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倒伏后又有什么方法挽救
小麦倒伏后挽救方法如下:
小麦倒伏以后,千万不要人工扶理和扎把,顺其自然,让小麦慢慢恢复生长。与此同时,可喷洒磷酸二氢钾(每亩150—200克)溶液或10%的草木灰水溶液等,每亩50——60公斤,以促进生长和灌浆,尽量减轻因倒伏造成的减产。除此之外,由于倒伏的麦田容易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大流行,所以还要加强对这些病的防治工作。
小麦生长过程中出现倒伏现象
小麦生长过程中出现倒伏现象的处理方法如下:
1.选择抗倒伏性较强的品种
应根据田块肥力和产量水平选用适宜的抗倒伏品种。不同品种的抗倒伏性能差异较大, 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抗倒伏小麦品种, 可有效防止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小麦的倒伏。一般茎秆粗壮、植株较矮、分蘖能力强和耐肥性的品种抗倒伏性能较强。有的品种, 茎秆虽高但根系发达、柔韧而粗壮, 也具有较好的抗倒伏能力。
2. 合理安排播种量
根据多年来的统计观察, 播种量过大是造成小麦倒伏的主要原因。因此, 在小麦生产上, 一定要根据品种特点、地力条件和特殊的区域特点来确定合理的单位面积播种量。对于那些分蘖力强、株型较高大的品种, 要适当减少播种量;同一品种, 在高水肥地块要比旱薄地块减少播种量。某些区域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小气候因素, 常年小麦倒伏现象出现较频繁, 这样的区域也要注意适当控制播种量。按照小麦栽培专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 一般中等地力适宜播种量为10kg/667m, 考虑品种特点和地力因素, 播种量调整范围应不超过10%。
3. 平衡科学施肥
在基肥施用上, 一是要加大有机肥的施用量, 二是要控制化肥施用量, 在化肥施用上要氮、磷、钾合理配比施用。一般施优质农家肥2000~2500kg/667m, 纯氮12~15kg/667m, 五氧化二磷10~15kg/667m, 氧化钾4~8kg/667m。提倡施用复合肥。在小麦拔节、孕穗期要注意追肥, 追施氮肥的同时, 注意增施磷、钾肥, 可用磷酸二氢钾0.2%~0.4%液进行叶面喷肥。但特别要注意, 不管是施基肥还是追肥, 都要控制好氮肥的用量, 基肥施纯氮不要超过12kg/667m, 追肥施纯氮不要超过4 kg/667m。氮肥过多, 会使小麦植株生长过于旺盛、茎节间拉长、茎秆的柔韧性降低、田间荫蔽、病虫害增多, 极大地降低了小麦植株的抗倒伏性。
4. 中耕镇压
在小麦返青前或返青初期, 对群体偏大、植株旺长的田块, 要采取深中耕和适当镇压的方法, 促进根系下扎, 抑制小分蘖生长, 促使主茎和大分蘖的生长, 蹲粗茎基部节间和降低株高, 增强抗倒伏能力。中耕时间不能过晚, 开始拔节时要结束中耕。镇压要在拔节前进行。
3.5 化学控制
化学控制是防止小麦倒伏的有效措施之一。在小麦起身期喷施200mg/kg多效唑溶液30kg/667m, 可使植株矮化, 抗倒伏能力增强。对群体大、长势旺的田块, 在拔节初期, 喷施0.1%~0.3%的矮壮素溶液, 用量为30~40kg/667m, 可有效抑制节间伸长, 使植株矮化, 茎基部粗硬, 提高抗倒伏性。在小麦拔节期, 施助壮素15~20mg/667m, 兑水25~30L, 进行叶面喷施, 可抑制节间伸长, 防止后期倒伏。
小麦倒伏怎么办?能扶起来吗?
你好,小麦倒伏后正确急救措施:
1、小麦倒伏后不要人工扶直倒伏小麦。当小麦倒伏后,其茎秆就由旺盛的居间分生组织处向上生长,使倒伏的小麦抬起头来并转向直立,还能保持两片功能叶进行光合作用,反之若人工扶直,则易损伤茎秆和根系,应让其自然恢复生长,这样可将减产损失降至。
2、小麦倒伏后要及时进行叶面喷肥。倒伏后小麦植株抗逆力降低,应及时进行叶面喷肥进行营养补充,这样可以起到小麦增强植株抗逆力、延长灌浆时间、稳定小麦粒重的作用。建议喷施海餐沃粉剂磷酸二氢钾。
3、小麦倒伏后应加强病害的防治。如果倒伏后没有病害的发生,一般轻度倒伏对产量影响不大,重度倒伏也会有一定的收获,但如不能控制病害的流行蔓延,则会“雪上加霜”,严重减产。及时防治倒伏后带来的各种病虫害,是减轻倒伏损失的一项关键性措施。
小麦倒伏表面上看来是由于疾风急雨所致。但究其根本原因,一是播种量过大;二是气温过高,麦田旺长,小麦抗倒伏能力减弱。
小麦倒伏预防措施:
1、选用抗倒品种。
2、合理密度种植。
3、科学施肥:底肥、追肥平衡合理。
4、科学化控:针对秸秆较高、播量大、播种早的麦田,在小麦起身-返青期用及时化控。
5、及早防治小麦纹枯病:纹枯病也是造成小麦倒伏的重要因素。
小麦倒伏的原因???
小麦倒伏原因:
1、气候因素
倒伏的原因一般都是强降雨和大风造成,尤其是当小麦处于灌浆后期,穗重加之连续降雨和大风,大部分高秆品种和群体过大田块发生点片倒伏。
2、品种因素
倒伏的品种基本都是株高在85 cm以上且群体过大、茎秆细弱。利辛县倒伏的品种主要是烟农19、皖麦38和豫麦70,其他品种倒伏较少。
3、整地播种因素
翻耕田块因坷垃较大一般都要耙碎,起镇压的作用,小麦根系比较发达;而旋耕的田块土壤比较疏松很少镇压,所以翻耕田块比旋耕田块倒伏发生轻。由于密度过大田块其茎秆比较细弱而且通风透光性差,加之春季降雨比较频繁,田间病害发生比较重;因此密度过大(播种量187.5 kg/hm2以上)田块比密度适中(播量在120~150 kg/hm2)田块倒伏严重。撒播比条播倒伏严重,其原因是撒播的播量大后期群体也大,茎秆细弱通风透光性差。
4、栽培管理因素
同一品种不同施肥方式和施肥种类其倒伏情况也不相同。氮肥后移的田块比“一炮轰”的田块倒伏发生轻的多;施纯磷、钾在90 kg/hm2的田块比75 kg/hm2以下的田块倒伏轻;同一品种氮肥后移且磷钾肥在90 kg/hm2以上的麦田一般只是点倒伏;倒伏最重的是氮、磷、钾“一炮轰”且纯磷、钾低于75 kg/hm2的田块。纹枯病危害小麦的基部茎秆,造成坏死,后期一遇到风雨即倒伏。
防止对策:
1、选用抗倒伏品种
选用抗倒伏品种是防止小麦倒伏的基础,在没有化控条件和管理水平跟不上的区域宜选择抗倒伏品种进行推广,不宜选择高秆和茎秆细弱的品种。大力提倡小麦精量和半精量播种,以降低倒伏的风险。
2、降低基本苗数,合理栽培群体
小麦的生产经历了增穗增产、穗粒并重增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随着基本苗数不断增加、施肥水平提高,高峰苗也较多,造成田间郁蔽,引起基部节间过分拉长,加重纹枯病的发生,从而发生倒伏。近几年,按群体质量栽培理论的指导,逐年降低基本苗数,合理栽培群体,取得了一些经验。结合实际,基本苗数应控制在225万~270万根/hm2,越冬苗压缩在1 500万根/hm2以内,有效穗数630万~675万穗/hm2,既利于抗倒又利于发挥品质特性,夺取高产。
3、科学施肥
在适期拌种的基础上,施足基苗肥,控制腊肥,重施拔节孕穗肥。施肥比例按氮、磷、钾搭配,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相结合。一般基肥中氮施用量占60%左右,有利于培育冬前壮苗;中期控制腊肥数量,为追上拔节孕穗肥留余地,可杜绝旺苗发生,基部1、2节间缩短,群体不过大,叶片大小适当,通风透光率高;逐年提高拔节孕穗肥的施用比例。
4、适量深锄,适度镇压
对徒长麦苗,采取深锄切断部分根系,以减少部分分蘖对肥水的吸收量,加速分蘖两极分化,控制有效分蘖基部节间伸长,提高植株抗倒能力。在拔节前适度镇压能壮节、降低株高、沉实土壤,达到根土紧密结合。镇压视旺长程度进行1~3次,每次间隔5 d左右,同时掌握地湿、早晨、阴天三不压的原则。对密度大、长势旺、有倒伏危险的麦田,应及早疏苗,或用横耙耙1~2次,疏掉部分麦苗,后浇1次稀粪水。
5、科学化控
对群体大、长势旺的麦田或植株较高的品种,在小麦起身期用15%多效唑450~750g/hm2或20%壮丰安450~600 mL/hm2,对水450 kg喷洒[4],以控制植株旺长,缩短基部节间,降低植株高度,提高根系活力,增强抗倒伏能力。叶面喷施多效唑的有效期为返青至拔节期,在此阶段内,施药越早,对基部第1、2节间的抑制效果越好,且对穗部也有良好的作用。一般以返青起身期为最佳施药时间。
6、及早防治纹枯病纹枯病的大发生也是造成小麦倒伏的又一重要因素,应及早防治。在播种时用药剂拌种,2月下旬至3月上旬是防治纹枯病的关键时期,此时喷药防治可有效防止纹枯病的发生。
小麦倒伏是怎么回事?有哪些预防措施你知道吗?
一、倒伏缘故
突发性的我大风大雨气温,或者别的极端化洪涝灾害危害,大规模倒伏。或者栽种平中茎干很长而苗条,非常容易在外界影响下倒伏。然后就是在化肥营养不足,造成茎干沉细,不可以抵御分雨。也有便是被害虫危害茎干基部,导致倒伏。
二、防范措施
1.取种
栽种期内经常关心气温,遇暴风雨前能够开展松土,提升根系部的能量,抵御风吹雨打。挑选矮壮的茎干坚韧、硬实的种植品种,随后还可以种植在较为下风的地区。挑选的种类是要通过实践活动栽种,的确抗分雨效果好的种类。
2.生长发育调整
可以使用萘乙酸,使植物生长发育变矮壮,例如矮壮素,或者一定含量的生长素,能够减少节位,提高根系魅力,使叶变大,短,提升牢固,那样不驱使风,不易倒伏。在把节前期应用,效果明显,中后期功效并不大。
3.上肥浇灌
上肥注水充裕,确保长势良好,不必拔节期前的时长,操纵基肥施肥量,防止旺长茎干沉细易倒伏。拔节期追施钾肥,强壮茎干和根系,那样根系生长发育多,茎干强,对固定不动植物有较大的功效。不可以存水,存水太久非常容易根烂造成倒伏。
4.病虫防治
很多病害产生都从茎基部逐渐病发,一般病发之后烂掉地下茎,例如麦子青枯病,被害后茎地下茎变黑烂掉,联片枯萎,病害前期遇风吹雨打很有可能极为非常容易倒伏,可使用40%甲基异柳磷啶虫脒50ml或50%辛硫磷啶虫脒100ml喷雾器预防。关键伤害根的地下害虫便是蝼蛄,蝼蛄善发掘土壤层,会损害根系,可以使用10%的啶虫脒对水灌根预防。
小麦倒伏了怎么办
小麦生育中后期,发生局部或大部分倒伏,严重影响小麦成熟,降低千粒重,造成减产。防御方法有:
(1)选用抗倒伏的小麦品种。高产麦区以选用抗逆性强、综合性状好的抗倒品种为主。各高产品种搭配比例协调,做到布局合理,达到灾害年份不减产。
(2)播种前种子用矮壮素原粉对水后均匀拌种,晾干后播种。或用多效唑喷洒在麦种上,晾干后播种。
(3)推广宽窄行种植,建立丰产的合理群体结构,对预防倒伏、提高产量具有很重要作用。
(4)高产麦田一定要及时浇好冬水、拔节水、灌浆水,一般不浇返青水和麦黄水。春季返青起身期以控为主,控制肥水,拔节后再浇水,酌情追肥缩短基部节间长度,利于抗倒伏。后期如需浇水,掌握风雨前不浇、有风雨停浇的原则,科学运筹肥水。
(5)对小麦纹枯病、蚜虫等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一旦达到防治指标,及时喷药,增加小麦抗逆力和抗倒伏能力。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48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