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植株根系发黄腐烂,要怎么办?
在施肥过程中,未腐熟的有机肥,特别是未腐熟的禽畜粪便,在土壤中发酵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热,当发酵部位距根系较近或作物植株较小时,发酵产生的热量会影响根系正常生长,引起烧根,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现在还有很多农民朋友使用家禽等粪便作为有机肥料,但是,有的时候有机肥并没有完全腐熟就施到地中使用,这时,为完全腐熟的肥料就会再次反应,适放出大量的热量,特别是太黄瓜根系附近的有机肥,适放的热量会严重影响黄瓜根系,造成烧根。
选择酸碱度在6.0-7.5之间,富含有机质、排灌良好、保水保肥的偏粘性砂壤土,忌与瓜类作物连作,前茬最好为水稻田。整地采用深沟高畦,畦宽1.8米-2.0米(连沟),畦高30厘米,南北走向,双行植,株距30厘米。根变褐色,腐烂,茎叶变黄,发生萎蔫。主要是由于浇水过多,遇上连阴天,天气冷,地温偏低造成的“烂根”。
对于棚室黄瓜来说,如果土壤湿度不大,可在晴天时,通过浇水降低土壤溶液浓度,缓解危害,浇水时可冲施一些促进生根的功能性肥料,以加快新根萌发,增强秧苗长势。注意浇水时不宜过大,要小水勤浇,以免浇水太大,造成根系沤根,加重危害。
黄瓜根腐病病变初期不易察觉,地上部表现不明显,一旦地上部分出现明显症状,病害已经非常严重,如不及时防治,会给黄瓜的生产带来极大的影响。要使用发酵腐熟过的有机肥,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和线虫的危害。平衡土壤酸碱度,注重土壤处理,土壤消毒,增加土壤透气性,合理翻耕。
黄瓜根腐病如何防治?
黄瓜根腐病是黄瓜的常见病害,主要为害根部和靠近地面的茎部。开始发病,病株根部水渍状,后呈浅褐色至黄褐色腐烂。地上部晴天中午叶片萎蔫下垂,早、晚恢复。几天后,叶片不能恢复正常,呈青枯状死亡。死亡后,根部完全腐烂,只剩下丝状维管束。茎基部发生萎缩,但不明显,病部腐烂处的维管束变褐,不向上发展,这是与枯萎病区别之处。各地均有发生,连作地及低洼地发病重。严重时,黄瓜成片死亡,因缺苗而减产。症状主要为害根部和根茎部。初为水浸状,后呈浅褐色至深褐色腐烂,但茎基部不缴缩,维管束变褐只限于腐烂处,不向上发展,以此与枯萎病相区别。发病后期病部水腐,组织分离只留下丝状维管束。初期病株地上部叶片中午萎蔫,后因不能恢复而枯死。发病规律病原为茄病镰抱霉,病菌以厚垣抱子和菌丝体在土壤内越冬。该菌腐生性强,在没有寄主的情况下也可长期存活。翌年春暖后,露地越冬的菌丝体发育成分生抱子,成为初侵染源,从寄主伤口侵人。种子不带菌,传播媒介主要是土壤、农家肥、农具及流水。温暖潮湿的环境有利于根腐发生。病菌生长需要一定的湿度,当空气湿度大,土壤含水量高时,不利于黄瓜根系发育,植株长势弱而容易感病。另外,土壤粘重,局部积水,连作,施用未腐熟肥料,地下害虫及农事操作造成伤根等,都会加重黄瓜根腐病的发生。防治措施,合理轮作,露地可与白菜、葱、蒜等实行2年以上轮作,保护地避免连茬,以降低土壤含菌量。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拔除病株,并在根穴里撒消石灰。
黄瓜根腐病用什么防治?
黄瓜根腐病是黄瓜的常见病害,主要为害根部和靠近地面的茎部,我隔壁叔叔家种植的黄瓜比较多,他一直用的豪万稼土传病害套餐,黄瓜长得可好了,你可以试试⌄.
黄瓜烂根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当下黄瓜的大部分死棵问题,都是由底肥或者水溶肥烧根,进而引发病原菌侵染造成的,因此要特别注意肥料的选择和使用。
肥料烧根
典型症状:分为底肥烧根和追肥伤根。苗子定植后下部叶片黄化干枯,生长迟缓。拔出后根系变褐腐烂,无新根,这是底肥烧根。浇水追肥后出现叶片发黄、萎蔫,甚至新叶、瓜条等部位出现块状黄斑,拔出根系发现新根少,根系发黄,为追肥伤根。
高发季节:换茬底肥用量大、追肥质量不佳
预防措施:
1.针对底肥问题:一是合理配肥,提前发酵。避免使用未腐熟的粪肥,推荐使用发酵鸡粪、发酵羊粪等,替代未经腐熟的稻壳粪、干鸡粪等,或者歇茬期提前施用到土壤中,浇水后结合高温闷棚,发酵腐熟粪肥,并杀灭粪肥中可能携带的鸡虱子、地蛆等病虫害。
二是深翻土壤。粪肥用量大时,增加土壤翻耕深度,避免粪肥集中在地表,也可以有效减轻烧根可能。
发酵鸡粪
2.针对追肥问题:一是追肥多烧根时,及时摘除瓜条,减轻植株负担,并喷洒氮磷钾及氨基酸叶面肥;
二是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等生物菌剂灌根,防止伤根后侵染根部病害,并养护好根系。
治疗措施:一是连续大水漫灌,稀释有害物质,促进粪肥发酵。
二是随水冲施
三是冲施功能性促根肥,调节根系活性,如沃家福海藻酸、甲壳素等,促进新根再生。
除此之外,引发黄瓜死棵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黄瓜根腐病。
黄瓜根腐病
根腐病
典型症状:易在主根、较大侧根发生,病株的根茎部及根部皮层呈淡褐色及深褐色腐烂,极易剥离,露出木质部,横切茎观察,可见维管束变褐色。
高发时期:冬春
预防措施:一是提早蘸根、灌根,定植时用化学药剂或者生物菌剂蘸根,定植后在病害高发期灌根预防。
二是连续冲施生物菌剂养根,如农药证号的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等,或者自主发酵的生物菌肥,如归源农法系列。
根腐病
治疗措施:药剂灌根,化学药剂配方:30%恶霉灵1000倍液+25%氰烯菌酯1000倍;阿米妙收1500倍+72%克露500倍。化学药剂灌根后,间隔5-10天,随水冲施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等,巩固防治效果。
黄瓜死棵直接影响农户的收益,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针对这个问题提前预防是关键。已经发生后也勿惊慌,防治结合,合理用药,将损失降到最低。
黄瓜疫霉根腐病怎么治疗
您好!首先判断是否真是黄瓜根腐病。黄瓜根腐病是嫁接黄瓜的主要病害之一,且是由多因素为害造成。
防治黄瓜根腐病:
① 合理轮作:露地可与白菜、葱、蒜等实行2年以上轮作,保护地避免连茬,降低土壤含菌量。
② 加强栽培管理: 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浇水后注意排湿;及时拔除病株,并在根穴里撒消石灰
③ 药剂防治:在分清病症的基础上,对于茎基腐病,可喷洒5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防治。疫霉根腐病早期发病可选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连续灌根2-3次,也可用95%恶霉灵原药3000倍液,或80%福美双水分散粒剂8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5000倍液,以上配方交替使用,效果较好。
什么是黄瓜根腐病?
黄瓜根腐病是黄瓜的常见病害,主要为害根部和靠近地面的茎部。开始发病,病株根部水渍状,后呈浅褐色至黄褐色腐烂。地上部晴天中午叶片萎蔫下垂,早、晚恢复。几天后,叶片不能恢复正常,呈青枯状死亡。死亡后,根部完全腐烂,只剩下丝状维管束。茎基部发生萎缩,但不明显,病部腐烂处的维管束变褐,不向上发展,这是与枯萎病区别之处。主要侵染根及茎部,初呈水浸状,后腐烂。茎缢缩不明显,病部腐烂处的维管束变褐,不向上发展,别于枯萎病。后期病部往往变糟,留下丝状维管束。病株地上部初期症状不明显,后叶片中午萎蔫,早晚尚能恢复。严重的则多数不能恢复而枯死。瓜类腐皮镰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大型分生孢子梭形或肾形,无色,透明,两端较钝,具隔膜2~4个,以3个居多,大小14.0~16.0×2.5~3.0微米。小型分生孢子椭圆至卵形,具隔0~1个,大小6~11×2.5~3微米。在PDA培养基上菌丝呈绒毛状,银白色,基物表面为猪肝紫色,培养基不变色;在米饭培养基上呈银白至米色;在马铃薯块和绿豆培养基上均为银白色至浅驼色。镰刀菌根腐病的病原为瓜类腐皮镰孢菌。在土壤及病残体上越冬,其厚垣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5-6年。病菌从根部的伤品侵入。高温高时利于发病,连作、低洼地、土质黏重利于发,发病的适宜温度为25℃。拟茎点霉根腐病的病原为拟茎点霉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15-30均可发病,20-25℃发病重。土壤黏重,通透性差,植株生长衰弱易发病。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0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