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龙(植龙目)

恐龙的起源 发展 和灭绝

恐龙的起源是由爬行虫类进化成鱼类。

恐龙的发展是为了适应陆地,长出了前肢和长尾。

恐龙的灭绝有很多种说法,大致是行星撞击地球、后代延续不下去和火山爆发等。

1、起源:恐龙属脊椎动物爬虫类,在古代期间大约五亿七千万至二亿四千八百万年前,柔软无骨的生物演变出具有体内骨架的鱼类;鱼类又产生了在陆地上行走的两生类,并接着演变出爬行类。其中一支爬行类演化为初龙类。最早的恐龙出现大约距今二亿四千万年前,曾产于中生代之陆上沼泽,中颈尾皆长,后肢比前肢长且有尾,能够直立。

2、发展:半水生的早期类型的初龙与恐龙有较为可靠的亲缘关系。初龙的代表–植龙。但是后来因为天气越来越干旱,水中的恐龙不由的来到岸上,在岸上因为前肢短后肢长的缘故,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它们便改为用后肢走了。由于姿态改变了,移动速度也变快了,这对进化恐龙是关键的一步。不过,当时因为身体条件不完善,还不太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水里度过的,一旦身体结构更加完善,真正的恐龙就出现了!据说,恐龙的祖先是一种小型的初龙名叫“派克鳄”。体长约60——100厘米,由更早的半水生动物进化的,拖着一条笨重的尾巴,长着一双比前腿稍微长一些的长腿。久而久之,派克鳄进化成了恐龙。

3、灭绝:

1)行星撞击理论: 铱在地球上含量很少, 但在白垩纪的沉积物中发现了丰富份量, 使人猜想乃行星撞击所留下;

2)哺乳类动物的出现: 到了白垩纪未期, 素食恐龙被肉食恐龙吃尽之后,只好相互残杀, 同时小型哺乳类动物也因为过度饥荒,盗取恐龙的卵,并藉此为生.恐龙的后代受到严重威胁;

3)火山爆发理论: 白垩纪未期火山频密活动带来慢性灾害,大量的火山灰喷发出来, 经常把成群的古生物淹没,大气层逐渐昏暗,植物枯萎,动物亦相互猎杀而同归灭亡.

植龙(植龙目)

第一只恐龙是怎么出来的?

恐龙是由某种生物进化而来的,当它具有恐龙的某种特征后就成了恐龙。

恐龙及现生爬行动物的共同祖先,是像蜥蜴一样的小型动物,名叫“杨氏鳄”,约30厘米长,走起路来摇摇晃晃,靠捕捉虫子为生,它们的后代明显分出两支,一支是继续吃虫子的真正的蜥蜴,另一支是半水生的早期类型的初龙。

扩展资料:

恐龙(英文名:Dinosaur),是出现在中生代时期(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的一类爬行动物的统称,矫健的四肢、长长的尾巴和庞大的身躯是大多数恐龙的写照。它们主要栖息于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开阔地带。

1841年,英国科学家理查德·欧文在研究几块样子像蜥蜴骨头化石时,认为它们是某种史前动物留下来的,并命名为恐龙,意思是“恐怖的蜥蜴”。

恐龙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突然全部消失,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这个谜至今仍无人能解。地球过去的生物,均被记录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层中,即曾发现许多恐龙的化石。其中可以见到大量或呈现各式各样形状的骨骼。但是,在紧接着的新生代地层中,却完全看不到非鸟恐龙的化石,由此推知非鸟恐龙在中生代时一起灭绝了,如今仅存鸟类,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可“鸟类属于恐龙”的说法。

恐龙种类多,体形和习性相差也大,其中最大的易碎双腔龙可能超过50米,而最小的蜂鸟可能还不到10厘米。就食性来说,有温顺的草食者和凶暴的肉食者,还有荤素都吃的杂食性恐龙。

参考资料:恐龙_百度百科

恐龙的祖先是什么

从发现恐龙到现在,已经有一百七十多年了。研究恐龙的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恐龙的祖先,以便弄清它们的演化过程。但是地球历史中留下来的化石记寻是不完全的,人们对化石的发现也是不完全的,所以至今还未找到真正的恐龙祖先。然而人已发现的动物化石以及现生动物的分类学研究中,科学家已经知道恐龙属于爬行动物中的双孔类。在双孔类中有一大类动物叫做古龙类,意思是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古龙类中又有一大类动物叫槽齿类,因其牙齿长在齿槽内而得名。槽齿类中就有恐龙的祖先类型。在阿根廷侏罗纪中期地层中发现的兔鳄和三迭纪晚期地层中发现的鸟鳄,与恐龙的祖先非常接近。从比较化石以及现生的爬行动物的踝骨中可以看到:早期的古支类行走时是匍匐前进的,#体还不能离开地面;而兔鳄身体轻巧,前进时#体已离开地面,基本上是半直立;真正的恐龙则完全直立行走。鸟鳄在苏格兰也有发现,体长1~3米,已是两足行走的肉食类。 在寻找恐龙祖先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这类动物并不是“铁板一块”的。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欧文创建“恐龙”这一名称时,是作为系统分类的名称使用的。但是随着被发现的恐龙化石的日益增多,科学家逐渐发现,恐龙实际上包括了差别很大的两大类动物,它们之间的差别不亚于牛马之间的区别。于是1872年,英国的古生物学家西利提出,恐龙或分为两大类。他认为从解剖学上看,两大类恐龙的主要区别在腰带上,腰带谷称骨盆。恐龙的骨盆由两侧各三块骨头组成,即肠骨、坐骨和耻骨。上面的一块骨头叫肠骨,下面的两块骨头中,前面的叫耻骨。上面的一块骨头叫肠骨,下面的两块骨头中,前面的叫耻骨,后面的叫坐骨。这三块骨头的形态和排列直接影响恐龙的生殖与行走,可作为区分两大类恐龙的依据。这两大类恐龙就是蜥龙类(或叫蜥臀类)和鸟龙类(或叫鸟臀类)。蜥龙类恐龙骨盆上的三块骨头从侧面看排列成三#型,即耻骨在肠骨的下方、向下、向前伸展,而坐骨则向下向后伸展,好像一个三角形,与现在蜥蜴的骨盆相似,所以叫蜥龙类。鸟龙类恐龙骨盆的三块骨头是四#型的,即肠骨的前后部大为扩张,耻骨与坐骨平行,而且收骨的一个大的前突起,从肠骨的下方伸出。这样肠骨的前部和后部、前耻骨、挤压在一起的坐骨与耻骨成了四#型,排列成长方形,就像鸟类的骨盆,所以叫鸟龙类。由于这种分类实用而方便,所以在关有恐龙的研究报告和科普读物中,都把恐龙分为这两大类。 关于恐龙的分类,虽然不同的分类学家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但一般都使用下列分类方法,将恐龙分为蜥龙与鸟龙两个超目,每个超目下又分成几个目。 蜥龙超目 兽脚目 蜥脚形目 原蜥脚亚目 蜥脚亚目 鸟龙超目 鸟脚龙目 剑龙目 甲龙目 角龙目 肿头龙目 关于鸟龙类的分类,恐龙专家们还未取得一致意见,但他们承认剑龙与甲龙、角龙与肿头龙之间关系密切。br 模样?两大类恐龙有没有共同的祖先?根据目前已知和资料,最早的恐龙发现于三迭纪晚期,在美国’库拿大、巴西、阿根廷、摩洛哥、南非、莱索托、英国、德国均发现过生活在三迭纪晚期的恐龙。现在恐龙专家都公认,虽然还没找到恐龙的祖先,但古老的恐龙已经找到了,它们主要是:丁字龙、埃雷拉龙以及1993年才被命名的始盗龙。丁字龙生活在距今22500万年以前的三迭纪晚期,发现于巴西,是一具不甚完整的骨架,还分不清是鸟龙类或蜥龙类。它的#体约有2米长,有长而纤细的后肢,从外观上看,能快跑,用两足行走,后肢可能有五个脚趾。这种恐龙是肉食性的,而后来出现的肉食性恐龙后肢只有三个脚趾,前肢小而且可能有四个手指。丁字龙的头相对地说是较大的,而且口内有刀刃般的牙齿,证明它是吃肉的。从骨盆上看它像是蜥龙类恐龙,但在它的肠骨上有一个发育很好的臀部孔,科学名称叫髋臼,这是蜥龙类所没有的。 丁字龙在阿根廷和美国西部也有发现,它与在阿根廷发现的埃雷拉龙关系密切。埃雷拉龙也生活在三迭纪晚期(22500万年以前)。有的科学家认为,它已经是蜥龙类的一员,但也有的科学家闪为它与丁字龙一样,只能说是原始的、类似蜥龙类的恐龙。埃雷拉龙长约5米,重约180公斤,但动作敏捷。这是肉食性恐龙。它有耳骨,已有听力。它的长爪适合捕捉小恐龙或其他动物;腭具有双关节的铰合面,能有力地抓住并吞下大的肉块;它还有6厘米长的带锯齿的尖牙,有利于撕裂肉块。埃雷拉龙与霸王龙关系密切。 在阿根廷发现的这具埃雷拉龙化石标本,是1988年由当时在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的美国恐龙专家保罗·塞里诺发现并研究的。保罗·塞里诺曾多次来到中国,笔者与他是同行,又是好朋友,深知他是一位博学多才、擅长野外采掘的恐龙专家。最近几年恐龙研究中的紧大收获之一,就是1991年他参加的美国与阿根廷联合恐龙采集队,在山土埃雷拉龙的地点找到迄今为止最原始的恐龙,1993年经他研究后命名始盗龙。始盗龙的拉丁学名是“Eoraptor”,“EOS”是希腊神话中专司“开端”或“黎明”的女神,“Raptor”在希腊语中是“贼”或“强盗”的意思,所以最早由笔者译成“始盗龙”。塞里诺曾幽默地描述过这恐龙:“它是赤身体裸体的小流记氓,经常会猛然袭击一些猎物,然后将它们撕成碎片”。实际上,始盗龙体长只有1米,头骨仅12厘米长。研究者曾手托着它的头骨拍了一张X光的透视片,发表在1993年1月出版的著名的科普刊物《国家地理学》第一百八十三卷第一期上。它的后肢粗壮,前肢短小,上腭的牙齿弯曲而有锯齿,很像肉食恐龙的牙齿。但它前面的牙齿叶状,有此像吃植物的恐龙的牙齿,而它的下腭也没有关节铰合面。总之,在牙齿及骨骼上始盗龙都有较多的原始特征。 除了上述三种三迭纪晚期的最古老的恐龙外,在距今2亿多年前的侏罗纪早期的地层中,也发现了比较原始的恐龙,那就是在南非莱索托城发现的莱索托龙。这是最原始的吃植物的恐龙,身长约1米,躯体结构轻巧,身上无甲胄,与鸟龙类的祖先同一类型。它的头部有10厘米长,眼睛大,嘴很长,有角质的尖喙,下腭纤细,有变化的牙齿排成简单的一排。前肢短,拇指有抓握能力,后肢的拇趾呈钉状,能帮助它走路时不费力地离开地南。它用后肢走路,跑得很快。这种恐龙以植物为食,偶尔也吃小昆虫。 如上所述,长期以来,人们曾认为蜥龙类与鸟龙类风马牛不相及,各有各的祖先。但随着最古老的恐龙——特别是始盗龙被发现以后,许多研究恐龙的专家都公认:恐龙还是单一起源的,即两大类恐龙有共同的祖先,虽然迄今为止,专家们还未找到这个共同的祖先,但它已初露端倪了。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40139.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2年10月25日 下午1:09
下一篇 2022年10月25日 下午2:05

相关推荐

  • 枸杞菜的种植方法

      枸杞菜是枸杞初春的嫩茎叶,味苦性寒,具有补虚益精,清热止渴,祛风明目的功效,不过枸杞菜怎么种呢以下就是我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枸杞菜的 种植 整地起畦 种植前进行深翻、晒白、碎土,配合施底肥起高畦,畦宽180厘米、沟宽50厘米、沟深50厘米,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2000千克。   扦插繁殖 首先从健壮的植株上剪取长15厘米左右、带有2至3个…

    肥料资讯 2023年3月7日
    00
  • 赤霉酸使用过多的危害

         回答赤霉酸使用过量会导致作物出现倒伏的现象,同时会抑制作物的生长发育。使用赤霉酸的注意事项:赤霉酸的水溶性较小,因此使用前要先用少量的酒精或白酒进行溶解,然后再加水稀释至所需要的浓度;使用过赤霉酸的作物其不孕籽会有所增加,因此留种田不宜施用该药物。

    肥料资讯 2022年3月20日
    00
  • 海琳娜多肉(海琳娜多肉状态图片)

    海琳娜与露娜莲多肉哪个好 海琳娜更好一点,它会开花。 一,海琳娜是景天科拟石莲属地多肉植物,原产于墨西哥,为中型多肉品种,其株型低矮而紧凑,叶片肥厚,呈长匙形,叶面平整,叶背三角状凸起,前端急尖,有长长的叶尖,整株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白霜,平常叶色为绿色,在光照充足且温差较大的环境下叶片会变成紫色或淡粉紫色,同时紧致地包裹起来,非常漂亮。 海琳娜叶形精致 海琳娜…

    肥料资讯 2023年2月1日
    00
  • 莒县老化肥厂家属院有无拆迁计划(莒县拆迁最新消息)

    枣阳化肥厂西家属院有可能拆迁吗 枣阳化肥厂西家属院截止2022年都没有拆迁的可能性,当地政府没有提出拆迁的相关政策。 是否拆迁取决于当地政府市政规划,遇到开发商想要土地进行商业规划或者政府要土地改善居民居住环境都会拆迁,所以只能等待政府公告。 老旧破小区拆迁能改善原居民生活环境,提升民生,是一件有益于民意的好事。 固始县化肥厂家属院什么时候拆迁?2019年1…

    肥料资讯 2023年1月3日
    00
  • 大棚用熏烟能防冻吗

         回答在大棚中熏烟可以防冻。熏烟防冻法是一种非常科学的防冻方法,烟幕不但可以在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的时候将热量扩散到地面,还能减少地热能的净消耗,而且柴火在燃烧的过程中也会释放出热量,从而降低作物受到冻害的可能性。

    肥料资讯 2022年3月18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