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基质栽培的方法有哪些?
植物栽植在珍珠岩、蛭石、砂粒和石砾等固体基质中,定时向固体基质中灌施营养液,植物根系从基质中吸收水分、养分和空气。
固体基质栽培槽
1.栽培基质2.营养液进水孔3.营养液排水孔
1.砂、砾石栽培法:
在温室用砂、砾石栽培月季切花,产量高,简便。具体作法是:在温室内砌水泥槽,宽120厘米,深50厘米,内装砂和砾石。3~4月栽植新株。每株可培育5~6年,每日向槽内抽灌营养液,深度不超过35~40厘米,营养液在槽内停留20~30分钟后,回留到收贮槽内,每隔10天化验一次营养液成分,每月配制一份新营养液,栽培基质和植株根部每年用水清洗一次。为了防治病虫宜在生长期定期喷0.2%的乐果,防治红蜘蛛和蚜虫。夏天在植株上喷凉水降低植株温度,也可防止红蜘蛛蔓延。冬季11~12月进行修剪,将当年生枝条留2~3个饱满芽进行重短截,以使萌发出更多的粗壮侧枝。
营养液的成分,以每千克溶液内含营养元素有效成分的毫克重计算。即氮100、磷75~100、钾100~200、铁4、硼与锰各0.5、锌0.05。pH5.5~5.6。
营养液的总浓度为0.2%~0.3%,使用时随植物生长阶段再调整,如春季开始催植株萌芽,抽梢的前10天,只用原浓度的一半,以后逐渐增加浓度。冬季,营养液应加温至18~20℃再使用,防止根系因骤然降温而影响生长。用这样的营养液生产月季鲜切花,每平方米面积全年可生产切花111枝以上,比土壤栽培的鲜花产量大大提高。
2.蛭石盆栽:
目前主要用蛭石等基质进行盆栽,培养木本和草本植物。据报道,锯末养兰花花期早,根不易腐烂。用蛭石、珍珠岩盆栽米兰、茶花、月季、仙人掌类、海棠等效果较好。下面介绍蛭石盆栽方法。
洗根:将盆栽或地栽花木脱盆或挖起,轻轻抖去泥土,将根泡入水中,洗净附在根上的泥,并修去腐烂、过长、过密的根。
浸液装盆:把洗净根部泥土的植株,放在营养液中浸10~60分钟,使植株吸足养分,然后栽培在装有蛭石的花盆中,盆底孔用塑料窗纱垫上,以免蛭石外流,盆放在托盘上。
灌溉与喷水:用营养液灌溉至盆底出水为止,再用自来水冲洗叶面和盆。
管理:生长期每周用营养液施肥一次,从根部灌入,休眠期半月至一月灌施一次。20厘米盆径的喜光植物,每次施营养液100毫克,生长缓慢的山茶、兰花等,每次施用量少些,植株含苞开花期停用。
浇水次数与浇水量比土栽的要多些,当托盘中水干时即应浇水,浇至托盘中有水为止。要求湿润的花卉,应注意向叶面喷水,对喜酸的山茶、杜鹃等可用酸化水浇灌。
3.吊装栽培:
为充分利用空间,可采用吊装栽培法,用圆筒式的塑料袋,内装蛭石、珍珠岩、锯末等固体基质,沿袋周围打孔,每个孔内栽一植株。在袋口上方插一塑料管,以便浇灌营养液。此法,适合于栽植悬挂式的植物。
花卉无土栽培基质栽培的优点有哪些?
基质栽培是无土栽培中推广面积最大的一种方式,它是将花卉的根系固定在有机或无机的基质中,通过滴灌或细流灌溉的方法,供给营养液保证花卉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一种栽培方式栽培基质可以装入塑料袋内,或铺于栽培沟或种植槽内基质栽培的营养液是不循环的,称为开路系统,可以避免病害通过营养液的循环而传播
基质栽培的优点是有基质固定根系并借以保持和供应营养液和空气,水分肥料氧气三者能相互协调,供应充分;设备较水培和雾培投资低;生产稳定,产品优良
可以单独以粒径0.5~2.0毫米的沙粒径为1.6~20.0毫米的石砾浮石珍珠岩蛭石陶粒岩棉炉渣砖块木炭等,或这些无机基质相互配合作为基质;可以单独以泥炭锯末蕨根树皮甘蔗渣椰子壳葵花秆菇渣稻壳腐叶泡沫塑料等,或这些有机基质相互配合作为基质;也可以将无机基质和有机基质相互配合作为基质,通过袋培槽培立柱式栽培,再加入营养液来栽培花卉
如何准备栽培基质?
现代花卉生产广泛使用无土栽培基质或人工配制的基质,其目的是,如果基质中含有天然土壤,植物种植时间长了,土壤会出现板结等现象,而且土壤比较重,会有些病原体,容易感染病虫害。因此,花卉栽培的基质,经常是在土壤中添加一些其他物质或者完全不用土壤,采用各种有机物质和无机物混合作为栽培基质,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排水性和肥力。
在从事花卉栽培前,基质的准备是必须的。一般说来有以下几种方法:
(1)带土壤的人工配制基质。
土壤混合基质含有不同比例的沙和泥炭,同时也会加入一些基肥。例如,对于大部分观叶植物以及一些开花花卉如八仙花、一品红、菊花、喜林芋、常春藤等来说,采用沙和泥炭的比例为1∶1。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配方,适合于需要中等透气性的植物。而对于秋海棠、大岩桐、栀子花、杜鹃等开花植物来说,使用沙和泥炭的比例1∶3,因为这些植物对基质的透气性要求比较高。
(2)无土栽培基质。
掺加了土壤的基质存在重量大、需消毒等缺点,而无土基质可以弥补这些缺点。通常无土基质主要是以泥炭为主,与其他原料进行混合配制而成。对于穴盘苗、迷你观叶植物来说,适合使用1份泥炭∶1份蛭石+肥料+石灰+微量元素的无土栽培基质。而大型盆栽植物及要求排水性能良好的植物,可采用1份泥炭∶1份珍珠岩+肥料、石灰等。对于大部分观叶植物来说,可以采用2份泥炭∶1份蛭石∶1份珍珠岩+肥料+硫酸铁等。若是凤梨、兰花、蕨类植物等对排水性、通透性要求特别高的植物,用比较细致的泥炭、树皮、珍珠岩、石灰、肥料、硫酸铁等混合基质。
(3)购买专业基质。
市场还有专业基质销售商出售专业基质,即根据不同花卉需求而配制好的基质,如仙客来专用基质、一品红专业基质等。专业基质往往能更好地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比自己配制要省时省力,但成本有可能会高些。
基质栽培有哪些优点?
基质栽培:用双层的塑料盆,外层盛满水,里层施满基质,种上植物,浇上营养液即可。具有清洁卫生、病虫害少、重量轻巧等优点,适合家庭室内室外的种养。
基质种类:包括陶粒、黄沙、砾石、蛭石、珍珠岩、泡沫塑料、岩棉、砻糠灰,有的可单独使用,有的混合使用。基质作用是代替土壤固定植物,并能保持住营养和水分。
管理办法:经常检查,及时加水。大株每隔10天浇一次营养液,小株每隔10天至15天浇一次营养液。同时可用少量营养液或磷酸二氢钾掺入水中,喷叶子反面,如用有机复合肥半调羹,施在基质上,每月一次,效果也很好。花盆要放在空气流通、光照充足的位置上。
有机基质培的优缺点?如何改进?
一、优点:
1、操作管理简单。
一般的无土栽培需要配制营养液,在作物生长期间需维持各种营养元素的浓度和比例以及测定pH值和EC值,技术难度比较大,不易为一般的种植者掌握。而有机基质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基质以及有机肥中营养元素齐全,微量元素丰富,大大简化了营养管理过程。
2、设备简便投资少。
一般的无土栽培例如水培需要钢架大棚,种植设施、营养液、循环系统、定植板水泵等,这些设备的构建需要大量的投资。而有机质栽培只需要简易的塑料大棚,定植槽以及有机基质即可,成本远远少于一般的无土栽培。同时使用的有机基质可以重复利用,并且能够达到与新机质同样的效果。
3、对环境的污染少。
传统栽培中常有约20%的营养液排到系统外, 排出液中高浓度盐会污染环境。如岩棉栽培系统排出液中硝酸盐的含量高达212mg/L,对地下水有严重污染,而有机基质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系统排出液中硝酸盐的含量仅1~4mg/L,对环境无污染。
4、避免土壤连作障碍。
相较于一般的设施栽培需要土壤,存在连作障碍和严重的土传病害,有机基质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不用土壤,而用少量的有机基质基质,可以避免土壤连作障碍。同时基质重复利用时,因基质量少、质地轻,易于消毒处理以及更换所以可有效实施作物轮作。
5、适宜生产绿色。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基质和肥料,均以有机物料机质为主,所用有机肥经高温和厌氧发酵处理后,不会出现过多有害无机盐类危害和各种病原菌。有机基质栽培基质过程中没有无使用机物和化学肥料,没有硝态氮肥,同时病虫害较少,很少使用农药。
二、缺点:
1、单一有机基质的理化性质变化大,稳定性也较差,对植株的生长和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影响较大。每次使用的基质养分含量以及各种理化性质不能保持一致例如:氮磷钾的含量、含水量、持水量、pH、颗粒大小以及颜色等。
2、使用一些堆肥和城市垃圾肥时,要进行堆沤,期间有可能释放出一些对植物生长的有害物质。这些性质对植物的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3、植物对有机营养的吸收理论的研究还不是很清楚,要使得有机基质栽培过程达到精确控制难度很大。另外我国的基质生产工艺还没有达到标准化、规模化、工厂化,很难使有机基质栽培进入细微化生产。
三、改进:
单一有机基质其理化特性很难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同时也没有一种机质可以适用于所有的植物生长,但是不同有机基质的复混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有机基质的多功能化:适应不同的设施档次、不同地域、不同的植物以及成本低、材料来源广将成为有机基质的发展趋势。
扩展资料:
有机基质培养的发展背景:
我国土地资源可概括为如下四个基本特点: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 地区分布不平衡,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利用情况复杂,土地沙化和水上流失严重;土地承载力低,后备资源的潜力不容乐观。
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化肥的长期过量使用,造成土壤有机质减少和土壤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及其功能降低。因此有机肥的开发和利用就成了必然。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农作物的品质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通过有机基质栽培是提高产品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无土栽培中,有机基质作为无土栽培的基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49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