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炭疽”病毒会有什么症状?
炭疽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由炭疽杆菌引起。这种疾病不但发病急,而且传染性也很强,可以使人和动物感染。在临床上,炭疽杆菌除可感染皮肤外,还可累及肺、肠、脑膜等部位。所以,由于感染的部位不同,症状表现也会有所不同,如:皮肤坏死、高热、严重呕吐、腹痛等。
炭疽是人兽共患的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人类感染这种疾病主要是由于与病畜接触或食用病畜的肉等。由于炭疽病累及患部不同,所以发病后会有许多症状表现;例如:病患累及皮肤,就会出现皮肤坏死、溃疡等症状;累及肺部时会引发寒战、高热、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
首先皮炭疽病如果疽杆菌感染使皮肤受累,就会导致皮肤出现坏死、溃疡、焦痂、周围组织广泛水肿、毒血症等症状。由于病毒不断的传播,人体会出现发热、头痛、局部淋巴结肿大、脾肿大等严重问题,危及身体健康。
其次肺疽炭疽、肺疽杆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患者感染了病毒之后,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表现,比如流涕、鼻塞等。病人服用感冒药缓解后,在一定时间内就会再次出现同样的症状,并伴有寒战、高烧、呼吸困难、喘鸣、发绀、痰液带血、胸痛等症状表现。
第三肠炭疽病出现出现肠道出现疽杆菌感染的症状,通常会出现急性肠胃炎或急性腹痛症的症状。由于该病发病急,传染性极强,与病人同食时,就会出现急性发病表现,如严重毒血症症状、持续性呕吐、腹泻、血水样便、腹胀、腹痛等症状表现。如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休克,危及生命。
根据上述几种炭疽病的类型及其症状表现,我们知道,不同类型的炭疽病症状表现也有轻微差异。另外,炭疽热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现家人或他人身旁患病,除了要及时送医救治外,还要做好隔离工作,以免传染给他人。
植物得炭疽病是什么样子?
植物得炭疽病,其实就是枯叶枯径的黑叶病,开始时叶面上有黑色的斑点,斑点数量和面积逐渐增大,直至植物死亡。
症状:
1.发生于叶片上,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呈现圆形、椭圆型红褐色小斑点,后期扩大呈深褐色病斑,中央则有灰褐色转为灰白色,而边缘则呈紫褐色或暗绿色,有时边缘有黄晕,最后病斑转黑褐色,并产生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
2.在茎上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的病斑,呈淡褐色,其上生有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点,如,仙人掌炭疽病。此病常发生于叶缘和叶尖,严重时,使大半叶子枯黑死亡。
发病规律:
1.病菌以菌丝体在寄主残体或土壤中越冬。
2.老叶从4月初开始发病,5-6月间迅速发展,以霉雨季节发病较重。新叶则从8月份开始发病
3.分生孢子靠风雨、浇水等传播, 多从伤口处侵染。盆花放置过密,叶子相互交叉也易传病。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的优良品种。
2.发病初期剪除病叶及时烧毁,防止扩大;避免放置过密及当头淋浇,并经常保持通风通光。
3.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或50%炭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
土豆叶片出现不规则黑点是什么问题,如何防治?
根据你的描述和图片中叶片上显示的症状,可以判断出你的土豆得的应该是炭疽病。也有人说这种情况是早疫病,个人感觉不像,这个症状和早疫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土豆炭疽病有哪些症状?
土豆感染炭疽病初期,叶片颜色变淡,植株顶部叶片有稍微反卷的现象,叶片上出现形状为近圆形或者不定形的坏死斑,病斑颜色为赤褐色至褐色,以后病斑颜色转变为灰褐色,病斑边缘比较明显,发病严重时,病斑相互之间汇合形成较大的坏死斑。
随着病情的发展,土豆整地植株逐渐后萎蔫变褐直至枯死。
发病严重时,土豆植株地下部分也会发病,根部染病从地面到薯块的皮层组织都会腐烂,皮层容易剥落,侧根局部或者全部变褐,须根系逐渐坏死,发病的植株很容易从土壤中拔出。
土豆炭疽病的防治方法有什么?
老生常谈的方法就是选择抗病品种。不要小看品种之间的抗性差异,抗性好的品种很少发病或者发病很轻,对产量几乎没有影响;而抗病性差的品种,感染炭疽病的几率大大增加,发病后症状较重,严重时减产较大甚至绝收。所以在炭疽病发生严重的地区,一定要选择抗炭疽病强的优良品种。
作为种子的土豆,一定不能带病,不能从发生过炭疽病的土豆中留种。土豆播种前,要对种薯进行处理,可以选择炭特灵可湿性粉剂或者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等对种子进行浸泡,浸泡时间5~10分钟。
做好田间排水工作。田间湿度较大时,有利于炭疽病的发生,所以要做好田间排水工作,确保下雨或者浇水后田间不长时间积水,以免田间湿度过大,发病严重。
田间有土豆发病时,及时喷药防治。药剂可以选择多硫悬浮剂、世高水分散粒剂、炭特灵可湿性粉剂、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等,一般5—7天喷药一次,连续用药3次。
炭疽病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1)叶枯或叶腐 即通常所谓的急性型炭疽病,常发生在新梢嫩叶上,病斑常从叶尖开始,初为水渍状暗褐色,似开水烫伤,后变为黄褐色、云纹状,病斑边缘不明显。病部组织枯死后,常呈V形斑块,其上也可产生细小的黑色小粒点,病叶很快脱落。
(2)梢枯 刚抽生的新梢上,初生水渍状,很快变黑褐色,继而枯死,幼叶随之凋萎脱落。
(3)果梗枯 通常在9月份,果实开始成熟后发生,受害果梗褪绿发黄,变褐,最后变灰白色干枯,当病斑扩展到果蒂,引起蒂枯,果实提早转色并脱落,造成采果前的大量落果。
(4)贮运期蒂腐 多从果蒂部或其附近开始褐色腐烂,潮湿时病斑上产生橘红色小点或黏液。
炭疽病的症状是怎么样的?
炭疽病是花卉中的常见病害,其显著的特征是发病时病部的病菌子实体呈轮状排列。炭疽病可危害多种花卉,例如茉莉、米兰、万年青、兰花、君子兰等都会受到它的侵害,炭疽病不仅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还会降低花卉的观赏性,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死脱落,甚至全株死亡。炭疽病主要危害植株的叶片,有时也侵害嫩梢或果实。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色小斑并逐渐扩大为暗褐色的圆形或椭圆形斑。发病后期病斑颜色产生不规则轮纹并伴有黑色小点粒。病斑上产生粉红色的黏稠物,这是炭疽病的典型病症。炭疽病会造成叶片的枯死和脱落。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病害。以夏秋季为发病高峰期。通风不良以及温暖湿润的气候都易引起炭疽病。首先要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植株的抗病力,其次要保持植株生长环境的通风透光,最后要及时将枯枝落叶清除,切断病害的传染源。当植株感染炭疽病后可喷洒多菌灵,也可使用甲基托布津液。
植物炭疽病的病症有哪些表现?如何防治植物炭疽病?
常见的植物炭疽病特征及防治技术:
1. 柑橘炭蛆病
特征表现:柑桔炭疽病是一种世界性的、为害较重的病害。可引起落叶、枝梢枯死,果实腐烂及落果。带病果实常在贮运期间发生腐烂,所以又是一种重要的采后病害。
防治办法:防止炭疽病菌潜伏侵染的一个关键性措施是在春、夏、秋梢的嫩梢期,各喷药一次,在落花后一个月内,喷药2-3次,每隔10天喷一次,以防治炭疽病菌侵入幼果。
2. 甜瓜炭蛆病
特征表现:甜瓜炭疽病是田间常见病害,症状主要损害叶片和果实。叶片染病,叶面病斑近圆形,黄褐色至红褐色,斑面有不显然的云纹,有的病斑边缘有黄色晕圈。
防治办法:选择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种植,与非瓜类作物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性;雨后及时打消田间积水,收获后把病蔓、病叶和病果清出田外,销毁或深埋。
3. 草莓炭疽病
特征表现:发病症状可分为局部病斑和整株萎蔫两种,匍匐茎和叶柄发病时,发生近黑色的长圆形局部病斑,病斑呈溃疡状,凹陷,湿度大时病斑上生出肉色霉菌。
防治办法:在匍匐茎生长期可喷布75%百菌清600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50%敌菌丹500—800倍液进行防治。或80%炭疽福美500—600倍液等。
4. 葡萄炭疽病
特征表现:葡萄在浆果着色后期接近成熟时发病最重,故称为晚腐病。一般在距地面近的果穗尖端先发病,初期在果面上发生水渍状的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呈圆形深褐色病斑。
防治办法: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出现分生孢子时,每隔10天左右,喷1次800~1000倍的退菌特可湿性粉剂,或500~800倍液,或半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均收到良好的效果。但应交替用药,提高药效。
5. 山药炭疽病
特征表现: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茎蔓。叶片发病多自叶尖或叶缘产生水渍状暗绿色小斑点,扩展后病斑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褐色至暗褐色,中央灰褐色,稍显轮纹。
防治办法:施足腐熟粪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合理灌水,控制田间湿度。发病初期拔除中心病株,减少田间传播菌源。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并深翻土壤。
参考资料:央视农业技术网-柑桔炭疽病的症状及防治
参考资料:央视农业技术网-甜瓜炭疽病
参考资料:央视农业技术网-如何防治草莓炭疽病
参考资料:央视农业技术网-葡萄炭疽病特征及防治技术
参考资料:央视农业技术网-山药炭疽病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4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