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蝗是什么?
稻蝗俗称蚂蚱,属直翅目,蝗科。蝗虫种类甚多,其中分布最广、为害最重的是中华稻蝗〔Orya chinensis(Thunberg)〕,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玉米、小麦、高粱、红薯、豆类及杂草等。
为害状
中华稻蝗成、若虫取食叶片,轻者稻叶成缺刻,重者叶片吃光(彩版六,34),仅留叶脉。水稻抽穗后可咬断枝梗,造成断穗、白穗。
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36~44毫米,雄成虫体长30~33毫米,体绿色或黄绿色、黄褐色,复眼灰褐色。触角线状,前胸背板两侧各有1条明显的褐色纵带。前翅绿色,后翅褐色。卵以卵囊形式存在,上端平,下部圆钝,褐色,能浮于水面,囊内有排列不整齐的卵,16~102粒。若虫分6个龄期。
发生特点
中华稻蝗在北方地区1年1代。以卵在田边、荒地土中、杂草根际周围越冬。北京地区5月中旬开始孵化,6月初至8月下旬各龄若虫重叠发生,8月底始见成虫,9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10月下旬至11月成虫逐渐死亡。成虫飞翔能力较强,有趋白光、紫光性。成虫喜选择湿度适中、有一定丛草、土质松软的背风向阳处产卵。低龄若虫有群集性。
稻蝗发生与稻田生态环境有着密切关系。一般沿湖、沿渠、低洼地区发生重,早稻田重于晚稻田,田埂边重于田中部,免耕少耕地区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冬春铲除田埂、渠沟草皮,兴修水利破坏稻蝗滋生地。结合春季灌水耙地打涝浮渣(内有浮卵囊)。
(2)药剂防治。防治适期应掌握在卵孵化盛末期,即当卵孵化率在80%以上,或3龄幼虫占调查虫量的30%左右,防治指标为每平方米有虫15~20头。防治药剂可选择每667平方米40%氧化乐果50毫升,25%杀虫双200毫升,20%灭杀菊酯36毫升,20%敌马乳油50毫升等,对水15~20千克进行喷雾。
稻蝗是水稻种植的病害之一,出现稻蝗该怎么应对?
防治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不能单靠用药或晒田就能完成。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全方位地开展工作。据调查,田间的病叶率在2%-5%之间。在叶瘟发病较早的地块,已经出现了叶片焦枯的现象。
与往年同期相比,今年的稻瘟病来得相对较早。但是,当地的发病率很严重。结束水稻瘟疫的所有原因。清江河认为,今年稻瘟病的提前发生主要是由于天气的原因。在空气湿度饱和、温度相宜的条件下,病原体侵入很快,一周左右就能使水稻发病。在气温下降的地区和雨雾较多的地区,更适合稻瘟病的流行和蔓延。
更可笑的是,在清江鹤鸣小区查看情况时,有一农户看到水稻因稻瘟病上山后,还用尿素 “育苗”,这不叫适得其反的奇葩做法吗。对于稻瘟病的发生,除了栽培密度、施肥水平、种植技术管理外,品种选择也是不容小觑的。选择抗病品种要合理种植,避免非抗病品种在某一局部地区大面积种植,容易造成稻瘟病的流行。
此外,控制氮肥用量,保持田间浅水层,尽量降低田间湿度。清除田边杂草,增加田间的通风透光性。科学施肥科学施用氮、磷、钾肥,提高水稻抗逆性。最后,在田间发现稻瘟病初始病斑后,应加强化学防治。常用的常用药剂有立克威、春雷霉素、立克文静、立克文比、立克文灵、立克文诺等。1、立克文静单剂、立克文布唑、吡唑醚菌酯等复配制剂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蝗虫从最初的样子到成熟需要经历什么
蝗虫从最初的样子到成熟需要经历:
从受精卵开始的,刚孵化出来的幼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和成虫差不多,只是身体小,没有翅膀,不会飞只会跳,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经过5次蜕皮后,长出翅膀能飞变成成虫,所以蝗虫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蝗虫食物范围广,可取食小麦、水稻、谷子、玉米、豆类、烟草、芦苇、蔬菜、果树、林木及杂草的叶子、嫩茎、花蕾和嫩果等,将叶片咬成缺刻或孔洞,大发生时可将作物食成光杆或全部吃净,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生活习性:
蝗虫一般属于兼性滞育昆虫,多以卵在土壤中的卵囊内越冬,仅诸如日本黄脊蝗、短脚斑腿蝗等少数种类以成虫越冬。在1年中发生的世代数,取决于该物种的生物学特性与不同地区的年有效积温、食物、光照及其各虫期生长发育情况。
例如亚洲飞蝗在我国分布区1年发生1代。东亚飞蝗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分布地区为2代,而江、淮河流域的高温干旱年份则为3代或不完整3代;华南地区4~5代。中华稻蝗在长江及其以北地区1代,江南则为2代。
蚂蚱的种类有几种
蚂蚱的种类有土蝗、稻蝗、东亚飞蝗、棉蝗、竹蝗5种。
1、土蝗又叫土蚂蚱,常见的有笨蝗、短星翅蝗、黑背蝗、尖翅蝗。属蝗虫的一类,形状略似飞蝗,分布地区很广,多生活在山区坡地以及平原低洼地区的高岗、堤田埂、地头等处。
除危害粮食作物外,还可危害棉花、蔬菜等。但不成群飞翔,也很少飞到较远的地区,危害性比飞蝗小。
2、稻蝗是对直翅目、斑腿蝗科、稻蝗属昆虫所有种类的统称。
3、东亚飞蝗在自然气温条件下生长,一年为两代,第一代称为夏蝗,第二代为秋蝗。飞蝗有六条腿;驱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4、棉蝗,又名大青蝗,属直翅目,蝗科,斑腿蝗亚科棉蝗属的一种蝗虫。
5、竹蝗,是网翅蝗科竹蝗属一类常见的竹类害虫,大面积发生时常造成成片竹林枯死。干旱天气会导致竹蝗食量增大,发育速度加快,繁殖更活跃。
水稻蝗虫影响水稻产量,水稻蝗虫怎么防治?
一般均以卵块产在田埂,荒滩,堤坝等土中,1.5~4厘米深处或杂草根部,稻茬株间越冬。翌年春季,低龄若虫卵化后集群为害。取食田块周围禾本科杂草,3龄后开始分散,迁入大田为害,于低龄若虫高峰期用药,兑水20~30升搅匀后均匀喷雾,包括稻田周边的杂草荒地施药防治。将稻蝗消灭在扩散为害之前。提醒稻农注意,稻田施药,重点针对四周边缘杂草喷药。
我们农民要注意:收割后可以将稻草放在田里,为蜘蛛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或者是在收割前后把发现的蛛蛛卵囊集中放在安全的地方加以保护;也可以用鸭子吃掉蝗虫,效果也不错。如今我国在应对蝗灾方面已经有了完善的防治措施,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病原微生物防治等等,可以有效地消灭蝗虫。对蝗虫有针对作用的病原微生物可以大大的限制蝗虫的数量以及集群能力。
减少蝗虫的生存地,有些蝗虫发生地地势较低,我们可以把这样的地块改造成池塘,养鱼、养虾,这样可以使蝗虫的生存地大大减少,也会较好地防治蝗虫。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控制虫口密度。蝗虫的天敌如鸟类、蛙类、益虫、螨类、病原微生物等。应多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增加天敌数量。
得了病的蝗虫它产下的卵也带有微孢子虫。这种病可以通过食物污染、蝗虫相互咬食,在蝗虫群中传播,形成长期的流行病,就像是流感一样。因此一次防治后,该病可以在蝗群中流行多年。饥饿时也取食大豆等双子叶植物。主要栖息地是粗放耕种、低产(杂草丛生)的庄稼地以及苇地、荒地、库区、盐碱滩涂等蝗虫适生地。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38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