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桂的样子
天竺桂常绿乔木,高10-15米,胸径30-35厘米。叶近对生或在枝条上部者互生,细脉在上面密集而呈明显的网结状但在下面呈细小的网孔;叶柄粗壮,腹凹背凸,红褐色,无毛。
圆锥花序腋生,能育雄蕊9,内藏,花药长约1毫米,卵圆状椭圆形,先端钝,4室,第一、二轮花药药室内向,第三轮花药药室外向,花丝长约2毫米,被柔毛,第一、二轮花丝无腺体,第三轮花丝近中部有一对圆状肾形腺体。
果托浅杯状,顶部极开张,宽达5毫米,边缘极全缘或具浅圆齿,基部骤然收缩成细长的果梗。花期4-5月,果期7-9月。
扩展资料:
天竺桂枝叶及树皮可提取芳香油,供制各种香精及香料的原料。果核含脂肪,供制肥皂及润滑油。木材坚硬而耐久,耐水湿,可供建筑、造船、桥梁、车辆及家具等用。
天竺桂由于其长势强,树冠扩展快,并能露地过冬,加上树姿优美,抗污染,观赏价值高,病虫害很少的特点,常被用作行道树或庭园树种栽培。同时,也用作造林栽培。
丹桂与天竺桂的区别?
丹桂(学名:Osmanthus fragrans Aurantiacus Group )是木犀科、木犀属植物,代表着桂花中花色较深的一类栽培植物品种。植株较高大。丹桂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区。喜温暖、湿润气候,耐高温而不耐寒,为温带树种。喜阳光,耐半荫。宜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偏酸性沙质壤土种植。丹桂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其瓣大、肉厚、留香持久,木质细密坚韧,四季葱绿,有较高的观赏绿化、实用药理和产业开发价值,在城市绿化中扮演着较重要的角色。
天竺桂(学名:Cinnamomum japonicum Sieb.)是樟科樟属植物,常绿乔木。分布于朝鲜、日本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及台湾。生于海拔300-1000米或以下的低山或近海的常绿阔叶林中。枝叶及树皮可提取芳香油,供制各种香精及香料的原料。果核含脂肪,供制肥皂及润滑油。木材坚硬而耐久,耐水湿,可供建筑、造船、桥梁、车辆及家具等用。
天竺桂的叶子是单羽状复叶?
天竺桂的叶子是单羽状复叶?
是对生或互生叶。
天竺桂(学名:Cinnamomum japonicum Sieb.)别名:大叶天竺桂、竺香,山肉桂、土肉桂、土桂、山玉桂,是樟科樟属常绿乔木,高10-15米,胸径30-35厘米。
枝条细弱,圆柱形,极无毛,红色或红褐色,具香气。
叶近对生或在枝条上部者互生,革质,上面绿色,光亮,下面灰绿色,晦暗,两面无毛,叶柄粗壮,腹凹背凸,红褐色,无毛。
圆锥花序腋生,末端为3-5花的聚伞花序。果长圆形,无毛;果托浅杯状,顶部极开张,宽达5毫米,边缘极全缘或具浅圆齿,基部骤然收缩成细长的果梗。花期4-5月,果期7-9月。
天竺桂的介绍
天竺桂(学名:Cinnamomum japonicum Sieb.),又名大叶天竺桂、竺香,山肉桂、土肉桂、土桂、山玉桂。樟目樟科植物,常绿乔木,高10-15米,胸径30-35厘米。枝条细弱,圆柱形,极无毛,红色或红褐色,具香气。叶近对生或在枝条上部者互生,卵圆状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7-10厘米,宽3-3.5厘米,先端锐尖至渐尖,基部宽楔形或钝形,革质,上面绿色,光亮,下面灰绿色,晦暗,两面无毛,离基三出脉。圆锥花序腋生,长3-4.5(10)厘米,总梗长1.5-3厘米,与长5-7毫米的花梗均无毛,末端为3-5花的聚伞花序,花序无毛。花长约4.5毫米。花被筒倒锥形,短小,长1.5毫米,花被裂片6,卵圆形,长约3毫米,宽约2毫米,先端锐尖,外面无毛,内面被柔毛。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作用。产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及台湾。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41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