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种氨基酸的疏水性排列
20种氨基酸的疏水参数见下表:(高正值的氨基酸具有更大的疏水性,而低负值的氨基酸则更加亲水):
Arg(R) -4.5
Lys(K) -3.9
Asn(N) -3.5
Asp(D) -3.5
Gln(Q) -3.5
Glu(E) -3.5
His(H) -3.2
Pro(P) -1.6
Tyr(Y) -1.3
Trp(W) -0.9
Ser(S) -0.8
Thr(T) -0.7
Gly(G) -0.4
Ala(A) 1.8
Met(M) 1.9
Cys(C) 2.5
Phe(F) 2.8
Leu(L) 3.8
Val(V) 4.2
Ile(I) 4.5
氨基酸的疏水性怎么比较
20种氨基酸的疏水参数见下面:
Arg(R) -4.5
Lys(K) -3.9
Asn(N) -3.5
Asp(D) -3.5
Gln(Q) -3.5
Glu(E) -3.5
His(H) -3.2
Pro(P) -1.6
Tyr(Y) -1.3
Trp(W) -0.9
Ser(S) -0.8
Thr(T) -0.7
Gly(G) -0.4
Ala(A) 1.8
Met(M) 1.9
Cys(C) 2.5
Phe(F) 2.8
Leu(L) 3.8
Val(V) 4.2
Ile(I) 4.5
简介
氨基酸为无色晶体,熔点超过200℃,比一般有机化合物的熔点高很多。α-氨基酸有酸、甜、苦、鲜4种不同味感。谷氨酸单钠和甘氨酸是用量最大的鲜味调味料。氨基酸一般易溶于水、酸溶液和碱溶液中,不溶或微溶于乙醇或乙醚等有机溶剂。
氨基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别很大,例如酪氨酸的溶解度最小,25℃时,100g水中酪氨酸仅溶解0.045g,但在热水中酪氨酸的溶解度较大。赖氨酸和精氨酸常以盐酸盐的形式存在,因为它们极易溶于水,因潮解而难以制得结晶。
解释氨基酸的等电点 最好能再解释一下解离常数, 并说明一下两者的关系. 先谢啦
氨基酸是两性分子,能结合H(+)的-NH2,形成正电荷离子,也带有能够电离出H(+)的-COOH,形成负离子.
因此,氨基酸分子的整体与溶液的pH有关,改变溶液pH可以使氨基酸带上正电荷,负电荷或者正好处于净电荷为零的兼性离子状态,这个pH就是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解离常数(pK)是水溶液中具有一定离解度的溶质的的极性参数.离解常数给予分子的酸性或碱性以定量的量度,pKa减小,对于质子给予体来说,其酸性增加;对于质子接受体来说,其碱性增加.
pK=PH+log电子受体/电子供体
氨基酸中,-COOH的电离常数为Ka1 ,-NH(3+)的电离常数为Ka2,该氨基酸的等电点的pH就是(Ka1+Ka2)/2
离心力 氨基酸沉淀
一般不直接采用沉淀法沉淀蛋白。
可以采用蛋白质变性、盐析、等电点等 处理蛋白质后附带离心法而彻底沉淀蛋白。
氨基酸太小了,很难用离心办法实现沉淀的。可采用比如 电泳等方法 富集氨基酸。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37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