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虫啉和啶虫咪有什么区别,使用上应注意什么?
它们的成分不相同。吡虫啉在低温时使用效果显著,啶虫咪在高温时使用效果显著,如果一起使用效果会增加一倍。
拓展:
1、吡虫啉
吡虫啉是烟碱类超高效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植物和天敌安全等特点,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害虫接触药剂后,中枢神经正常传导受阻,使其麻痹死亡。产品速效性好,药后1天即有较高的防效,残留期长达25天左右。药效和温度呈正相关,温度高,杀虫效果好。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
亚慢性毒性试验:在高剂量水平(雌、雄分别为29.01和27.07mg·kg^~1·d^~1),可引起雌鼠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增高,引起雄鼠红细胞平均体积、血小板平均体积明显增高,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减低,雌、雄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换酶、天冬氨酸氨基转换酶、肌酐增高。结论本试验提示吡虫啉原药无明显致突变作用。对动物肝脏有损伤作用。SD大鼠亚慢性(90d)经口喂饲毒性的最大无作用剂量雌、雄分别为7.56和6.93mg·kg^~1·d^~1。
2、啶虫脒
啶虫脒为3%的啶虫脒乳油,是一种新型杀虫剂。作为一种新型的杀虫剂,除了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之外,还具有较强的渗透作用,且显示出速效的杀虫力,持效期长可达20天左右。本品对人畜低毒,对天敌杀伤力小,对鱼毒性较低,对蜜蜂影响小,适用于防治果树、蔬菜等多种作物上的半翅目害虫;用颗粒剂作土壤处理,可防治地下害虫。
啶虫脒主要杀什么虫?
在50-100mg/L的浓度下,可有效地防治棉蚜,菜蚜、桃小食心虫等,以500mg/L浓度施药可防治光潜蛾、桔潜蛾以及梨小食心虫等,并可杀卵。
啶虫脒主要通过喷雾防治害虫,具体使用倍数或用药量因制剂含量不同而异。
在果树及高秆作物上,使用3%的制剂1500~2000倍液,或5%的制剂2500~3000倍液,或10%的制剂5000~6000倍液,或20%的制剂10000~12000倍液。
或40%水分散粒剂20000~25000倍液,或50%水分散粒剂25000~30000倍液,或70%水分散粒剂35000~40000倍液,均匀喷雾。
在粮棉油及蔬菜等矮秆作物上,每667平方米使用1.5~2克有效成分的制剂,对水30~60升喷雾。均匀、周到喷药,可以提高药剂的防治效果。
扩展资料
1、本品在黄瓜上的安全间隔期为8天。
2、本品不能与呈碱性的农药等物质混用。
3、施药时药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施药期间不可吃东西和饮水,施药后及时洗手洗脸。
4、应均匀喷雾至植株各部位,为避免产生抗药性,尽可能与其它杀虫剂交替使用。
5、对鱼蜂蚕毒性大,施药时远离水产养殖区,避免对周围蜂群的影响,蜜源作物花期蚕室和桑园禁用,禁止在河塘中清洗施药用具,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避免接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啶虫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啶虫脒
吡虫啉和啶虫眯哪个防治蚜虫效果更好
应该是啶虫脒效果比较好,啶虫咪属硝基亚甲基杂环类化合物,是一种新型杀虫剂,作用于昆虫神经系统突触部位的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干扰昆虫神经系统的刺激传导,引起神经系统通路阻塞,造成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在突触部位的积累,从而导致昆虫麻痹,最终死亡。啶虫脒具有良好的触杀胃毒和渗透作用,吡虫啉本来效果也不错,但由于长期使用已有一定的抗药性了。
供您参考
期待您的好评
祝您身体健康[笑脸]
还有啶虫脒乳油
防治蚜虫的就这么几种
啶虫咪,吡虫啉,吡蚜酮,噻虫嗪都可以打蚜虫(蜜虫),这几个之间有什么区别?
啶虫脒是一种新型广谱且具有一定杀螨活性的杀虫剂,其作用方式为土壤和枝叶的系统杀虫剂。广泛用于水稻,尤其蔬菜、果树、茶叶的蚜虫、飞虱、蓟马、部分鳞翅目害虫等的防治。与吡虫啉属同一系列,但它的杀虫谱比吡虫啉更广,主要对黄瓜、苹果、柑桔、烟草上的蚜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由于啶虫脒作用机制独特,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以及拟除虫菊酯类等农药品种产生抗药性的害虫具有较好效果。
请问啶虫咪能杀哪些虫
该药剂具有杀虫谱广、活性高、用量少、持效长又速效等特点,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并有卓越的内吸活性。对同翅目(蚜虫、叶蝉、粉虱、蚧虫、介壳虫等)、鳞翅目(小菜蛾、潜蛾、小食心虫、纵卷叶螟)、鞘翅目(天牛、猿叶虫)以及缨翅目害虫(蓟马类)均有效。由于啶虫脒作用机制与常用杀虫剂不同,所以对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及拟作虫菊酯类有抗性的害虫有特效。
更多关于啶虫咪能杀哪些虫,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43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