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唑醇杀菌剂主要防治什么病
戊唑醇杀菌剂可防治白粉病、柄锈菌、尾孢菌、菌核病和尾孢菌。戊唑醇杀菌剂用于处理种子,可杀灭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菌,也可传到作物顶部,杀灭作物体内的病菌。用于叶面喷施。戊唑醇杀菌剂可杀灭茎叶表面的病菌,也可在作物体内向上传播,杀灭作物体内的病菌。其杀菌机理主要是抑制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戊唑醇杀菌剂作为种子处理剂和叶面喷施在世界各地广泛使用,其杀菌谱广、活性高、持效期长。戊唑醇主要用于防治小麦、水稻、花生、蔬菜、香蕉、苹果、梨和玉米高粱等作物上的多种真菌性病害。它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的60多种作物中注册并广泛使用。扩展数据戊唑醇杀菌剂的特性1.本品用于防治油菜菌核病,不仅防治效果好,而且具有抗倒伏、增产明显的特点。对病原菌的作用机理是抑制其细胞膜上麦角甾醇的去甲基化,使病原菌不能形成细胞膜,从而杀死病原菌。2.戊唑醇的合成研究很多,大多是以对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过羟醛缩合、催化氢化、环氧化和加成反应制备戊唑醇。
戊唑醇的作用
戊唑醇,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大功能,杀菌谱广、持效期长。与所有的三唑类杀菌剂一样,戊唑醇能够抑制真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其实质是为了治疗脚气,我可以给你一幅中药方,我曾经脚心都破了,持久不好,后来两副药就好了
戊唑醇的作用是什么
戊唑醇是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农药,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大功能,杀菌谱广、持效期长。青岛浩瀚高科专家组与新西兰技术专家研究发现:与所有的三唑类杀菌剂一样,戊唑醇能够抑制真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
目前戊唑醇在全世界范围内用作种子处理剂和叶面喷雾,杀菌谱广,不仅活性高,而且持效期长。戊唑醇主要用于防治小麦、水稻、花生、蔬菜、香蕉、苹果、梨以及玉米高粱等作物上的多种真菌病害,其在全球50多个国家的60多种作物上取得登记并广泛应用。
戊唑醇是什么杀菌剂?
戊唑醇,是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三唑类除菌剂。能抑制真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
戊唑醇在全世界范围内用作种子处理剂和叶面喷雾,除菌谱广,不仅活性高,而且持效期长。戊唑醇主要用于防治小麦、花生、蔬菜、香蕉、苹果、梨以及玉米高粱等作物上的多种真菌病害。该品用于防治油菜菌核病,不仅防效好,而且具有抗倒伏,增产作用明显等特点对病菌的作用机制为抑制其细胞膜上麦角甾醇的去甲基化,使得病菌无法形成细胞膜,从而消灭病菌。
使用方法
小麦散黑穗病:小麦播种前每100千克种子用2%立克秀干拌剂或湿拌剂商品量100至150克(有效成分2至3克),或用6%立克秀悬浮剂商品量30至45毫升(有效成分1.8至2.7克)拌种。戊唑醇拌种对小麦出芽有抑制作用,一般比正常不拌种晚发芽2至3天,最多3至5天,对后期产量没有影响。充分拌均后播种。
玉米丝黑穗病:玉米播种前每100千克种子用2%立克秀干拌剂或湿拌剂商品量400至600克(有效成分8至12克)拌种。充分拌匀后播种。
高粱丝黑穗病:高粱播种前每100千克种子用2%立克秀干拌剂或湿拌剂商品量400至600克(有效成分8至12克),或用6%立克秀悬浮剂商品量100至150克(有效成分6至9克)拌种,充分拌均后播种。
注意事项
接触本剂应遵守农药安全使用操作规程,穿好防护衣服。工作时禁止吸烟和进食。工作结束后,应用肥皂和清水洗脸、手和裸露部位。
用本剂处理过的种子,严禁用于人食或动物饲料。
本剂应贮存于干燥、通风、阴凉和儿童触及不到的地方。
茎叶喷雾时,在蔬菜幼苗期、果树幼果期应注意使用浓度,以免造成药害。
戊唑醇杀菌剂可防治哪些病虫害?
戊唑醇属三唑类杀菌剂,杀菌性能与三唑酮相似,能够抑制真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可防治白粉菌属、柄锈菌属、喙孢属、核腔菌属和壳针孢属病菌引起的病害。
由于内吸性强,用于处理种子,可杀灭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菌,也可在作物体内向顶传导,杀灭作物体内的病菌;用于叶面喷,可以杀灭茎叶表面的病菌,也可在作物体内向上传导,杀灭作物体内的病菌,其杀菌机理主要是抑制病原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
戊唑醇主要用于防治小麦、水稻、花生、蔬菜、香蕉、苹果、梨以及玉米高粱等作物上的多种真菌病害,其在全球50多个国家的60多种作物上取得登记并广泛应用。
扩展资料:
使用戊唑醇杀菌剂的注意事项:
1、用该药处理过的种子严禁再用于人食或动物饲料,而 且不能与饲料混合。
2、用药剂处理过的种子必须与粮食分开存放,以免污染 或误食。
3、拌种后,要用肥皂和大量清水洗净脸、手和胳膊。
4、如果发生中毒,应立即就医。该药无特殊解毒剂,需对症治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戊唑醇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45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