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树脂病是怎样传播和为害的?
柑橘树脂病是一种真菌病害。病原菌可以长期潜伏在患病组织中,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器在枝干病部越冬。翌春产出分生孢子,借昆虫或风雨传播,经伤口侵入。分生孢子全年均有发生,空气湿润时发生更多,由风雨、昆虫传播进行再侵染。由于该病菌的寄生力较弱,因此,必须在寄主生长不良或有伤口时才能侵入。本病发生流行与气温、降水、湿度、害虫及品种有关。月均温18~25℃,利于病菌活动,如遇雨则病害发生严重;红蜘蛛、介壳虫为害重的植株,易发病;遇冻害、涝害或肥料不足致树势衰弱发病重;金柑、温州蜜柑较雪柑、福柑、芦柑发病率低。病害严重发生时,常造成大片橘园毁灭,大量的病原菌也可在储运过程中造成蒂腐病大量发生,出现大量烂果。
柑橘采后怎样就可以防治树脂病?
柑橘采后怎样就可以防治树脂病?柑橘树脂病是由柑橘分枝杆菌引起的,主要发生在枝、干、叶和果实上,但不同部位的症状和名称不同。柑橘树脂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推荐一个经典的预防方案如在叶子和果实上能形成砂砾状坚硬的小斑病,常称为金刚砂。
发生在水果贮藏期间的褐色茎腐病。树脂病发生在树枝上,虽然有胶流现象,但与疫霉、镰刀菌等联合感染引起的柑橘胶流病略有不同。鉴于本课题具体提到的是树脂病,我们将重点关注该科发病后的防控策略。
柑橘树脂病的发病机制柑桔属是一种弱寄生菌,主要以菌丝、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等形式在病树组织中越冬。当温度、湿度适宜下一年时,菌丝生长形成分生孢子,从枝条创口侵入致病。树脂病的发生与天气因素密切相关。低温和冻害可导致枝条死亡,可提供丰富的子囊孢子作为接种源。柑橘遭受冻害和重修剪后,伤口未得到包衣保护,树脂病严重发生。此外,柑桔园通风采光条件差,排水和水分差,局部施用氮肥,土壤透气性差,易发病。
柑橘树脂病的综合防治农业防治:加强肥料和水的管理,增加施用有机肥、活性土钧复合菌剂,均衡营养供应,以达到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树势,提高果树抗性的目的;合理修剪果园,保证通风采光,降低湿度;及时排水沟,保证果园良好排水;要注意防冻防寒。冬天来临之前,应该油漆白色的树干,堆放草和烟熏,以减少冻害。对于病枝、枯枝和枯死的果柄要及时砍掉,统一销毁,减少病原菌基础。复合微生物剂,所有真正的活细菌,独特的配方,提供大量的有益微生物,有益细菌的形成,有效地抑制土壤有害和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减少多种土传病害的发生,让土壤面貌焕然一新。
柑橘的了树脂病怎么办?
柑橘树脂病通常将侵染枝干所发生的病害叫树脂病或流胶病;侵染果皮和叶片所发生的病害叫黑点病或砂皮病;侵染果实使其在贮藏期发生腐烂叫褐色蒂腐病。发生严重时常造成大面积柑橘园毁灭,或在贮运中造成大量烂果。
药剂防治
1、喷雾:于春季萌芽期、花谢2/3及幼果期时,将《中药杀菌剂——靓果安》按500—800倍液稀释,进行全株(枝、叶及主干)均匀喷雾,有效预防树脂病、脚腐病、炭疽病、疮痂病、溃疡病等病害,同时增强植株免疫力,提高株体抗病能力。
2、涂抹:每年4~5月份和9~10月份用锐利刀刮除病部组织深划至木质部,再用《溃腐灵》原液或者稀释5倍涂抹病部,3天涂1次,连涂2次。
农业防治
1、剪除病枝,收集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
2、应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特别要注意防冻、旱涝、日灼,避免造成各种伤门,避免或减少病菌侵染。
植保要领
(1)营造防护林。防护林可减轻冻害和机械损伤,保持树体较强的抗病力。
(2)做好防冻、防旱和防涝工作。采收后及时施采果肥、根部培土铺草、寒流来临时进行熏烟等。及时做好抗旱和排涝工作。
(3)结合修剪清除病源。早春结合修剪,剪除病枝、枯枝,剪口涂保护剂,剪下的病枯枝集中烧毁。
(4)树干涂白。比较稀疏的果园,在盛夏前将主干涂白,以防日灼。涂白剂可用生石灰20千克、食盐1千克加水100千克配制而成。
柑橘树脂病的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怎样?
树脂病是真菌性病害,为害枝、干、叶片和果实,导致树势减弱,严重时可使植株死亡。
【症状】
有流胶、干枯、砂皮、蒂腐4种类型。
①流胶。病部皮层组织松软,呈灰褐色,渗出褐色胶液并有酸臭。在高温干燥情况下发展缓慢,病部逐渐干枯下陷,最后病部停止发展。病斑周缘产生愈合组织,已死的皮层有时会开裂剥落。多发生在主干。
②干枯。病部皮层变为红褐色,干枯,略下陷,微有裂缝,初时紧贴木质部不立即剥落。在病健部交界处,有一条明显的隆起界线。多发生在主干或主枝。病菌侵入木质部,可供其变成浅灰褐色,在病、健部交界处有1条黑褐色或黄褐色线状带,枝条枯死。
③沙皮。果实染病在果皮上有散生或密集成片的黑褐色硬胶质小粒点,叶片上有紫褐色的点粒或连接成片的斑块,表面粗糙不平,通称沙皮。有一种粒点会呈“星状”爆裂,主要是过迟喷布铜剂农药防治沙皮病所致,称作“星状”沙皮病。
④蒂腐。发病位始于蒂部,病斑褐色,周围油渍状,病斑向脐部迅速扩大,最后全果腐烂。发生在成熟的果实,在采后特别是贮运过程中发生较多。
【病原】
树脂病的病原为Diaporthe medusaea属子囊菌亚门。有性世代一般少见,通常见到的无性世代属半知菌亚门,学名为Phomopsis cytosporella。分生抱子器呈球形或不整形,具瘤状孔口,黑色,分生孢子卵圆形或纺锤形,有透明油球,无色,单孢。
【发病规律】
该病的病原菌是一种弱寄生菌,只能从伤口侵入为害,因此伤口(冻伤或机械伤)是它流行的首要条件。病菌的分生孢子主要靠风雨传播,还必须有水膜的条件下才能萌发和进行侵染,故要在雨季才能发生流行。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0℃左右的不冷不热天气,遇雨水多、伤口多时会严重发生流行。不适当使用农药时会导致“星状”沙皮病出现。
【防治方法】
①加强栽培管理,重视施用有机质肥料,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病力,有冻害的地区要注意防冻。栽培管理操作过程中尽量减少主干和主枝的伤口。
②结合修剪,清除病源。采果后将病枝、枯枝剪除,清除地面枯枝、落叶,集中烧毁。
③治理病部。先用小刀刮干净病部,伤口用1:1:10的波尔多浆或50倍液的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敷涂病部。也可用新鲜牛粪70%,黄泥30%、加入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倍液,也可再加入适量的毛发涂病部。或用纵划病部涂药法,即先用利刀纵划枝干上病部,深达木质部,纵划上下要超出病组织1厘米左右,各纵划线间隔宽约0.5厘米,然后均匀涂药3~4次,1周左右1次。目前比较有效的药剂是: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80%代森锌50~100倍液。
④树干刷白,夏天防日灼,冬天防冻。刷白剂可用石灰1千克、食盐50~100克、水4~5千克配成。
⑤春芽萌发前、花落2/3时,以及幼果期喷1次,可选用如下药剂:0.5%波尔多液,77%可杀得800倍液,80%必备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80%山德生(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5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