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只有六克血吃点什么药了
一般来说常见的推荐口服红源达多糖铁复合物,这样贫血缺乏的铁元素原料补足了,待血红蛋白正常。 “三分医药,七分调理”建议你饮用古方固雪合茶,能将补血与补气结合在一起,气血双补。
补铁的疗程是再需要血红蛋白水平到达标准后一般需要8个周左右,但是仍需继续补铁12个周才能把身体的铁元素储备达到需求。然后可以日常适度的食补预防贫血。比如常见的食补含血红素铁的食物有红色肉类(瘦肉,牛肉等)、鱼类及禽类等。 水果、土豆、绿叶蔬菜、菜花、胡萝卜和白菜等含 维生素 C 的食物可促进铁吸收。注意牛奶及奶制品可抑 制铁吸收。其他抑制铁吸收的食物还包括谷物麸皮、谷物、高精面粉、豆类、坚果、茶、咖啡、可可等。
具体科普一下下,贫血分为好几种比如缺铁性贫血,叶酸缺乏引起的贫血,骨髓肿瘤引起的贫血等等。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缺铁性贫血,贫血常见症状比如面试苍白,心慌,头晕乏力,倦怠,容易失眠,抵抗力下降,消化不良等,如果是小儿还影响生长发育,对女性的影响更多如月经稀少,不孕等。如果有上面的症状或是担心有贫血,建议去检查一个血常规看看,这个检查学校或是公司,社区的查体项目都是最基础的了。一般来说看血红蛋白水平:6个月到6岁儿童110g/L,6~14岁儿童120g/L,成年男性130g/L,成年女性120g/L,孕妇110g/L这是贫血的标准,还有一个是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如果低于80fl。这是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基本可以确定了。如果是贫血的话,只靠日常食补是来不及了,这时候就需要药物补充铁来促进身体造血。
孩子缺少铁元素该怎么办?
我们要注意给宝宝补铁。 铁主要负责合成血红蛋白,缺铁不仅会导致贫血、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更重要的是,铁对宝宝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发育至关重要。 婴儿出生3-4个月后,体内储存的铁几乎耗尽。 虽然母乳中铁的吸收率可达50%,但6个月大的婴儿,由于母乳中铁含量低,主要依靠胎儿肝脏中的铁储存来维持对铁的需求,他们迫切需要辅食中的铁质。 因此,有必要添加一些富含铁的补充剂。 婴儿食品首选米粉,然后逐渐添加富含铁的食物。
婴幼儿配方米粉中铁的比例最好按照1:1来给宝宝补充。每100g婴儿配方奶粉中含有铁为4.5mg。因此,家长可根据婴儿消化能力、吸收能力适当增加摄入量。当婴儿6个月大,每天的摄入量大致为350~400mg时,可以逐渐过量补锌。婴儿从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到1岁时,辅食中的铁含量可增加至每日600~1000毫克,1岁以后的婴儿每日的添加量可减至300毫克左右。
宝宝的膳食多样化,家长不必只是单一地给宝宝吃某一类食物,而要多种食物相配,才更有利于宝宝的营养吸收。此外,对于1岁~2岁的婴儿来说,每日的补铁量最好不要少于300毫克。这是因为婴儿的肝、肾功能尚未健全,对铁的代谢、运输等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而且婴儿的肝、肾发育尚不成熟,不能自行合成有效的铁贮存物,故每日铁的摄入量只要保证不低于200毫克,即可满足需要量。
在添加辅食的过程中,家长不可以随便给宝宝吃含铁的食物。应该选择富含铁的蔬菜和水果,如西兰花、油菜等,动物肝脏、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和动物内脏、贝类等是补铁的最佳选择。
缺铁性贫血患者如何补铁?
缺铁性贫血常可以通过血常规、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总铁结合力、骨髓铁等检查指标诊断。
另外,还有一些辅助常规大便潜血及找虫卵检查是针对病因引起的缺铁性贫血。
铁是构成人体的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构成元素,而铁的来源是1/3来自食物,2/3来自身体红细胞衰老或破坏释放出来。
对缺铁性贫血的治疗,首先,要去除病因治疗。如溃疡引起胃出血、月经过多、不规律饮食等病因引起的缺铁。其次,补铁治疗。
补铁的药物分类有
1)口服铁:安全、有效、廉价,也是缺铁首选。二价铁盐容易吸收,均选用二价铁盐制剂。
常用口服铁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右旋糖酐铁、琥珀酸亚铁。只需服用其中一种即可。
最传统的是硫酸亚铁(0.3g/次,3次/日)和富马酸亚铁(0.2g/次,0.3g/日)其疗效肯定,价格便宜,但胃肠道副作用较大,近年出现硫酸亚铁的控释剂(每日一次)。
琥珀酸亚铁(0.1g/次,3次/日,多糖铁复合物150mg/次,1~2次/日),副作用较小,疗效肯定,是临床应用认为较好的铁剂。
右旋糖酐铁和葡萄糖酸亚铁多为口服液制剂。
服用铁剂后,有少数患者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上腹疼痛,便秘。
可餐后或餐时服用,可以减少胃部刺激。不应与浓茶、咖啡,牛奶及抗酸药同服,因为影响吸收,但是与维生素C同服利于吸收。
服用此类药物可产生黑便,由于铁未完全吸收所影响,患者不应惊慌。与磷酸盐类、四环素类及鞣酸等同服可妨碍铁的吸收。
2)注射铁剂:仅限于不能口服铁剂的患者,其副作用较多且严重,甚至可发生过敏性反应致死,慎用。
只用于已通过适当检查,适应症得到完全确认的患者,如口服铁剂不能耐受。
口服加重胃肠道疾病或吸收不好的病人。
胃肠疾病术后不能口服者。
常用注射铁剂分为静脉注射剂和肌内注射剂。
静脉注射剂常用的有蔗糖铁和含糖氧化铁,不适合肌内注射,应以滴注或缓慢注射的方式静脉给药。
在新病人第一次治疗前,应按照推荐的方法给予一个小剂量进行测试,如果给药15min后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则继续给予余下的药液。
肌内注射剂常用的有右旋糖酐铁和葡萄糖酸钠铁。
注射用铁的总需量(mg):(需达到的血红蛋白浓度-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x0.33x患者体重(kg)。
贫血纠正之后,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值,需继续补充铁剂6-8周,以增加体内铁贮存。
以食物作为辅助进行调理
1、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动物肝脏是补铁首选:如肝、肾、肚、动物血等,其次是动物性食物如海产品虾米、蛋和瘦肉等。
植物性食物含铁也高,如海带、紫菜、木耳、豆类食品等,但是植物性的食物中铁吸收率稍微比动物性食物差。
因此蔬菜不是铁的良好食物来源,所以一些减肥或者只注重植物性食品保健的人群应注意切勿忌肉,忌肉也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
2、膳食中还可以添加富含维生素C水果如李子、桃子、橙子、桂圆等水果和一些酸性食物如西红柿、酸枣、酸黄瓜、酸性水果等,促进铁的吸收,但是不能仅仅靠水果代替正餐。
但婴幼儿通常难以适应药用维生素C片剂的口味,可选择富含维生素c的果汁饮料作为替代。少饮浓茶、咖啡、蛋类、牛奶及抗酸药物等,避免干扰铁的吸收和利用。
“补铁保健品”和“药用铁剂”
对于缺铁性贫血,我们也要做好预防工作,认识到缺铁对人体的危害性,合理区分“补铁保健品”和“药用铁剂”的性质和功效。
保健品仅具有预防作用,只有药物才能用于治疗,大多数补铁保健品和药用铁剂,均未显示铁元素的实际含量,影响治疗。
缺铁性贫血的预防
早产儿、非常低体重儿宜2个月左右给予铁剂预防。
婴幼儿食品中应加入适量铁剂加以防范,婴儿及时添加辅食的最佳时机为4~6个月龄。
人工喂养婴儿,应选用铁强化的配方乳。
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可补充铁剂,以增加胎儿对铁的利用,假如妊娠期妇女有孕前铁储备不足或者孕吐、胃功能疾病等,自四个月起补充铁剂。
儿童至青少年应纠正偏食,定期检查寄生虫是否感染。
经期女性应预防月经过多;做好缺铁原发病的人群防治。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45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