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屈菜的功效与作用
白屈菜的功效与作用是行气止痛、清肺止咳和利水解毒,禁忌症是用量不宜过大,且孕妇及体弱者要慎用。
白屈菜是多年生草本,高30-60(-100)厘米。主根粗壮,圆锥形,侧根多,暗褐色。茎聚伞状多分枝,分枝常被短柔毛,节上较密,后变无毛。
基生叶少,早凋落,叶片倒卵状长圆形或宽倒卵形,长8-20厘米,羽状全裂,全裂片2-4对,倒卵状长圆形,具不规则的深裂或浅裂,裂片边缘圆齿状,表面绿色,无毛,背面具白粉,疏被短柔毛。
叶柄长2-5厘米,被柔毛或无毛,基部扩大成鞘;茎生叶叶片长2-8厘米,宽1-5厘米;叶柄长0.5-1.5厘米,其他同基生叶。
伞形花序多花;花梗纤细,长2-8厘米,幼时被长柔毛,后变无毛;苞片小,卵形,长1-2毫米。
花芽卵圆形,直径5-8毫米;萼片卵圆形,舟状,长5-8毫米,无毛或疏生柔毛,早落;花瓣倒卵形,长约1厘米,全缘,黄色;雄蕊长约8毫米,花丝丝状,黄色,花药长圆形,长约1毫米;子房线形,长约8毫米,绿色,无毛,花柱长约1毫米,柱头2裂。
蒴果狭圆柱形,长2-5厘米,粗2-3毫米,具通常比果短的柄。种子卵形,长约1毫米或更小,暗褐色,具光泽及蜂窝状小格。花果期4-9月。
求这种植物的名字?茎和叶边缘有刺,叶子像西瓜叶子。
白屈菜(学名:Chelidonium majus)为罂粟科白屈菜属下的一个种。出自《救荒本草》,属全草类。为多年生草本,主根圆锥状,土黄色。茎直立,高30~100厘米,多分枝,有白粉,疏生白色细长柔毛,断之有黄色乳汁。主根粗壮,圆锥形,土黄色或暗褐色,密生须根。茎直立,多分枝,有白粉,具白色细长柔毛。
别名:地黄连、牛金花、土黄连、八步紧、断肠草、山西瓜、雄黄草、山黄连、假黄连、小野人血草、黄汤子、胡黄连、小黄连。
全草入药有镇病、止咳、利尿、解毒等功效。主治:镇病;止咳;利尿;解毒。主胃痛;腹痛;肠炎;痢疾;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咳嗽;黄疸;水肿;腹水;疥癣疮肿;蛇虫咬伤。
山里路边的黄色小花是什么?
路边杂草——白屈菜,是一种生长在山谷湿润地带的草本植物。在我国,白屈菜基本上都有分布,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一般在海拔500到2200米的山坡、山谷林缘草地或路旁、石缝常见到。
说起白屈菜的模样,可以用“小家碧玉”来形容。白屈菜是一种开着小黄花的植物,仔细一瞧会发现黄色的小花花瓣为四枚。白屈菜的叶子长在茎杆上,叶子为深裂状,表面是绿色,背面却覆盖着一层白色的粉质。除此之外,白屈菜的茎杆上也有和叶子一样的白粉,这也是为什么要取名为“白屈菜”的重要原因。
白屈菜的别名也非常有意思,都是民间百姓根据它的特性给它命名的,这里面有我们熟知的土黄连、水黄连、雄黄草、假黄连、见肿消、山黄连等,这些别名都是从侧面告诉我们白屈菜可能会有一定的药学价值。除此之外,白屈菜还有一些比较可怕的别名,比如断肠草、小人血七等等
关于白屈菜能不能食用,在《救荒本草》是有记录的,书中写道“白屈菜救饥,采叶和净土,煮熟捞出,连土浸一宿,换水淘洗净,油盐调食。”这里面写道在饥荒时期,白屈菜是可以食用的,但要经过上面说到的一系列去毒过程才行。
书中写道白屈菜要和净土一起浸泡一宿才能食用,这在科学上其实就是利用到“吸附分离”的方法。当然,现在我们的生活在物质上基本是一个无忧的状态,对于这类有毒的野草野菜,在这里还是建议大家不要到野外乱挖乱吃,以免处理不当,发生中毒的危险。
回归到白屈菜的毒来说,白屈菜全身都是有毒的。如果你扯断一片叶子,或者是一小段纤细的茎,你就会发现其具有黄色的乳汁,这里都是含有毒素的,不小心误食可能导致你的嘴巴变成“香肠嘴”,所以千万不要轻易尝试。
白屈菜在民间:以毒攻毒的典范
虽然白屈菜含有剧毒,但是在智慧的劳动人民眼中,这也是一宝,因为我们可以“以毒攻毒”,合理利用,将它变成一味良药。
制作成中药材的白屈菜
在中医上,白屈菜确实是可以入药的,一般在每年的五月到七月便是采摘白屈菜的季节,入药部分为白屈菜的带花全草。
下面咱们来简单了解一下白屈菜作为中药材的功效作用。
白屈菜最大的作用就是去湿退黄,对于人身体出现的水肿和黄疸等疾病都有非常显著的治疗和防止功效。如果是预防水肿和黄疸,我们可以搭配蒲公英和茵陈等中药材和白屈菜一起使用,效果会更好。
白屈菜的第二个功效作用是健胃止痛,白屈菜里含有大量的天然抗菌抗病毒成分,能有效消灭人体中的多种有害致病菌。长期服用白屈菜可以有效治疗胃炎,肠炎以及胃溃疡等疾病,如果再搭配上冬瓜仁和丁香以及胆南星等中药材,效果会更加显著。
除此之外,白屈菜还是一个“抗癌”高手。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白屈菜中的白屈菜碱、白屈菜红碱和血根碱,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作用,其中的抗癌活性与其分子的结构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是什么花?
白屈菜(学名:Chelidonium majus)
为罂粟科白屈菜属下的一个种。出自《救荒本草》,属全草类。为多年生草本,主根圆锥状,土黄色。茎直立,高30~100厘米,多分枝,有白粉,疏生白色细长柔毛,断之有黄色乳汁。主根粗壮,圆锥形,土黄色或暗褐色,密生须根。茎直立,多分枝,有白粉,具白色细长柔毛。
别名:地黄连、牛金花、土黄连、八步紧、断肠草、山西瓜、雄黄草、山黄连、假黄连、小野人血草、黄汤子、胡黄连、小黄连。
全草入药有镇病、止咳、利尿、解毒等功效。主治:镇病;止咳;利尿;解毒。主胃痛;腹痛;肠炎;痢疾;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咳嗽;黄疸;水肿;腹水;疥癣疮肿;蛇虫咬伤。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40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