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虫害有哪些及如何防治
玉米病虫害的种类
玉米病虫害有玉米螟、黏虫、棉铃虫、蚜虫、玉米叶螨等。
1、玉米螟:玉米螟俗称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玉米的主要虫害。它可以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玉米螟一年一般发生2-4代,温度高、海拔低,发生代数较多。成虫夜间活动,飞翔能力强,有趋光性,寿命5-10天,喜欢在离地50厘米以上、生长较茂盛的玉米叶背面中脉两侧产卵。幼虫孵出后,初时聚集在一起,后在植株幼嫩部爬行,开始危害。初孵幼虫,能吐丝下垂,借风力飘落到邻株,形成转株危害。
2、黏虫:黏虫俗称五彩虫、麦蚕,属鳞翅目夜蛾科。是粮食作物和牧草作物的主要害虫,危害玉米严重。黏虫是一种多食性、迁移性、暴发性的害虫。黏虫的发生与温度、湿度有密切关系。一般成虫产卵最适温度为19-25℃,30℃以上产卵受影响。另外湿度越大,越有利于成虫产卵,特别是在阴晴交错、多雨高湿的气候条件下,不但有利于成虫产卵,而且有利于卵的孵化和幼虫的成活发育。
3、棉铃虫:属鳞翅目、夜蛾科。别名钻心虫、青虫、棉铃实夜蛾等。
4、玉米蚜虫:可危害多种禾本科作物及杂草。苗期以成蚜、若蚜群集在心叶危害,抽穗后危害穗部,吸收汁液,妨碍生长,还能传播多种禾本科谷类病毒。其分泌物将花粉粘住,影响散粉。此外还能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病,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
5、玉米叶螨:俗称红蜘蛛,可危害多种作物,以成螨和若螨刺吸寄主叶背组织汁液,被害叶片由黄变白而枯死,影响玉米灌浆进程,致使千粒重下降,造成减产。
防治方法
1、用2.5%的天达高效氯氟氰菊酯2000-2500倍,或用20%天达虫酰肼悬浮剂1000-2000倍液,或用25%天达灭幼脲1500-2000倍液细致叶洒植株,可防治玉米螟、黏虫、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
2、用2%天达阿维菌素3000倍液细致喷洒植株,可防治玉米叶螨(红蜘蛛)。
3、用3%天达啶虫脒1500倍液,或2%天达阿维菌素3000倍液细致喷洒植株,可防治玉米蚜虫、灰飞虱。
4、玉米大喇叭口期,用30%辛硫磷颗粒剂每亩0.25千克加细沙2千克拌匀后,每株的大口中撒2-3克,可防治玉米螟。
小麦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小麦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叶锈病、白粉病、散黑穗病、腥黑穗病、叶部病害指小麦白粉病、叶锈病、
条锈病,赤霉病、病毒病等等。
防治小麦病害的药剂
消菌灵,又名灭菌王,主要成份是氯溴异氰脲酸。50%
消菌灵800-1000倍+600倍天达2116喷雾,对真菌、细菌、病毒引起的病害有极好的防效,尤其对细菌性病害和病毒病防效更为显著。
2.5%
适乐时,20%
三唑酮,10%
世高,30%
天达恶霉灵,50%
多菌灵,50%
消菌灵与天达2116复配有显著的增效作用,是防治麦田病害的必备药剂。
玉米病虫害防治
玉米病虫害防治
玉米病虫害防治,危害玉米田的主要有红缘灯蛾,,玉米螟等,没有了虫害的侵扰,人们就可以在秋天吃上好吃的玉米了,玉米病虫害防治,玉米常见病虫害有哪些,粘虫,玉米螟,大斑病等
玉米病虫害防治1
玉米病虫害防治
玉米小斑病:
一般7月份的降雨量大小和小斑病的发病程度呈正相关,当病株率达70%时,病叶率才开始自下而上的发展;降雨早,病株率上升早;反之就晚。在病株率70%、病叶率20%时,若遇见中到大雨后,15天左右暴发。当病株率100%、病叶率30%时,又遇连阴雨天气,就要进行防治。先摘除玉米底部1-2片病叶集中销毁;喷洒50%多菌灵或70%托布津500倍液,或代森锰锌800倍液等。
玉米大斑病:
选择当地主栽品种和长势好的玉米田,采取五点取样,检查每点的病株数、单株叶片数和严重度。一般病株率达100%、病叶率30%时,有降雨过程,即可进行防治。可喷洒12%绿乳铜等。
玉米圆斑病:
选择抗病品种,采取五点取样,每点查10株,检查病株率和单株病叶数。一般在抽果穗吐丝盛期喷药防治,用25%粉锈宁500-800倍液。
玉米黑粉病:
发现病瘤要及时割除。
玉米病毒病:
有玉米粗缩和矮花叶病(花叶条纹病),该病毒是由灰飞虱和蚜虫传播的,而田间的灰飞虱、蚜虫的多少与田间杂草的多少密切相关,而灰飞虱、蚜虫带毒的多少又与小麦丛矮病发生轻重有相关关系,所以可依据小麦丛矮病发生程度来判断玉米病毒病的发生程度。在防治上主要是消灭杂草和防虫来预防玉米病毒病的’严重发生。在田间调查中,发现可疑病株,应立即拔除,并喷杀毒剂控制,如5%菌毒清等。
玉米螟:
注意田间卵孵化差度和幼虫危害情况,并抓住关键时期,对第一代玉米螟进行撒颗粒剂防治。可用Bt乳剂制成颗粒剂或用白僵菌颗粒剂等撒入玉米大喇叭口内,杀死初孵幼虫。
玉米灯蛾:
危害玉米田的主要有红缘灯蛾。在7月下旬开始调查100株上的卵数和幼虫数量,当发现500株玉米有2块卵,或被咬粒的果穗达15%以上时,立即进行防治。灯蛾初孵幼虫有集中危害的习性,在玉米吐丝后幼虫较多,可组织人工捉虫,或喷药防治。
了解了如何去做,就能有效的去防治玉米的病虫害了。没有了虫害的侵扰,人们就可以在秋天吃上好吃的玉米了,很多人都认为玉米甜会发胖,在这里要说一下玉米不仅不会发胖而且由于它能够给人们带来饱腹感,所以玉米可以用来代替米饭这类发胖的主食,而且玉米还有降血糖的作用。
玉米病虫害防治2
玉米常见病虫害有哪些
粘虫,玉米螟,大斑病,小斑病。
玉米常见病虫害有:玉米螟、黏虫、棉铃虫、蚜虫、玉米叶螨等。
玉米常见的病害有大小班病、丝黑穗病,常见虫害有蛅虫和玉米螟。
玉米常见病害有叶斑病,粘虫,今年更多的是草地贫夜蛾。
玉米病害以病毒病、叶斑病、锈病等为主,虫害以土蚕、灰飞虱、蚜虫、玉米螟等为主。
玉米常见病虫害有:玉米螟、蚜虫、红蜘蛛、大小斑病、锈病等。
玉米病虫害有:茎腐病、大小斑病、纹枯病、锈病、生理病害等、虫害:玉米螟、粘虫、地老虎、蚜虫、红黄蜘蛛等。
玉米在种植过程中,会遇到哪些病虫害?如何防治玉米病虫害?
序言:玉米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它不仅营养可口,而且富含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对于一些儿童甚是友好。许多农民朋友都会种植玉米,国家每年也会进行一定的补贴。在农村有很多农民种植了大片的玉米地,虽然说是比较高产的,但是玉米非常容易遭受病虫害,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都会遇到哪些病虫的侵蚀。
一、弯孢菌叶斑病
种植玉米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大面积的清除已经出现病虫害的玉米体,杜绝和减少初期细菌的感染。如果玉米受到了这种疾病的侵蚀,那么会减少产量,直接的影响到农民的经济收入,在种植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除此之外还可以施加氮肥,这样可以降低疾病发生的概率。如果是已经发病了,大家可以采用百菌清、多菌灵喷雾防治。
二、玉米锈病
玉米锈病是玉米种植中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之一,如果想要预防这种疾病的话,我们可以选择抗疫的品种,在种植的过程中施加堆肥,增施磷钾肥,避免过度的施肥,可以通过这些办法提高玉米的抗病能力。如果是已经出现了玉米锈病,我们可以采用97%的敌锈钠原液和50%的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喷雾喷洒在玉米上。
三、玉米粘虫
玉米是非常容易受到一些虫子侵扰的,比如说玉米粘虫,它是玉米生产中一种非常常见的虫子之一。大家可以选择在一些地势较高的地方上进行种植玉米,并且合理的蜜植,及时的清除田间的杂草,如果发生病虫害时,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处理。除了玉米粘虫之外,玉米螟虫也是非常常见的害虫之一,如果出现了,将会让每年的产量损失15%左右。
玉米常见的病虫害以及防治方法有哪些
玉米病虫害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玉米小斑病:一般7月份的降雨量大小和小斑病的发病程度呈正相关,当病株率达70%时,病叶率才开始自下而上的发展;降雨早,病株率上升早;反之就晚。在病株率70%、病叶率20%时,若遇见中到大雨后,15天左右暴发。当病株率100%、病叶率30%时,又遇连阴雨天气,就要进行防治。先摘除玉米底部1-2片病叶集中销毁;喷洒50%多菌灵或70%托布津500倍液,或代森锰锌800倍液等。
二、玉米大斑病:选择当地主栽品种和长势好的玉米田,采取五点取样,检查每点的病株数、单株叶片数和严重度。一般病株率达100%、病叶率30%时,有降雨过程,即可进行防治。可喷洒12%绿乳铜等。
三、玉米圆斑病:选择抗病品种,采取五点取样,每点查10株,检查病株率和单株病叶数。一般在抽果穗吐丝盛期喷药防治,用25%粉锈宁500-800倍液。
四、玉米黑粉病:发现病瘤要及时割除。
五、玉米病毒病:有玉米粗缩和矮花叶病(花叶条纹病),该病毒是由灰飞虱和蚜虫传播的,而田间的灰飞虱、蚜虫的多少与田间杂草的多少密切相关,而灰飞虱、蚜虫带毒的多少又与小麦丛矮病发生轻重有相关关系,所以可依据小麦丛矮病发生程度来判断玉米病毒病的发生程度。在防治上主要是消灭杂草和防虫来预防玉米病毒病的严重发生。在田间调查中,发现可疑病株,应立即拔除,并喷杀毒剂控制,如5%菌毒清等。
六、玉米螟:注意田间卵孵化差度和幼虫危害情况,并抓住关键时期,对第一代玉米螟进行撒颗粒剂防治。可用Bt乳剂制成颗粒剂或用白僵菌颗粒剂等撒入玉米大喇叭口内,杀死初孵幼虫。
七、玉米灯蛾:危害玉米田的主要有红缘灯蛾。在7月下旬开始调查100株上的卵数和幼虫数量,当发现500株玉米有2块卵,或被咬粒的果穗达15%以上时,立即进行防治。灯蛾初孵幼虫有集中危害的习性,在玉米吐丝后幼虫较多,可组织人工捉虫,或喷药防治。
玉米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玉米常见的病害有大斑病、小斑病、锈病、茎腐病、丝黑穗病、粗缩病等。1、大斑病:亩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100克兑水50公斤做喷雾处理,连喷2-3次即可。2、小斑病: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连喷2-3次即可。3、锈病:喷施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连喷2-3次即可。
一、大斑病
1、症状
该病害主要危害植株的叶片、叶鞘、苞叶部位,发病后叶片下面会出现青色的水渍状斑点,并且会向叶脉两端扩散,变为梭形(面积约为5-10厘米左右),病情严重时叶片会枯死。
2、防治方法
(1)发病初期,亩用50-100克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兑水50公斤进行喷雾,每隔10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2)心叶末期至抽雄期,亩用50克50%好速净可湿性粉剂兑水喷雾,每隔10天喷1次,连喷3次。
二、小斑病
1、症状
植株的叶片、茎部、果穗为此病害的主要危害部位,发病后,病部会出现褐色的水渍状小病斑,之后病斑会扩大至0.5厘米左右,形状呈椭圆形,边缘具有紫红色晕圈,导致叶绿组织受损,穗粒腐烂掉落。
2、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三、锈病
1、症状
(1)植株的叶片、果穗、苞叶为此病害的主要危害部位,发病后,叶片的正反面会出现浅黄色斑点,之后斑点会逐渐扩散成长圆形的脓疤(颜色多为褐色),脓疤破裂后会飘散出铁锈色的粉状物。
(2)发病后期,病斑上出现黑色的圆形突起物,破裂后会飘散出黑色粉末,导致叶片提前枯死。
2、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喷施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每隔10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四、茎腐病
1、症状
植株的根茎部是此病害的主要危害部位,发病后,植株的茎基部皮层变为淡黑色(环绕茎基部1圈),叶片会变黄枯萎,如果病情较严重,则茎基部和根部会腐烂,导致全株死亡。
2、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喷施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五、丝黑穗病
1、症状
(1)发病植株的果穗、顶端较小,基部较大,不吐花丝。
(2)除了苞叶之外,整个果穗变成黑粉包,苞叶不易破裂,黑粉不外露。发病后期,苞叶破裂后会散出黑粉。
2、防治方法
(1)将2%立克秀按照种子用量的0.2%进行拌种,或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照种子用量的0.4%进行拌种。
(2)植株抽雄前,喷施20.75%万兴乳油15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6000倍液。
六、粗缩病
1、症状
(1)心叶基部的中脉两侧出现透明状的虚线斑点,之后慢慢扩散至全叶,叶背的中脉上出现蜡白色突起,长短不一。
(2)病株的节间明显缩短,严重矮化,叶片密集丛生,呈对生状。
2、防治方法
(1)播种时,用20%“病毒A”与75%甲拌磷乳油按照种子用量的0.2-0.3%混合并拌种。
(2)3-4叶期,用20%“病毒A”600倍液+10%吡虫啉10-15克进行混合喷雾。
如何防治玉米病虫害的问题呢?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对于玉米的病虫害防治,要对症下药,要先了解是那一类的病虫然后再进行解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棉铃虫:在产卵初期的时候释放赤眼蜂杀卵,或在卵孵化高峰期选用苏云金芽孢杆菌制剂、苯甲酸氨基阿维菌素、氯苯甲酰胺等喷雾防治。
地下害虫和蓟马、蚜虫、灰飞虱、甜菜夜蛾、粘虫、棉铃虫和其他苗期害虫:使用含有噻虫嗪、吡虫啉、氯虫酰胺、氰胺和丁二羰基化合物的种衣剂进行种衣剂包衣。
双斑跗线虫:玉米吐丝授粉期,当花丝上平均单穗数超过5头时,应进行防治,使用吡虫啉、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杀虫剂喷剂,直接将液体喷洒在穗丝上。上午10点前和下午5点后喷洒。
玉米蚜虫:在全年蚜虫多发区,施用噻虫嗪种衣剂对后期玉米蚜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玉米抽雄期,用噻虫嗪、吡虫啉、吡虫啉等药剂喷洒蚜虫。
二点委夜蛾:深冬闲田,播前留茬或清茬,清玉米播种沟上盖;或在装有清垄装置的播种机上,直接清除播种沟的覆盖;采用种子包衣剂含有丁二酰脲、氰基蒽酰胺等药用成分进行种子包衣。应急防控可选用氯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酯等,可采用喷雾、毒饵或毒饵喷洒有毒土壤等方式。
抗病品种,合理种植,科学施肥。在玉米心叶末端,喷洒苯甲酰甲基环唑、替那唑醇、吡唑乙基和其他杀菌剂,并根据发病率每7至10天再次喷洒一次。褐斑病在玉米8~10叶期进行处理。
以上就是一些玉米病虫害的主要防治措施,希望可以解燃眉之急,对你有所帮助。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49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