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前种子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1、播种前种子处理的方法有浸种,锉伤种皮,草木灰拌种,冻裂,沙藏,药物处理等。
2、一般较易发芽的种子可不进行直接播种,对种皮较厚的种子可在播种前进行浸种。浸种可分为冷水浸种和温水浸种(温度40度左右为佳),浸水时间一般为24小时为宜,浸泡时间过长养分容易遭受损失。浸过的种子不能播种在过分干燥的土壤中,因为干燥土壤会夺取种子水分,使发芽中止。
3、对于种壳坚硬、不透水和不透气的种子,可作锉伤种皮处理(注意不能锉伤种胚)。锉伤种皮法常用于美人焦、荷花、黄花夹竹桃等种子,方法是在播种前用小刀刻伤种皮或磨去种皮的一部分,再经温水浸泡24小时。
更多关于播种前种子处理的方法有哪些,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如何进行种子处理?
处理种子的方法一般有3种。一是浸泡法。即把种子浸泡于冷水或温水(35~40℃)之中,待种子膨胀后平摊在浅盘湿纱布上,上面再覆盖几层湿纱布,温度保持在25℃左右,每天用冷水或温水冲洗一遍,待种子破嘴萌动后立即播种。一般种皮较薄种子可用冷水浸泡,种皮较厚的种子多用温水浸泡。二是破壳法。对一些种皮坚硬、不透气和不透水的种子需采用破壳法。如莲子、五针松、腊梅、美人蕉、黄花夹竹桃等的种子,在播种前用锋利小刀刻伤种皮或用锉刀磨破部分种皮,再用温水浸泡约24小时。三是低温层积法。对于完成休眠期才能发芽的种子可用此法打破种子休眠,促使种子发芽。
对于外壳有油质、蜡质的种子(如玉兰等)可用草木灰水浸种。用0.5千克草木灰用2.5~3.5千克开水冲淋,取其上清液,待温度降到40℃时用来浸泡种壳有油质、蜡质的种子,泡软后用手反复揉搓,去掉油、蜡后,再用清水浸泡一昼夜后播种。
种子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培育优质穴盘苗,首先选籽粒饱满、高生活力、高发芽率和发芽势的种子,并进行种子处理,其方法有:(1)水浸法:对于容易发芽的种子如紫荆、珍珠梅、锦带花等,用40~60℃温水浸种1~2天,就可直接播种,火炬树等种子,用90℃热水浸泡,让其自然冷却24小时,使胶质、蜡质的种皮软化吸水后发芽。但水浸法要勤换新水,水温高于60℃不宜超过半小时,以后使水温降至40℃以下,否则种胚较易死亡。
(2)低温法:刺梨、腊梅、连翘、丁香及一些秋播草花,需经过一定的低温(0~10℃)处理,才能打破休眠。即将种子与湿度为60%的沙子(手捏成团,一触即散)混合或层积,再埋入40~60厘米深的沙土中;也可将种子放在3~5℃冰箱中60~90天,春季取出播种。
(3)变温法:流苏、牡丹、芍药、荚蒾等具有胚根、胚轴双休眠习性的花卉,胚根要1~2个月25~30℃高温,胚轴要3~5℃1~3个月低温才能解除休眠。对于这些种子,在播前与湿沙混合,经一定时间高温再转入低温,春季播种很快就能发芽。种子处理后进行丸粒化,即将可溶性胶及填充物以及有利种子萌发的物质粘合在种子表面,使种子表面光滑,大小形状一致,粒径变大,重量增加。特别是种子粒径细小,不易播种的四季海棠、矮牵牛、鸡冠花等种子,效果好。
种子怎样进行处理?
促进种子萌发,减少种子霉烂和保障幼苗健康生长的一些措施。果树种子采收后,有的因为种胚小需要从胚乳中吸取营养继续生长发育;有的种胚虽已发育完全,但处于不萌发的自然休眠状态,需要完成后熟作用(见种子后熟作用);有的由于种皮或果皮的障碍作用,妨碍了种子的萌发和后熟作用,而且种子表面粘附着致病的病原微生物,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处理种子。种子处理得当,出苗率高,幼苗整齐、健壮。常用的方法有层积处理、清水浸种、机械破皮、温湿处理、药剂处理等。
层积处理
促使落叶果树种子完成后熟作用,解除休眠的一项措施,应用十分广泛。一般层积处理前先将种子浸泡1~3天,再混和相当种子量5~6倍的湿沙,后放入瓦罐、木箱或聚乙烯袋内,置于2~7℃温度条件下,经过1~4个月,在种子露白、胚根伸出时,即可播种(见层积处理)。
机械破皮
有些树种如山楂、枣、橄榄、葡萄等的种子充分成熟后,种壳致密坚硬或被有蜡质、革质,妨碍了种子的吸水膨胀开裂和气体的交换,影响种胚萌发。这类种子可用碾压,敲壳以及混入粗沙进行搓揉等机械磨伤方法,使种皮破裂或出现深的凹点,以利水分和气体的进入。如能剥去种皮催芽效果更好,例如枣的种子在去掉硬壳及种皮后,层积10天即可发芽。
清水浸种
浸种可以软化种皮,除去抑制物质,一般用相当种子量4~5倍的凉水浸种5~7天,每天换水一次,最后排去水分晾干种皮上的浮水,即可播种。也可用70℃左右的热水浸种12~24小时,倒入热水时要边倒边搅动,使种子受热均匀,浸种后应立即播种。
温湿处理
对山楂等种壳坚硬的种子,在沙藏前用开水烫种,随加开水随搅拌,使水浸没种子,约4~5分钟捞出,用清水冲洗3~4次以后,再放清水中浸24小时,于阴凉处晾3~5天,按一般层积处理方法沙藏越冬,可提高种子发芽率,幼苗生长键壮。或将8月下旬前后采得的种子立即清洗净,在阳光下曝晒3~4小时,然后清水浸泡1天,反复数次直至部分种壳裂开,最后进行层积处理,翌春种子胚根露白时取出播种,效果亦佳。
冷冻处理
如核桃种子冬季浸泡于凉水中,水应浸没种子,待其充分吸水后,置室外冷凉处让其冷冻,使种壳裂开,可促进种子发芽。又如草莓种子采集后盛纱布袋内,清水浸种24小时后,置0~3℃低温下冷藏15~20天,可提高种子出苗率。
酸碱处理
种壳被有蜡质或革质的种子,可用15%的生石灰水或10%的碳酸氢钠溶液浸种7~10天,处理后冲洗干净,再层积或播种。种壳特别坚硬的种子也可以用比重为1.84的浓硫酸浸种,按1份种子2份硫酸的比例使用,处理时间因种壳厚度而异,自10分钟到数小时不等,处理过程中要轻轻搅动,使之效果一致,并可定时取出样品检查种皮厚度,当种皮明显变薄或者同纸一样薄时,停止处理,倒出废酸,立即用流动的清水冲洗10分钟,便可播种或干燥后沙藏备用。用浓硫酸处理种子,要特别小心防止酸液溅出伤人。
化学刺激
利用植物激素(见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化学试剂处理种子,能促使某些休眠种子发芽,增加发芽速度,刺激幼苗生长。一般以水溶液浸泡种子24小时,浸种前必须除去具有抑制作用的种皮,使溶液能够渗透进去。激素处理法尚处于试验阶段。国外曾用赤霉酸(GA3)处理杏和猕猴桃的种子,用硫脲〔CS(NH2)2〕处理板栗种子,用石灰氮处理葡萄种子,都可使休眠种子发芽。
药剂处理
种子表面常粘附霉菌以及导致猝倒病发生的病原菌,播种前或层积处理前,对种子或层积基质进行消毒,杀灭病菌,常用的杀菌剂有锌铜配制的药剂、高锰酸钾以及多菌灵、克菌丹等。
果树种子的处理,应该根据不同种子的特性,选用适宜的方法才有好的效果。对于种壳坚硬而胚又处于休眠的种子,往往需要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进行处理。
种子处理的有哪些方法?
1.浸种
种子浸泡在杀菌剂药液中一定时间,沥出种子晾干即行播种。安全性低的杀菌剂浸种后有的还要求清洗,防止药害。为了药剂与种子均匀接触,保证药效,用于浸种的药液必须是真溶液或乳浊液,不溶于水的可湿性粉剂浸种时会发生不均匀沉淀,不宜作为浸种剂。浸种的药液一般以浸过种子5~10cm为宜。药剂品种及其药液浓度、浸泡时间和温度是影响药效和可能造成药害的3个主要因子。其中两个因子一定时,药液浓度增加或浸泡时间延长或浸泡药液温度提高都会提高效果或增加药害的可能性。为增强药剂的渗透力,提高药效,可把药液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浸种,这是热力和化学处理的结合。此法优点是可减少药剂的消耗量和缩短浸种时间。所用浓度可比普通浸种用的低。浸种消毒比较彻底,但浸种后种子不能堆放,晾干后应立即播种。
2.拌种
拌种处理可以分为干拌和湿拌。干拌的药剂必须是粉状的,使用干燥的药剂和种子有利所有种子表面均匀黏附上药粉。一般传统多作用位点杀菌剂的有效成分用量是种子重量的0.2%~0.5%。活性高的现代选择性杀菌剂如三唑醇做小麦拌种时,只用种子重量的0.012%。为了防止在拌种时药粉的飞散,大量拌种时应该用拌种箱(机),小量可用塑料薄膜袋进行。药粉和种子要分别分次加入(3~4次),封盖(口)后充分混合。
随着活性高的现代选择性杀菌剂发展,湿拌成为越来越普遍的拌种方法。使用的杀菌剂制剂一般是胶悬剂,也可以是乳油和可湿性粉剂。根据种子量先用适量的水将药剂稀释,再用喷雾器械将药剂均匀喷施在种子表面,并同时搅拌。湿拌的种子不像浸泡处理的种子需要立即播种,可以通过晾干或干燥后储藏。
拌种法可提早在播种前数个月或一年进行,以延长药剂的作用时间。拌过药的种子要加鲜艳的着色剂起警戒作用,以免在储放时与粮食、饲料混淆,造成事故。
3.种衣法
种衣法就是使用种衣剂对种子包衣处理的方法。种衣剂在加工过程中添加了成膜剂、黏着剂等,经过处理的种子在表面包上一层药膜,由于种衣剂中含有黏结剂而使药剂不易从种子表面脱落。播种后药剂缓慢释放,可连续不断地进入植物体内,使其能维持较长时间的防病作用,甚至运转到地上部防治气流传播的病害。这些药剂的作用方式不同,有的起到保护作用,有的进入植物体而起治疗作用。
种子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种子处理有三种方式:晒种、拌种和种子包衣。
(1)晒种
在贮藏条件差或种子含水量较高的情况下,为了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播种前应晒2~3天。晾晒时应薄铺勤翻,防止中午强烈日光曝晒造成种皮破裂。晾晒后,将种子摊开散热降温,再装入袋子备用。
(2)拌种
根瘤菌拌种:在新开垦地、重迎茬地或多年未种过大豆的地块,有必要进行根瘤菌接种。每公顷大豆种子用根瘤菌剂7.5千克,具体方法:用适量清水将固体粉剂、液体剂稀释,将种子与菌剂拌匀,或先将种子浸湿,然后将固体粉剂均匀地粘在种子上,使每一粒种子表面都粘上菌剂,拌后放在阴凉地方,防止阳光直射杀伤根瘤菌,接种根瘤菌后,稍阴干便可播种。
微肥拌种:根据土壤微量元素缺乏情况,可选用钼酸铵、硼砂等进行拌种。钼酸铵拌种:用量每千克大豆种子拌钼酸铵2~4克,将2~4克钼酸铵先用少量热水溶解,然后加水稀释至20毫升左右,喷洒在豆种上混拌均匀,阴干后播种。硼砂拌种:用量每千克大豆种子拌硼砂1~3克,将1~3克硼砂溶于20毫升水中,喷洒在豆种上混拌均匀,阴干后播种。
(3)种子包衣
选用已登记的大豆专用种衣剂(如26%多克福种衣剂1∶60或15%福克种衣剂1∶60)进行种子包衣处理。
微肥拌种和种子包衣同时应用时,应先微肥拌种,阴干后再进行种子包衣。根瘤菌应避免与酸性农药同时应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45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