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原粉鸡、鸭、猪可以吃吗?
氨基酸原粉加在饲料中去喂鸡鸭猪·都可以,氨基酸原粉可以让鸡鸭猪吃了后会增长快。
什么是氨基酸鸡的必需氨基酸有哪些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由碳、氢、氧、硫等元素组成,是一种含氨基的有机酸。鸡采食后,饲料中的蛋白质在胃肠中被蛋白酶分解为氨基酸,并进入血液循环,参与体内代谢过程,合成鸡体蛋白质。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多种,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两大类。必需氨基酸是指在鸡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速度很慢,不能满足鸡的生长发育的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鸡的必需氨基酸有11种,即蛋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缬氨酸和甘氨酸。虽然在鸡体内胱氨酸可由蛋氨酸合成,酪氨酸可由苯丙氨酸合成,但这意味着日粮中胱氨酸与酪氨酸不足时,就增加了日粮中蛋氨酸与苯丙氨酸的需要量。因此,肉鸡日粮中的胱氨酸与苯丙氨酸也称为半必需氨基酸。鸡的非必需氨基酸是指在鸡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如丝氨酸、丙氨酸、脯氨酸等。
在养鸡实践中,用一般禾本科植物子实及油饼类饲料配合日粮时,蛋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苏氨酸和异亮氨酸往往达不到营养需要标准的数量,它们的缺乏将影响其他氨基酸的利用率,因而这几种氨基酸又称为限制性氨基酸。
蛋白质本身好比一个木桶,氨基酸是组成木桶的每一块木板,鸡对饲料中蛋白质的利用能力好像木桶里装的水,若构成木桶的木板(氨基酸)都同样高,可以装满水;若其中一两块木板只相当于其他木板的70%高,那么这个木桶只能装其容量70%的水(7分桶),高出的木板(多出的氨基酸)也就不起作用了。因此,鸡对蛋白质的需要应当量质并重。也就是说,鸡日粮中蛋白质的需要量,首先应考虑必需氨基酸是否得到充分满足营养需要,在日粮中所有必需氨基酸都达到或超过需要量时,蛋白质才算满足需要。那么,怎样才能满足鸡对氨基酸的需要呢?这就要求配合日粮时应采用多种蛋白质饲料搭配,使各饲料蛋白质的氨基酸起到互补作用。如玉米中的赖氨酸和色氨酸比豆饼含量少,而各种动物性饲料中所含必需氨基酸就比较完善。若用玉米、碎米、小麦、麦麸、豆饼、鱼粉、蚕蛹等多种饲料配合成鸡的日粮,日粮中的氨基酸就可能趋于平衡,有利于提高增加饲料报酬和鸡的生产性能。
赖氨酸在肉鸡饲料中的常用量
通过氨基酸营养降低肉鸡饲料成本
肉鸡饲料成本中有很大比例是用来满足蛋白质/氨基酸的需要。对一个养鸡公司来说,饲料中的蛋白质/氨基酸水平是一个影响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这一部分包括5个关于蛋白质/氨基酸需要量的试验(最后一个试验虽然不是关于蛋白质/氨基酸的,因其与降低饲料成本有关,也包括在此)。
2.1 添加合成氨基酸可降低玉米-豆粕型肉鸡日粮中粗蛋白质的水平
20世纪50年代蛋氨酸开始使用,紧跟着是赖氨酸,最近是苏氨酸和色氨酸,合成氨基酸在家禽饲料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导致家禽饲料中的粗蛋白质水平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各种迹象表明,将来会生产出更多的饲料级合成氨基酸,从而进一步降低饲料的粗蛋白质水平和氮的排泄量。本试验目的是研究在不影响肉鸡生产性能的前提下,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合成氨基酸可降低日粮粗蛋白质的程度。玉米-豆粕型日粮中含有107.5%NRC(1994)氨基酸推荐量。按顺序这些氨基酸分别是:Met、Thr、Lys、Val、Ile、Arg、Phe和 Trp,从而产生8个处理组,粗蛋白质水平的范围是从16.61%到22.48%。另外3个处理组是在Arg、Phe和Trp 处理日粮的基础上添加硫酸钾来维持日粮的电解质平衡(Na+K-Cl)为250meq/kg。每个处理有12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试验期是21d。所有的必需氨基酸均足够,当日粮粗蛋白质水平降到20%以下时,肉鸡体重降低,饲料转化效率恶化。当日粮粗蛋白质水平降低时,冻干胴体的粗蛋白质含量降低,脂肪含量增加。在低蛋白质日粮中维持电解质平衡对各项指标均无改善。
2.2 0~21日龄肉仔鸡总赖氨酸和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的评估
有关肉鸡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的研究很少,需要量推荐值的范围也很大,而且养鸡业的换料期又常常与需要量推荐时期不符。本试验目的是研究0~21日龄肉仔鸡总赖氨酸和可消化赖氨酸的需要量,并考察饲喂雏鸡料时期的不同对赖氨酸需要量的影响。玉米-豆粕型和玉米-蛋白粉型日粮中有11个可消化赖氨酸水平从0.70%~1.20%,相邻水平单位增加值是0.05%(总赖氨酸的水平是从0.80%~1.30%,单位增值是0.05%)。另外试验中有一正对照组,由玉米、豆粕和动物蛋白粉组成并含有足够的各种必需氨基酸。每一处理有12个重复,每一重复6只鸡。达到最佳饲料转化效率的总赖氨酸和可消化赖氨酸的需要量要高于达到最大体重的需要量。在7、14、21日龄达到最大体重的总赖氨酸(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分别是1.09(0.99)%、1.08(0.98)%和1.03(0.93)%。达到0~7、0~14、0~21日龄最佳饲料转化效率的总赖氨酸(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分别为1.19(1.09)%、1.13(1.03)%和1.09(0.99)%。0~21日龄肉鸡总赖氨酸和可消化赖氨酸的需要量估计值与NRC和Rhone-Poulenc的推荐量相近。所以,雏鸡料饲喂期不同对赖氨酸的需要量有影响。
2.3 轻度热应激的条件下3~6周龄肉鸡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需要量的研究
在玉米豆粕型肉鸡日粮中,蛋氨酸、赖氨酸和苏氨酸是第一、二、和第三限制氨基酸。有试验表明环境温度会影响肉鸡氨基酸的需要量。在环境温度较高时肉鸡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很少,而有关热应激下肉鸡蛋白质/氨基酸营养的试验结果很不一致。我们做了两个重复试验来评估在轻度热应激条件下(26.7°C),肉鸡对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的需要量。试验采用4×3×2因子设计,共有24个处理。4个赖氨酸水平为1.03%、1.08%、1.12%和1.16%,3个蛋氨酸水平为0.38%、0.44%和0.50%,两个苏氨酸水平是0.78和0.87%。每一处理有4个重复,每一重复6只鸡,试验期是从21~42日龄。在轻度热应激的条件下,3~6周龄肉鸡达到最佳增重、饲料转化效率、胸肌率的蛋氨酸需要量是0.44%。赖氨酸的水平在1.03%~1.16%之间对3~6周龄肉鸡的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并无影响,达到最大胸肌率、最低腹脂含量则需要稍高一些的赖氨酸:1.12%。本试验苏氨酸的水平:0.78%和0.87%对各项生长和屠宰指标均无影响。
2.4 肉鸡日粮赖氨酸和蛋氨酸互作关系的研究
我们做了3个设计相似的饲养试验来研究超出NRC需要量的赖氨酸和蛋氨酸水平对肉鸡性能的影响,并确定在赖氨酸和蛋氨酸的水平超出NRC最低需要量时,它们之间是否有互作关系。每一试验包括3个赖氨酸水平——NRC、+0.15%、+0.30%和5个蛋氨酸水平——NRC、+0.05%、+0.10%、+0.15%、+0.20%,共有12个处理。在试验1中有2个重复,试验2和3中有4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鸡,试验期是0~63日龄。高于NRC推荐量的赖氨酸水平只在21日龄提高了饲料转化效率,在63日龄提高了胸肌率;高于NRC推荐量的蛋氨酸水平在42~56日龄改善了饲料转化效率,在任何日龄对胸肌率均无显著影响;对饲养到56日龄的肉鸡,NRC的赖氨酸和蛋氨酸推荐量能够达到最大胸肌率。当赖氨酸和蛋氨酸的水平等于或超过NRC推荐量时,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的互作关系,这意味着按理想蛋白模式配置日粮时,如赖氨酸水平高于最低需要量,不需要按比例增加蛋氨酸的水平。
2.5 大鸡料氨基酸水平以及饲喂期长短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胴体成分的影响
42~49日龄,商品肉鸡的增重占全期的20%,采食量占全期的25%,降低此阶段的饲料成本可以提高利润。我们做了2个重复试验来探究当肉鸡前期氨基酸的添加量足够时,42~49、44~49、46~49 日龄停药期料中氨基酸水平可以降低的相对程度。试验肉鸡在42日龄之前饲喂配合日粮。42日龄换料时,一组鸡分喂5种不同的处理:含70%、80%、90%、100%或 110% 氨基酸推荐水平(Thomas 等,1986)。在44日龄时,另一批原来喂100%氨基酸推荐量的鸡接受3个处理:70%、80%、90%的氨基酸推荐水平。在46日龄时,最后一批原来喂100%氨基酸推荐量的鸡接受3个处理:70%、80%、90%的氨基酸推荐水平。这样共有11个处理,每一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公鸡、25只母鸡。试验表明在屠宰前3~5d,一定程度降低日粮中氨基酸的水平不会影响肉鸡的增重。当停药期延至7d时,日粮中氨基酸水平低于Thomas等推荐量(1986)的90%时,增重会有所下降。肉鸡饲料转化效率对氨基酸水平降低更敏感——换料5d就会受到影响。氨基酸水平降低时,屠宰率可能会有所降低、腹脂含量可能会有所增加。
2.6 撤除大鸡料中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胴体成分的影响
我们做了一系列饲养试验来研究28~49日龄间,不同时期地撤除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胴体成分的影响。最先两个重复试验的目的是研究在肉鸡42~49日龄饲料中撤除维生素或微量元素添加剂对肉鸡生长和屠宰指标的影响。试验共有3个处理:在肉鸡42~49日饲料中添加全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撤除维生素添加剂;或撤除微量元素添加剂。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公鸡,20只母鸡。体重、饲料转化效率、屠宰率及腹脂含量在3个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别。接下来的2个重复饲养试验目的是研究42~49日龄日粮中同时撤除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指标的影响。每个试验有两个处理:在42~49日饲料中添加全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撤除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公鸡,20只母鸡。同样体重、饲料转化效率、屠宰率、腹脂含量在两处理之间没有差异。最后2个重复试验的目的是研究28~49日龄中,不同时期地撤除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生长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共有4个处理:正对照组在28~42日龄之间饲喂全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在28~49日龄撤除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35~42日龄撤除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42~49日龄撤除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每个处理组有6个处理,每个重复有30只鸡。在各处理之间体重、饲料转化效率、死亡率、屠宰率、腹脂含量、胫骨软骨发育不全发病率和腿病都无差别。本试验表明肉鸡在28日龄前喂配合饲料,之后不同时期的撤除维生素、微量元素、或两者对增重、饲料转化效率、死亡率、腿病发生率和屠宰指标没有任何影响。在停药期料或大鸡料中撤除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以在不影响生产性能的情况下降低饲料成本,如果此阶段延长,也存在一定的安全系数。
自己怎么配合养鸡饲料? 需要些什么配料
(1)饲料配方的构成是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随着配合饲料工业的发展,大量全价饲料和标准饲料配方(这种配方一般经过计算机测试、筛选)的应用已普及到乡村。养鸡户还需自己花力气学习研制饲料配方,只要按书上介绍的标准饲料配方配料,就能养好鸡。
(2)自己配料的农户,不要随便改变饲料配方中各种原料的比例。采用标准配方缺乏某种原料时,少量配料可用同类饲料互相取代,如猫豆、黑豆、蚕豆互相取代,花生麸、黄豆、豆饼互相取代,鱼粉、水解羽毛粉、蚕蛹粉互相取代;大量配料时需将改动的配方先请当地畜牧师测算后再使用。
(3)配料前,应检查各种原料的质量。未晒干的原料、已发霉变质的饲料均不能用来配鸡料。
(4)农户养鸡通常按配合饲料总量的0.2%使用氨基酸添加剂,先用9份玉米粉与1份添加剂混合拌匀,然后均匀拌入大批饲料中。市售的鸡用蛋氨酸产品为DL-氨基酸,系白色结晶状粉末,纯度为98%,每千克配合饲料添加0.3~1克即可。赖氨酸添加剂有“喂宝-34”等商品,每吨配合饲料添加2~3千克,如过量使用会降低精氨酸的利用率。
(5)一般饲料配方中的生长素就是指矿物微量元素,使用时按1份生长素、9份粉料混合拌匀,然后均匀拌入大批料中。
(6)多维素添加剂要按包装上的说明使用,并注意包装密封性和有效期,要求避光保存。一般在冬季青绿饲料不足时使用。多种维生素和青料可以互相取代,许多工厂化养鸡场,全部用多种维生素而不用青料。使用的多种维生素要注意与日粮拌匀,方法同上。
(7)自配鸡料一般都不加防霉剂,因此一次配料不宜久留。一次配料要求夏天一周,冬天两周用完。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47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