水,落地能散开为宜(水分太高可加干料秸秆粉、麦麸、统糠等中和一下水分)。
步骤三:鸡、鸭粪建堆。在做发酵堆时不能做的太小太矮,太小会影响发酵,高度一般在1.5米左右,宽度2米左右,长度在2~4米以上的堆发酵效果较好。最上面一层用半湿的秸秆覆盖(特别是冬天堆肥时可起到保温作用),如果遇上下雨天,可以简单地用塑料薄膜覆盖一下,但不需要密封(注:秸秆腐熟是好氧发酵,不可密封,并要求尽量疏松堆放),除冬天外的晴天可及时掀开塑料薄膜一次/天,以利于通气好氧发酵,为了避雨,有条件的也可以再在料上方设置遮雨的雨棚,防止雨水淋湿。在建堆时,物料里宜加入秸秆粉、蘑菇渣、花生壳粉、或稻壳、锯末等有机物料以便调节通气性。其中如果加入的是稻壳、锯末,因其纤维素木质素较高,应延长发酵时间。
步骤四:拌匀通气。这是堆肥发酵,一定要好氧发酵才行,所以在发酵过程中应加大供氧措施,打堆不宜压紧,保持自然疏松,打堆后可以用棍子在粪堆上戳几个洞,做到拌匀、勤翻、通气为宜,否则会因为厌氧发酵影响物料发酵效果。
步骤五:发酵完成。一般在鸡、鸭粪堆积72小时后,温度会升至50~60℃,第四天可达65℃以上,在此高温下建议可开始松料处理,可以翻倒一次,或者用木棒、长耙插入料中松动几下。一般情况下,在发酵过程中会出现2~3次65℃以上的高温,翻倒2~3次即可完成发酵,使物料彻底脱臭、发酵腐熟,灭菌杀虫。成功的标志是:物料已经完全没有了粪便的臭味,相反有种淡淡的生物发酵后的芳香味。
步骤六:发酵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所用原料的污染程度,以及所加入的秸秆是否作为铡短处理,或者说,如果粪料比较恶臭,则相应地发酵时间比较长,可能需要20天以上,如果相对比较新鲜的粪料,则发酵15天左右就可成功,期间每3天松料一次,只需要松料或翻动两次即可;
注意事项:发酵制作有机肥是以一定的好氧发酵为基础的;发酵的好坏与发酵量有关,发酵太少,则不容易升温成功等,一次堆料不少于4方,环境温度在5℃以上为好。冬天生产应设法保温发酵。禁止用重量500公斤以下或一立方以下的物料做试验。
最后还要提醒,要把握好水分含量,否则会功亏一篑。
想把鸭粪做成有机肥但不知道怎么做
将鸭粪处理成成有机肥的步骤如下:
1、搅拌
鸭粪内加入发酵剂并均匀搅拌,鸭粪与发酵剂的比例大概为每3-5吨鸭粪加1公斤发酵剂。1公斤发酵剂内还可以再加入30公斤左右的木糠、玉米或者麸皮之类的精粮或者粗粮,并充分搅拌均匀。
2、发酵
充分搅拌后,进行发酵。发酵的过程中,水分含量大概在60%左右。
3、建发酵堆
在做发酵堆的时候大小高矮需要掌握到位,太小太矮的发酵堆都会影响到发酵,最合适的长宽高度为:1.5*2*3米左右。
4、通气
堆肥发酵的时候切记要好氧发酵,在发酵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氧气的充足,温度控制在5度以上,在建堆的时候千万不能压紧,尽量保证自然疏松的状态散热能够使有机肥的温度降低。
5、完成
在经历了3-4天左右的发酵后,一般发酵堆的温度会上升到65度以上,等到温度降低后,如果粪堆没有了粪便的味道,呈一种淡淡的微生物发酵的味道后,即可完成发酵。
鸭子粪便能当肥料上地吗?
1、鸭子粪便能当肥料上地;
2、粪便是人或动物的大肠排遗物;
3、鸭子粪便可以发酵成有机肥。
扩展资料:
粪便介绍:
食物未被吸收而产生的残渣部分,由消化道通过大肠,从肛门以固体、半流体或流体形式排出体外。又称“屎”,在民间大多地区方言内称“㞎㞎”。对于农民来说,粪便可以作为较好的庄稼的有机肥料。
食物在胃和肠道内进行消化、主要是各种消化酶的作用。结肠不产生酶,只有细菌起消化作用。结肠内有多种细菌,大肠杆菌70%,厌氧杆菌20%,还有链球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乳杆菌、芽胞和酵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粪便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5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