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姜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会食用干姜,那么,干姜有什么功效与作用?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干姜的功效与作用,希望能帮到你。
干姜的功效与作用
1、含挥发油,油中主成分为姜醇、姜烯、没药烯、α-姜黄烯、芳樟醇、桉油素及α-龙脑;另含辛辣成分姜辣素及分解产物姜酮;尚含多种氨基酸等。
2、干姜甲醇或醚提取物有镇静,镇痛,抗炎,止呕及短暂升高血压的作用;水提取物或挥发油能明显延长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时间;干姜醇提取物及其所含姜辣素和姜辣烯酮有显着灭螺和抗血吸虫作用。
3、用于脾胃阳虚而出现里寒证,症见积食不消,呕吐清水,大便稀,腹冷痛,舌淡苔白,脉沉细等。
4、有效治疗脾胃虚冷,吃不下饭,头晕吐逆。
5、用于肺寒,痰饮内停之咳嗽证。
干姜的药用价值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
1、用于治脾胃虚寒,腹痛下利,以及胃中寒饮,喜唾涎沫:人参、干姜、白术、甘草。如理中汤。(《伤寒论》)
2、用于治中寒水泻:干姜(炮)研末,饮服二钱。(《千金方》)
3、用于治寒痢青色:干姜切豆大,海米饮服六、七枚,日三夜一。(《补缺肘后方》)
4、用于治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各一两,半夏二两。上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日三服。如人参半夏丸。(《金匮要略》)
5、治头目旋晕吐逆:川干姜二两(炮),甘草一两(炙赤色)。上二味,为粗末。每服四、五钱,用水二盏,煎至八分,食前热服。(《传信适用方》止逆汤)
6、治伤寒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太热者: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伤寒论》干姜附子汤)
7、治脾寒疟疾:一干姜、高良姜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煎至七分服。二干姜炒黑为末,临发时以温酒服三钱匕。(《外台》)
8、治吐血不止:干姜为末,童子小便调服一钱。(《千金方》)
9、治吐、下血:当归、阿胶各八分,川芎五分,蒲黄一钱,柏叶一钱五分,炒姜炭七分。上水煎,百草霜末点服。(《观聚方要补》断红饮)
10、治脾胃虚弱,饮食减少,易伤难化,无力、肌瘦:干姜(频研)四两,以白饧切块,水浴过,入铁铫溶化,和丸梧子大。每空心米饮下三十丸。(《十便良方》)
生姜与干姜的区别
姜原生的那个块叫母姜,母姜的辣性特别足。母姜晒干了就是干姜;母姜放到土里面当年生出的茎块为生姜;干姜是母姜晒干的,所以干姜的辣性会更足一些;生姜因为是新生长出来的,所以它发散的作用会更强一些。
生姜:最主要的作用是发散表寒,比如感冒受寒了,切两片姜,渴姜汤出一身汗就好了,因为生姜走表,汗往外一散寒邪就随着汗往外出去了。生姜还能和中降逆,比如呕吐的人渴点姜汁可以止呕。
干姜:干姜走表的性质弱,干姜的作用主要是暖中,回阳通脉,温中散寒,温肺化饮。对于治疗吃冷饮过度,寒邪直接进入体内,下大雨天淌水,寒邪从下而入,这种情况用干姜暖中效果比较好。
猜你喜欢:
1. 白萝卜葱白生姜水的作用
2. 干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3. 附子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4. 四君子汤的功效作用
5.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干姜的具体功效作用 镇静镇痛还抗炎
干姜,顾名思义,就是将新鲜的生姜经太阳光合作用下晒干,是一种中药名,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常在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或降温干燥,趁鲜切片,简称“干姜片”。大家都知道,平时适当吃姜对身体作用非常好,温中散寒,下面我带大家详细了解干姜的具体功效作用,镇静镇痛还抗炎!一起来看看。
干姜的具体功效作用:
含挥发油,油中主成分为姜醇、姜烯、没药烯、α-姜黄烯、芳樟醇、桉油素及α-龙脑;另含辛辣成分姜辣素及分解产物姜酮;尚含多种氨基酸等。
干姜甲醇或醚提取物有镇静,镇痛,抗炎,止呕及短暂升高血压的作用;水提取物或挥发油能明显延长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时间;干姜醇提取物及其所含姜辣素和姜辣烯酮有显著灭螺和抗血吸虫作用。
用于脾胃阳虚而出现里寒证,症见积食不消,呕吐清水,大便稀,腹冷痛,舌淡苔白,脉沉细等。
脾胃虚冷,吃不下饭,头晕吐逆。
用于肺寒,痰饮内停之咳嗽证。
干姜是什么姜
一提到干姜,大家一定特别了解,家中做菜时也会常用姜片来借味道,而多喝姜汤,有驱寒的功效。干姜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干姜:除去杂质,略泡,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干燥。取干姜块,照炒炭法炒至表面黑色、内部棕褐色。那么你真的知道什么是干姜吗?
干姜呈扁平块状,具指状分枝,长3~175px,厚1~50px。表面灰黄色或浅灰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和明显的环节。分枝处常有鳞叶残存,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粉性或颗粒性,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及黄色油点散在。气香、特异,味辛辣。干姜片:本品呈不规则纵切片或斜切片,具指状分枝,长1~150px,宽1~50px,厚0.2~10px。外皮灰黄色或浅黄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及明显的环节。切面灰黄色或灰白色,略显粉性,可见较多的纵向纤维,有的呈毛状。质坚实,断面纤维性。气香特,异味辛辣。
干姜可以用于治脾胃虚寒,腹痛下利,以及胃中寒饮,喜唾涎沫,人参、干姜、白术、甘草。如理中汤。此外干姜还用于治中寒水泻,干姜(炮)研末,饮服二钱。干姜能够治寒痢青色:干姜切豆大,海米饮服六、七枚,日三夜一。服用干姜可以用于治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各一两,半夏二两。上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日三服。如人参半夏丸。干姜,能引血药入血分、气药入气分。又能去恶养新,有阳生阴长之意,故血虚者用之。凡人吐血、衄血、下血,有阴无阳者,亦宜用之,乃热因热用,从治之法也。治伤寒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太热者: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本草经疏》中记载:炮姜,辛可散邪理结,温可除寒通气,故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出汗,逐风湿痹,下痢因于寒冷,止腹痛。其言止血者,盖血虚则发热,热则血妄行,干姜炒黑,能引诸补血药入阴分,血得补则阴生而热退,血不妄行矣。治肠僻,亦其义也。《本经》种写道: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僻下痢,生者尤良。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43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