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与冬青区别是什么
黄杨与冬青的区别如下:
1、属性不同
冬青属于常绿乔木类开花植物,而黄杨属于双子叶灌木类乔木植物,这也是两者本质上最大的区别。
2、叶片不同
黄杨的叶片主要或圆形、倒卵形和长圆形,大多数的叶片长达1.5~.35cm左右,宽度为0.8~2cm左右,上面有一个细小的凹口,叶面光滑且有细毛,而冬青的叶片主要为披针形,长度在5~11cm左右,宽度在2~4cm左右,带有尖形。
3、花期不同
此外两者还有在于花期的不同,冬青主要是在每年的4~6月份开花,果期是在7~12月份,而黄杨一般是在春季的3月份开花,在5~6月份结果,这也是区分两者最快的方法。
图片对比如下:
黄杨
冬青
黄杨的形态有哪些特征?
1.黄杨灌木或小乔木,高1-6米;枝圆柱形,有纵棱,灰白色;小枝四棱形,全面被短柔毛或外方相对两侧面无毛。叶革质,阔椭圆形、阔倒卵形、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叶面光亮,中脉凸出,下半段常有微细毛。花序腋生,头状,花密集,雄花约10朵,无花梗,外萼片卵状椭圆形,内萼片近圆形,长2.5-3毫米,无毛,雄蕊连花药长4毫米,不育雌蕊有棒状柄,末端膨大;雌花萼片长3毫米,子房较花柱稍长,无毛。蒴果近球形。花期3月,果期5-6月。
2.多生山谷、溪边、林下,海拔1200-2600米。产中国陕西、甘肃、湖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江西、浙江、安徽、江苏、山东各省区,有部分属于栽培.模式标本采自湖北长阳县
黄杨的科属是什么
黄杨(学名:Buxus sinica (Rehder E. H. Wilson) M. Cheng):灌木或小乔木,高1-6米;枝圆柱形,有纵棱,灰白色;小枝四棱形,全面被短柔毛或外方相对两侧面无毛。叶革质,阔椭圆形、阔倒卵形、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叶面光亮,中脉凸出,下半段常有微细毛。花序腋生,头状,花密集,雄花约10朵,无花梗,外萼片卵状椭圆形,内萼片近圆形,长2.5-3毫米,无毛,雄蕊连花药长4毫米,不育雌蕊有棒状柄,末端膨大;雌花萼片长3毫米,子房较花柱稍长,无毛。蒴果近球形。花期3月,果期5-6月中文学名
黄杨
拉丁学名
Buxus sinica (Rehd. et Wils.) Cheng
别称
黄杨木、瓜子黄杨、锦熟黄杨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无患子目
亚目
黄杨亚目
科
黄杨科
属
黄杨属
种
黄杨
命名者及年代
(Rehd. et Wils.) Cheng, 1962
英文名称
Chinese boxwood
黄杨和小叶黄杨怎么区分?
主要区别有,品种不同、形态特征不同、生境分布不同,具体如下:
一、品种不同
1、大叶黄杨
别称冬青卫矛、正木,属无患子目、黄杨科、黄杨属、大叶黄杨种。
2、小叶黄杨
别称瓜子黄杨,属无患子目、黄杨科、黄杨属、小叶黄杨变种。
二、形态特征不同
1、大叶黄杨
灌木或小乔木,高0.6-2.2米,胸径5厘米,小枝四棱形(或在末梢的小枝亚圆柱形,具钝棱和纵沟),光滑、无毛。叶革质或薄革质,卵形、椭圆状或长圆状披针形以至披针形,长4-8厘米,宽1.5-3厘米(稀披针形,长达9厘米,或菱状卵形,宽达4厘米),叶面光亮,中脉在两面均凸出,侧脉多条,与中脉成40-50度角,其余均无毛,叶柄长2-3毫米。
2、小叶黄杨
灌木,生长低矮,枝圆柱形,有纵棱,灰白色,小枝四棱形,全面被短柔毛或外方相对两侧面无毛。叶薄革质,阔椭圆形或阔卵形,长7-10毫米,宽5-7毫米,叶面无光或光亮,侧脉明显凸出;叶柄长1-2毫米,上面被毛。
三、生境分布不同
1、大叶黄杨
产于中国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生于山地、山谷、河岸或山坡林下,海拔500-1400米。
2、小叶黄杨
分布于中国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广东、广西等省区,生溪边岩上或灌丛中,海拔600-2000米。
如何分辨小叶黄杨和大叶黄杨?
区别描述:大叶黄杨,叶色墨绿发黑,深绿色,宽度2~4厘米,长度3~6厘米,光滑饱满,枝条粗壮
区别描述:小叶黄杨,叶色黄绿色,浅绿色,宽度1~1.8厘米,长度1~2厘米,有光泽,枝条纤细,比大叶黄杨整整小了几倍,它又称瓜子黄杨,
上面这三张图片就是大叶黄杨,记住,叶子较大的大约有草鸡蛋那么大的或者鹌鹑蛋那么大。
2.小叶黄杨图片展示
上面三张是小叶黄杨图片展示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2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