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贪夜蛾该如何防治?
什么是草地贪夜蛾,发生草地贪夜蛾危害该怎么防治呢?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域外入侵物种害虫,原产南美洲、北美洲以及美国东北部害虫,传播途径是以迁徙和携带虫源为主要方式。草地贪夜蛾是夜蛾科灰翅夜蛾属的蛾类害虫,危害植物时在植物叶片顶部产卵100多粒,一只正常雌蛾能产正常有效虫卵1000余粒,在气温25℃左右时,经过3天时间就可出蚁虫,2~10小时后,就能开始危害禾本科等植物的幼嫩叶片或心叶,幼虫大约经过15天化蛹,在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需要10~12天转化为成虫,成虫寿命约为12天。草地贪夜蛾整个生理周期从卵到成虫死亡一共为30天。
草地贪夜蛾传播最主要途径是迁徙,一只成虫一夜之间能迁徙100公里,一个世代向周围扩散迁徙500公里,传播速度非常快。草地贪夜蛾危害植物多。幼虫能食性广,能危害75个植物科,350个植物种类,主要以禾本科、菊科、豆科等最为常见。目前,在我国危害最为严重的是玉米、水稻、甘蔗和大豆等农作物。草地贪夜蛾有同类相食的习惯,当幼虫能开始危害时以后,体形大的幼虫咬食体形小的幼虫,虫口密聚的时候,同类相残非常严重,有很大程度上同类通过互相残杀,减少虫口数量,减轻幼虫危害程度,对农作物保护是一种好处。
目前,防治草地贪夜蛾有三种方式:①生物方法防治。我国有10种寄生蜂,可以遏制草地贪夜蛾的发展,可以采取放养寄生蜂,如赤眼蜂,能有一定的程度上起到防效。②物理方法防治。最为高效的是高频黑光灯,利用草地贪夜蛾的趋光性诱杀成虫,高效无药无污染,绿色环保,非常适用,是防治草地贪夜蛾的最佳方法。
③是化学方法防治。我国已经确定有24种药剂防治草地贪夜蛾,高效低毒,防效作用好,如溴氰菊酯、甲氰菊酯、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茚虫威、甲氨基阿维菌素甲酸盐、乙酰甲胺磷、虫螨腈、虱螨脲、氯虫苯甲酰胺、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等等单剂药剂防治,还可以采取以上24种单剂优化组合复配形成更高效的方法防治,都是非常好的防治效果。
总之,草地贪夜蛾是一种迁徙性强,危害程度大的夜蛾类害虫,可以依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高效的防治方法防治害虫,减少对农作物的危害。
老人经常说的,草地贪夜蛾,是什么动物?
草地贪夜蛾就是一种蛾子,属于蝶类,但它可没有蝴蝶那么美丽,它是一种破坏庄稼植物的害虫。而且这种虫子繁殖力特别强,跟蟑螂是一个性质的,只要看见一只那就代表已经有很多了。
它们的身体呈灰白色,有翅膀、跟我们看到的正常蛾子是差不多的,体态上比正常的蛾子要大一些。它的繁殖能力跟蛾子也是很像的,它们先是生虫卵,然后生成茧壳,最后再慢慢蜕变成蛾子。
这种草地贪夜蛾的破坏能力是非常大的,因为它们会寄生在植物上,它能通过吸收植物的枝叶来让自己获得成长。所以如果庄家被它们寄生,那整片庄稼都会感染草地贪夜蛾。随之而来的就是庄稼大片的坏死,乃至颗粒无收。
草地贪夜蛾经常侵害的是高粱、玉米、甘蔗、小麦、马铃薯这类农作物,因为这种农作物含淀粉比较多,而且汁水比较充足,能给它们提供充足的养分。草地贪夜蛾的名字之所以有个贪子,就是因为它特别能破坏植物,非常贪婪想吸收更多营养,所以只要被它们盯上的植物基本就报废掉了。
草地贪夜蛾特别喜欢热的天气,这两年气温比往年要上升,所以草地贪夜蛾在我国的扩张范围越来越大。根据2020年之前的数据统计,草地贪夜蛾破坏植物的覆盖率已经达到了30%~55%左右。
所以我们国家每年都会拨一定的财政款项来让农民防止草地贪夜蛾,这种草地贪夜蛾在西北和华北的繁殖力是非常强的,近两年有扩大的趋势,向安徽四川那边也扩展了。
要防止草地贪夜蛾就得在上面打农药,每年播种的时候先要在地里面打一遍农药,然后等植物长出来一定阶段之后再打农药。
什么是草地贪夜蛾?发生草地贪夜蛾的时候该怎么防治?
草地探栗蛾是每周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的杂食性虫子,寄主植物很多,各种植物特别是玉米受害最严重,草地探栗蛾是完全变态的害虫,经历鸡蛋、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南原区一开始是浅绿色或白色,慢慢变成棕色,一半集中在叶子的正面产卵。幼虫都是6岁腹部末端有四个正方形排列的黑斑,头部有Y形斑点,是草地毒蛾的明显特征。
由于目前全球气温普遍较高,生物向北迁移的时间可能会提前,因此要及时予以重视。另外,今年中央1号文件中,草地探野蛾也进入文件,明确指出了草地探野蛾等中南大病虫害的预防控制、促进通防治理、耕作大种等。由于国内每年繁殖区冬虫量较大,去年11月至今年1月,西南、华南等玉米种植区不断检测到危害,云南、四川等地可以看到虫子,因此补充来源需要明显提高。广西发现草地探野蛾受害后,广西农业部门通知全地区各市农业农村部门保持高度警惕,充分意识到草地探野蛾入侵危害的严重性,加强地下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防方案,
通常6岁,体长1 ~ 45毫米,身体有浅黄色、浅绿色、棕色等,最典型的识别特征是末端复节背面有4个正方形排列的黑点,3岁后头部可以反过来看到Y形。鸡蛋圆顶形状,底部平整,顶部中央有明显的圆形圆点。直径0.4毫米,高度0.3毫米。通常100 ~ 200粒是块状的,大部分被白色鳞片覆盖,初产时为浅绿色或白色,孵化前为棕色。草地毒蛾的适宜温度发生在摄氏11 ~ 30度,28度条件下30天左右就能完成一代。雌性和雄性都可以多次交配,一只雌性可以产卵10个以上,产卵量约为1500粒。
目前广西主要危害玉米。发现对甘蔗、高粱、花生等作物有危害,1 ~ 3年幼虫通常藏在作物心叶、叶鞘等处,形成半透明膜“长工”。4 ~ 6岁幼虫对玉米的伤害更大,吃叶子后形成不规则的长孔,可以对整个玉米叶片进行食用,严重时玉米生长点死亡,影响叶片和果穗的正常发育。做好监测调查,明确当地害虫发生时间,调整作物播种时间,错开敏感生育期,减轻危害。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36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