荇菜的用途和价值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什么是荇菜。这种水生植物虽然不起眼,但其实它的用途很多,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荇菜的用途和价值
一、园林绿化价值
可作水面绿化,叶形似缩小的睡莲,小黄花艳丽,繁盛,装点水面很美,还可以净化水质。叶漂浮水面,花大而美丽,可以引种供观赏。
二、食用价值
荇菜的茎、叶柔嫩多汁,无毒、无异味,富含 营养 。 猪 、 鸭 、 鹅 均喜食, 草鱼 也采食。分布区的群众多喜欢捞取切碎喂猪和 家禽 。是一种良好的水生青绿 饲料 。
三、药用价值
【别名】莲叶莕菜、大紫背浮萍、水葵、水镜草、水荷叶
【用药部位】以全草入药。夏季采集,晒干。
【性味归经】辛,寒。
【功效】清热,利尿,消肿,解毒。用于寒热,热淋,痈肿,火丹。
【主治】发汗透疹;利尿通淋;清热解毒。主感冒发热无汗;麻疹透发不畅;水肿;小便不利;热淋;诸疮肿毒;毒蛇咬伤。
1、《唐本草》:主消渴,去热淋,利小便。
2、《开宝本草》:捣汁服之,疗寒热。
3、《品汇精要》:主诸淋,解毒药。
4、《纲目》:捣敷诸肿毒,火丹游肿。
5、《医林纂要》:除烦,解热,消痰,行水。
【用法用量】 7.5~15克;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伤口周围。
【附方】
①治痈疽及疮疖:莕丝菜或根、马蹄草茎或子各取半碗,同苎麻根五寸,去皮,以石器捣烂,敷毒四围,春、夏、秋日换四、五次,冬换二、三次。换时以荠水洗之。(《保生余录》)
②治谷道生疮:荇叶捣烂,绵裹纳下部,日三次。(《范汪方》)
荇菜是什么
荇菜属浅水性植物。茎细长柔软而多分枝,匍匐生长,节上生根,漂浮于水面或生于泥土中。叶片形睡莲,小巧别致,鲜黄色花朵挺出水面,花多且花期长,是庭院点缀水景的佳品。原产中国,分布广泛,从温带的欧洲到亚洲的印度、中国、日本、朝鲜、韩国等地区都有它的踪迹。根茎可供食用,可做蔬菜来煮汤,柔软滑嫩,在上古是美食。
《诗经》中的荇菜是什么菜?
这是一种野菜,是可以吃的,作者描写了一个采摘荇菜的美丽女子,引起了男子的喜爱
荇菜是什么植物
荇菜是一种水生的草本植物,它的叶片呈圆形漂浮在水面上,直径大概在3-10公分左右,荇菜是我国非常常见的一种水草植物,在我我各地都有种植,一般种植在池塘中作为绿化植物供人观赏。荇菜一般·在6-9月份左右开花,它边开花边结果,荇菜没有什么抗寒能力,秋冬之际它漂浮在水面上的小叶片就会慢慢枯萎死去。荇菜的生长速度非常快,繁殖能力也很强,冬天的时候,它的根茎或者它的藤蔓就会断掉,形成一个新的个体,再次生长繁殖,到来年春天就会又长出来。它的生命力旺盛,对环境也有很强的适应力,一般把它的根茎放在水中或是是插在淤泥里就可以存活生长。荇菜对土壤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在土质疏松且排水性良好的土壤环境中种植,种植地要进行消毒处理,同时还要施加一定的肥料,保证土壤的营养条件才有利于荇菜的生长。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诗经》开篇提到的荇菜原来长这样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
《诗经》开篇《关雎》里,出现了一种鸟类——雎鸠,出现了一种植物——荇菜。
荇菜是什么菜?长啥样?能吃吗?好吃吗?
可怕,最基础的这灵魂三问在最应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学生时代居然从未想起来问过。
直到后来在泸沽湖边看到一种名叫“水性杨花”的水草,才仿佛一下子被“灵感”击中了:荇菜,应该就是长这个样子吧!
水性杨花有着非常细长的茎,整个淹没在水中,顶端开出白色的小花,随水波摇动起来,很是柔弱美丽。而且,它也是一种可食用的水草,可以凉拌着吃。
无论其美丽、随水摇动的外形以及可食用功能,都跟我心目中的荇菜非常贴合, 只除了名字含义尤其不合以外。
后来查询资料才发现,自己的臆想是多么的形而上学,荇菜跟我想象的这种模样完全不!一!样!
资料记载,荇菜根茎埋于水中,枝节悬于水中,而叶和花则漂于水上,重要的是,它有着圆圆的叶子,形状跟睡莲很相似,还会开鲜黄色的花!
没错,荇菜它居然长这样——
真的是非常眼熟,也的确美丽,但总感觉,不像是能吃的样子……
能不能吃对于《诗经》来说,并不重要。《关雎》反复再三,写道: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mao,四声)之……也只是想用随水流左右而动的荇菜来比喻君子所求窈窕淑女的不易。
这可不正是像极了爱情么,似有似无,捉摸不定。
其中的“流之”“采之”“芼之”,则有种循序渐进的递进意味在里面,以女子采荇菜的步骤,喻小伙子求爱的心路历程。
所以,荇菜的外形、在诗中出现的含义都清楚了,那在读书君这里就只剩下一个问题了:这荇菜到底能不能吃呢?
有人说,”荇菜生水中,叶如青而茎涩,根甚长,江南人多食之”,也有说是嫩叶可食用,还有说其茎、叶肥嫩多汁,多被打捞切碎用来喂猪和家禽,还有说其全身皆可作药用,解热利尿……不过现如今,荇菜大多作为观赏植物,鲜少有人将其打捞来吃了。
但如果荇菜真可食用,并如有人所说的还可称为上古美食,那它为何在后来的诗词作品里再也难见到了呢?
看另一个野菜品种葵菜,不仅是古人餐桌上的常客,还是诗词里的常客,“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井上生旅谷,中庭生旅葵”“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从古到今,全国人民都知道它能吃。
反观荇菜,在后来的诗词作品里,却不知为何渐渐悄无声息了。
这种有着圆圆叶子,开着黄色小花的植物很常见,它在现实中并没有消失,直到今天依然荡漾在水波之中,穿越千年的时间,摇曳着爱情最初的模样。
看到它,我们可以想到《关雎》里那个有着轻盈姿态采荇菜的女子,那个因为想要追求窈窕淑女而求而不得、辗转反侧,却依然追求不已的男子。
这,大概就是诗歌穿透时空的力量吧。
不过,观赏可以,千万别随便打来吃啊, 我不负责的 。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37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