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磷钾肥对土壤DOC含量有何影响
科学施用氮磷钾肥,在土壤中移动和转化快:
1。为了提高利用率,有利于根系吸收,几乎界于二者之间、磷肥在土壤中的水溶性和移动性较差,磷肥在土壤中能保存,适用于追肥,大部分被土壤吸附保存,当季利用率低于氮肥(只有20%~25%),所以。
3、氮肥的性质多是水溶性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常规氮肥的肥效短、钾肥的特性既不同于氮肥,全溶于水,暂时储存起来,有后效,又不同于磷肥,氮是种活泼的元素,一部分被植物吸收,磷肥做基肥深施。
2。钾肥施入土壤之后,后期供植物吸收
长期过度使用化肥,对土壤会不会有影响啊
长期过度使用化肥,对土壤有影响。化肥对土壤的影响:
1.增加重金属和有毒元素
化肥原料的开采到加工生产,会混进一些重金属元素或有毒物质。例如磷肥的生产原料为磷矿石,它含有大量有害元素F和As,同时磷矿石的加工过程还会带进其它重金属Cd、Cr、Hg、As、F,特别是Cd。另外,利用废酸生产的磷肥中还会带有三氯乙醛,对作物造成毒害。研究表明,无论是酸性土壤、微酸性土壤还是石灰性土壤,长期施用化肥还会造成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
2.微生物活性降低,物质难以转化及降解
施用不同的肥料对微生物的活性有很大的影响,土壤微生物数量、活性大小的顺序为:有机肥配施无机肥单施有机肥单施无机肥。中国施用的化肥中以氮肥为主,而磷肥、钾肥和有机肥的施用量低,这会降低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
3.土壤退化
引起土壤酸度变化,过磷酸钙、硫酸铵、氯化铵等都属生物酸性肥料,即植物吸收肥料中的养分离子后,土壤中氢离子增多,易造成土壤酸化。长期大量施用一种化肥,可以在短期内酸化土壤。土壤酸化后会导致有毒物质的释放,或使有毒物质毒性增强,对生物体产生不良影响。土壤酸化还能溶解土壤中的一些营养物质,在降雨和灌溉的作用下,向下渗透补给地下水,使得营养成分流失,造成土壤贫瘠化,影响作物的生长。
4.养分失调,硝酸盐累积
长期施用化肥造成土壤营养失调,加剧土壤P、K的耗竭,导致NO3-N累积。NO3-N摄入人体后被微生物还原为NO2-,使血液的载氧能力下降;还可以在体内转变成强致癌物质亚硝胺,诱发各种消化系统癌变,危害人体健康。
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壤有什么影响
破坏土壤结构
前苏联着名科学家多库恰耶夫(Kostychev)早在1892年指出:土壤是一个自然体,具有起源和发展历史,是一个具有复杂和多样性程序和不断变化的实体。事实上,土壤是一个活生生的载体,它是由:矿物、空气、水、有机物、以及土壤微生物所组成的。土壤的有机物包括所有在土壤中生长的生物。土壤微生物孜孜不倦地分工合作,分解土壤里的有机物。
土壤微生物对农田的其他益处包括:快速分解作物的残余物、使土壤变成水稳定的粒状聚合体、减少土壤硬化和泥块的形成、增进土层内部的排水功能、改善水渗透能力、增进和保存水分、养分的容量。改良土壤的外在结构有利于容易耕作、增加土壤的水储藏量、减少土地流失、改善根作物的形成和收割,在土壤更深处,还有丰富的根系统的形成,增进土壤中养分的循环等等。
在耕地上使用化肥农药会破坏土壤的结构、导致腐殖土和上层土的下降、残杀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坏土壤中的生态平衡和导致有机物的失调和流失。
导致耕地土壤酸化
从1980至2000年,我国的不同区域的耕地的pH值下降0.13~0.80单位,这种施用氮肥导致的人为酸化的后果比酸雨所导致的土壤酸化高10~100倍。过磷酸钙、硫酸铵、氯化铵等都属酸性肥料,即植物吸收肥料中的养分离子后,土壤中氢离子增多,易造成土壤酸化。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尤其在连续施用单一品种化肥时,在短期内即可出现这种情况。土壤酸化后会导致有毒物质的释放,或使有毒物质毒性增强,对生物体产生不良影响。土壤酸化还能溶解土壤中的一些营养物质,在降雨和灌溉的作用下,向下渗透补给地下水,使得营养成分流失,造成土壤贫瘠化,影响作物的生长。
导致土地流失
科内尔大学的生态与农业科学专家戴维 皮门特尔(David Pimentel)教授指出: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导致全球耕地的土地流失率比土地补充率高10至40倍,美国的流失率比补充率高10倍,中国高30倍,印度高40倍。每年全球耕地所流失的面积相当于一个美国印第安纳州面积的大小。土地流失的速度极为惊人。人类99.7%的食物来源于耕地,每年全球土地流失导致1 000万公顷的耕地消失和超过37亿人营养不良。
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壤有什么影响?如题 谢谢了
1 重金属和有毒元素有所增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产生污染的重金属主要有Zn、Cu、Co和cr。从化肥的原料开采到加工生产,总是给化肥带进一些重金 属元素或有毒物质。其中以磷肥为主。目前我国施用的化肥中,磷肥约占20%,磷肥的生产原料为磷矿石,它 含有大量有害元素F和As,同时磷矿石的加工过程还会带进其它重金属Cd、Hg、As、F,特别是Cd。另外,利 用废酸生产的磷肥中还会带有三氯乙醛,对作物造成毒害。研究表明,无论是酸性土壤、微酸性土壤还是石 灰性土壤,长期施用化肥还会造成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比如,长期施用硝酸铵、磷酸铵、复合肥,可 使土壤中As的含量达50~60 mg/kg。同时,随着进入土壤Cd的增加,土壤中有效Cd含量也会增加,作物吸收的 Cd量也增加。 2 微生物活性降低,物质难以转化及降解 土壤微生物是个体小而能量大的活体,它们既是土壤有机质转化的执行者,又是植物营养元素的活性库 ,具有转化有机质、分解矿物和降解有毒物质的作用。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试验表明,施用不同的肥料 对微生物的活性有很大的影响,土壤微生物数量、话性大小的顺序为:有机肥配施无机肥单施有机肥单施 无机肥。目前,我国施用的化肥中以氮肥为主,而磷肥、钾肥和有机肥的施用量低,这会降低土壤微生物的 数量和活性。 3 养分失调,硝酸盐累积 目前,我国施用的化肥以氮肥为主,而磷肥、钾肥和复合肥较少,长期施用造成土壤营养失调,加剧土壤 P、K的耗竭,导致NO3-N累积。NO3-N本身无毒,但若未被作物充分同化可使其含量迅速增加,摄入人体后被 微生物还原为NO2-,使血液的载氧能力下降,诱发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严重时可使人窒息死亡。同时,NO3-N 还可以在体内转变成强致癌物质亚硝胺,诱发各种消化系统癌变,危害人体健康。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即 使是以施用有机肥为主的100 cm土层中NO3-N累积量也在240~740 kg/hm2。 4 酸化加剧,PH变化太大 长期施用化肥加速土壤酸化。一方面与氮肥在土壤中的硝化作用产生硝酸盐的过程相关。首先是铵转 变成亚硝酸盐,然后亚硝酸盐再转变成硝酸盐,形成H+,导致土壤酸化。另一方面,一些生理酸性肥料,比如 磷酸钙、硫酸铵、氯化铵在植物吸收肥料中的养分离子后,土壤中H+增多,许多耕地土壤的酸化和生理性肥 料长期施用有关。同时,长期施用kcl,因作物选择吸收所造成的生理酸性的影响,能使缓冲性小的中性土壤 逐渐变酸。此外,氮肥在通气不良的条件下,可进行反硝化作用,以NH3、N2的形式进入大气,大气中的NH3、 N2可经过氧化与水解作用转化成HNO3,降落到土壤中引起土壤酸化。化肥施用促进土壤酸化现象在酸性土 壤中最为严重。土壤酸化后可加速Ca、Mg从耕作层淋溶,从而降低盐基饱和度和土壤肥力。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3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