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又叫什么瓜?
西葫芦又叫茭瓜、白瓜、角瓜。
西葫芦属于一年生的蔓生草本植物,产地是在北美洲的南部地区,现在我国的很多地区都很常见。西葫芦也有很多个品种,常见的品种有长蔓西葫芦、无种皮西葫芦、花叶西葫芦、绿皮西葫芦等,都很普遍。
生长习性
生长期最适宜温度为20-25℃,15℃以下生长缓慢,8℃以下停止生长。30℃以上生长缓慢并极易发生疾病。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25-30℃,13℃可以发芽,但很缓慢;30-35℃发芽最快,但易引起徒长。开花结果期需要较高温度,一般保持22-25℃最佳。根系生长的最低温度为6℃,根毛发生的最低温度为12℃。夜温8-10℃时受精果实可正常发育。
光照强度要求适中,较能耐弱光,但光照不足时易引起徒长。光周期方面属短日照植物,长日照条件上有利于茎叶生长,短日照条件下结瓜期较早。西葫芦喜湿润,不耐干旱,高温干旱条件下易发生病毒病;但高温高湿也易造成白粉病。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砂土、壤土、黏土均可栽培,土层深厚的壤土易获高产。
西葫芦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西葫芦按植株性状分为三个类型。矮生类型:早熟。蔓长0.3~0.5米,节间很短。第一雌花着生于第3~8节,以后每节或隔1~2节出现雌花。主要品种有:①花叶西葫芦:由阿尔及利亚引进。耐寒,叶面近脉处有白斑。主蔓5~6节出现雌花,以后每节有雌花。嫩果长筒形,皮色深绿,重0.5~1.0公斤。②站秧西葫芦:东北地区栽培较多,株高30~35厘米,能直立。嫩果长圆筒形,皮白绿色,重1~2公斤。③一窝猴葫芦:中国北方栽培。主蔓第8节出现雌花,以后连续7~8节均有雌花。嫩果皮墨绿色,果面有5条不太明显的纵棱。每株可结瓜3~4年,单果重1~2公斤。
西葫芦品种的分类方法有哪些?
西葫芦在我国品种很多,分类方式也多种多样。
(1)按照成熟期早晚来分 可以分为早熟类型、中熟类型、晚熟类型。
(2)按照果实大小来分 包括大西葫芦品种和小西葫芦品种。
(3)按照用途来分 包括食用品种、籽用品种、观赏品种等。
(4)根据茎蔓的生长习性来分 包括蔓生、矮生、半蔓生3种。
西葫芦有多少品种
西葫芦别称小瓜、菜瓜、荨瓜等,为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原产北美洲南部,我国于19世纪中叶开始从欧洲引入栽培,现世界各地均有分布,以欧、美洲最为普遍,其栽培品种非常多
花叶西葫芦
我国北方地区普遍栽培,蔓较短,直立,分枝较少,株形紧凑,适于密植。主蔓第五至六节着生第一雌花,单株结瓜3~5个。瓜长椭圆形,深绿色具有黄绿色不规则条纹,瓜肉绿白色,肉质致密,纤维少,品质好,单瓜重1.5~2.5千克。播种至开始收获约50~60日,采收期60天左右,亩产4000千克以上,较耐热、耐旱、抗寒,但易感病毒病。
一窝猴西葫芦
北京地方品种,华北均可栽培,植株直立,分枝性强,主蔓第六至第八节出现雌花,以后连续7~8片叶节节都有雌花,单株结瓜3~4个。瓜短柱形,端口瓜皮深绿色,表面有5条不明显的纵棱,并密布浅绿网纹。老熟瓜皮橘黄色,单瓜重1~2千克。果实肉质嫩,味微甜,肉厚瓤小。播种至开始收获约50~60日,采收期45天左右,亩产4000千克,早熟,抗寒,不耐干旱。
阿太西葫芦
山西农科院育成的一代杂交种,叶色深绿,叶面有稀疏白斑。矮生,蔓长33~50厘米,节间短,第一雌花着生于第五六节,以后节节有瓜,采收期集中。嫩瓜深绿色,有光泽,老熟瓜呈黑绿色。栽培50天后可采收,亩产5000千克左右。
早青西葫芦
山西农科院育成的一代杂交种,结瓜性能好,瓜密,早熟。播后45天可采收,一般第五节开始结瓜,单瓜重1~1.5千克。采收250克以上的嫩瓜,单株可收7~8个。瓜长圆筒形,嫩瓜皮浅绿色,老瓜黄绿色。叶柄和茎蔓均短,蔓长30~40厘米。适于密植,亩产4000千克以上,有先开雌花的习性,为让早期雌花结瓜需蘸2,4-D。
站秧西葫芦
黑龙江省地方品种,东北地区栽培较多,主蔓长30~40厘米,节间极短,可直立生长,适于密植。叶片较大,有刺毛,缺刻深裂。嫩瓜长圆柱形,瓜皮白绿色,成熟瓜呈土黄色,肉白绿色。单瓜重1.5~2.5千克,早熟,较抗角斑病和白粉病,播后约44~50天可采收,亩产4000~5000千克。
黑美丽西葫芦
荷兰引进的早熟品种,在低温弱光照条件下植株生长势较强,植株开展度70~80厘米,主蔓第五至七节结瓜,以后基本每节有瓜,坐瓜后生长迅速,宜采收嫩瓜平均每个嫩瓜重200克左右。瓜皮墨绿色,呈长棒状,上下粗细一致,品质好,丰产。每株可收嫩瓜10余个,老成瓜2个,单瓜重1.5~2千克。适于冬春季保护地栽培和春季露地早熟栽培,亩产4000千克左右。
灰采尼西葫芦
美国引进的杂交种,矮生型,茎蔓短粗,节间密,上有坚硬的刺毛,株高约70厘米。叶片较大呈掌状,并带有灰白色斑,叶缘深裂,形状似花叶西葫芦,叶柄直立,每节有瓜,果实形状与花叶西葫芦基本一样,皮色深绿,有白色花纹。抗病能力较强,亩产量在5000千克左右。
长蔓西葫芦
河北省地方品种,植物匍匐生长,茎蔓长2.5米左右,分枝性中等。叶三角形,浅裂,绿色,叶背多茸毛。主蔓第九节以后开始结瓜,单株结瓜2~3个。瓜圆筒形,中部稍细,瓜皮白色,表面微显棱,单瓜重1.5千克左右,果肉厚,细嫩,味甜,品质佳。中熟,播后60~70天收获。耐热,不耐旱,抗病性较强,亩产3000~4000千克。
绿皮西葫芦
江西省地方品种,植株蔓长3米,粗2.2厘米。叶心脏形,深绿色,叶缘有不规则锯齿,第一雌花着生于主蔓第四至六节。瓜长椭圆形,表皮光滑,绿白色,有棱6条。一般单瓜重2~3千克,嫩瓜质脆,味淡,生长期100天左右,亩产2000千克以上。
无种皮西葫芦
甘肃省武威园艺试验场育成,种子无种皮,以种子供食用的品种,植株蔓生,蔓长1.6米,第一雌花着生于第七至九节,以后隔1~3节再出现一朵雌花。瓜短柱形,嫩瓜可做蔬菜。老熟瓜皮橘黄色,单瓜重4~5千克。每100千克能采收种子1.5千克,种子灰绿色,无种皮,千粒重185克,供炒食或制糕点。
目前种植的食用西葫芦品种有哪些?
不同西葫芦品种适宜的栽培季节和栽培方式各不相同。在我国常见的西葫芦栽培品种主要有:
(1)早青一代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1973年用阿尔及利亚花叶西葫芦自交系作母本,与黑龙江小白皮自交系杂交选育成的一代杂种。株型矮小,适宜密植。早熟,播种后45天左右即可采收上市。结果性好,结果能力强,一般第1节位雌花着生于第5节,产量高。耐低温,抗病能力强。嫩瓜浅绿色,重150~350克,老熟瓜黄绿色。该品种适应性强,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且是目前生产中应用较多的品种。
(2)阿太一代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1973年用阿尔及利亚花叶西葫芦自交系作母本,太原大黑皮西葫芦为父本,选育成的杂交良种。植株矮生,茎蔓短,茎节密,不发生侧枝。叶片掌状5裂,叶色深绿,叶面有稀疏白斑。主蔓第5~6节开始结瓜,嫩瓜果皮颜色深绿色,播种后50天可以采收。适宜全国各地栽培。
(3)绿宝石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早熟一代杂种。矮生类型,主蔓结瓜,侧枝稀少。瓜长棒状,瓜皮深绿色。品质脆嫩,营养丰富。适于日光温室、大、中、小棚及早春露地种植。一般在花谢1周后即可采收150克以上的嫩瓜供应市场。适宜全国各地栽培。
(4)寒玉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种。特早熟,第5~6节开始结瓜,播后35天即可采收商品瓜。属矮生类型,瓜码密,抗寒性、耐弱光性强,在低温、弱光下结瓜性能好,每667米2产6000千克以上。嫩瓜浅绿色,有本色花纹,表面光滑,有光泽。果实长柱形,均匀一致,商品性好。
(5)一窝猴 北京市地方品种。叶片丛生,节间短,分枝多。叶片3裂、心脏形,叶缘浅裂,深绿色,背面有短茸毛。主蔓第6~8节出现雌花,以后节节有瓜或隔节有瓜。嫩瓜皮墨绿色,有细密的网纹,瓜面有不太明显的纵棱,果肉浅绿白色,老熟后乳白色,早熟,品质好。耐冷凉,不耐热。
(6)马炎 以色列海泽拉公司生产的杂交一代良种。产量高,抗病力强。植株直立,开放株型,生长旺盛,连续坐果能力强,节节有瓜。瓜条顺直,浅绿色,果皮较厚,果实整齐,在低温条件下仍能生长良好。
(7)黑美丽 从荷兰引进的早熟品种。在低温弱光条件下长势较强,植株开展度70~80厘米,主蔓第5~7节结瓜,以后基本节节有瓜,坐瓜后生长迅速,宜采收嫩瓜。瓜皮墨绿色,长棒状,上下粗细一致,品种好,丰产性强。适宜冬春保护地栽培和春季露地栽培。
(8)金刚西葫芦 从韩国引进的一代杂交种。直立性强,适合密植,瓜皮深绿色,有斑点,瓜呈圆柱形,表皮光滑,瓜长18~22厘米,商品性好。属早熟品种,耐低温、弱光,适合保护地越冬栽培。
(9)太阳西葫芦 从韩国引进的一代杂交种。果皮绿色光亮,有灰白色斑点,坐果力强,产量高,抗病性强。叶片为多角形小叶,易透光。早熟品种,适宜大棚栽培。
(10)金皮西葫芦 矮生,直立生长,分枝性差。叶色深绿,掌状深裂。果实长棒形,金黄色,表皮光滑,色泽艳丽。果型均匀一致,雌花多,连续坐果能力强。抗病性强。早熟。第1节位雌花在第4~5节,播种后55~60天可以采收第1瓜。果实肉质鲜脆,风味佳,商品性好,产量高。适合全国各地各种保护地栽培。
(11)加州极早王 从美国引进的杂交一代。极早熟。露地直播,播种后45天可采收嫩瓜。矮生种,瓜码密。嫩瓜呈浅绿色,果实长圆形。抗病性好,耐寒性强。每667米2产量4000千克以上。
(12)世农幼西葫芦 从韩国引进的杂交一代。中早熟。矮生种。果实生长快,适宜采收嫩瓜。嫩瓜绿色,长圆形,单瓜重300~400克。每667米2产嫩瓜4000千克左右。
(13)中葫1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选育的一代杂种。早熟。植株矮生,以主蔓结瓜为主。以嫩瓜食用为主,品质好。一般以150~200克为采收标准。抗逆性较强,坐瓜多,节成性强,前期产量高。瓜呈棒状,顶部略大,瓜皮浅绿色。适于各地不同类型的保护地及露地早熟栽培。
(14)中葫2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选育成的一代杂种。植株矮生,主蔓结瓜。以采收嫩瓜为主,可以生食,在节日期间作为礼品菜供应市场。当瓜长15厘米以上、重100~250克时即可采收上市。瓜呈金黄色,长棒状,略弯。抗逆性强,适于各地保护地及露地早熟栽培。平均每667米2产量在3000千克以上。
(15)中葫3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选育的早熟一代杂种。植株矮生,生长势中等,主蔓结瓜。瓜长柱状,有棱,瓜皮白亮。品质脆嫩,口感好,较耐贮运。抗逆性好,前期产量高。适于我国各地各类保护地及露地早熟栽培。
(16)京葫2号 北京市蔬菜研究中心育成的一代杂种。早熟,播种后40天可以采收300克的商品瓜。瓜呈棒状,深绿色。生长势强,抗逆性强,抗病毒病。产量高,一株同时可以结3~4个瓜,平均每667米2可以收获7500千克以上。
(17)京珠 北京市蔬菜研究中心育成的一代杂种。早熟,在第6~7节开始结瓜,播种后38~40天就可采收150~200克的商品瓜。果实为亮绿色圆球形,光泽度好,商品性佳。每667米2产量6000千克左右。
(18)京莹 北京市蔬菜研究中心育成的一代杂种。早熟,在第5节开始结瓜,播种37天开始采收。瓜条顺直呈圆柱形,无瓜肚,浅绿色,商品性好。不易早衰,适合各种保护地栽培。
(19)晋西葫芦1号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种。早熟,春季始花节位在第5~6节,秋季在第8~9节。果形为细长棒形,粗细均匀,种腔小,瓜皮绿色。生长势较强,抗病性好。适宜保护地和露地地膜覆盖栽培。每667米2产量4300千克左右。
(20)长青1号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种。属短蔓直立性品种,生长势强,主蔓结瓜,侧蔓结瓜很少。极早熟,播种后35~37天可以采收250克以上商品瓜。该品种瓜码密,连续结瓜能力强,丰产性好,每667米2产量5000千克。商品瓜皮色为淡绿色网纹,呈长筒形,粗细均匀。适合各种保护地栽培。
(21)长绿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种。早熟。属矮秧开放类型,生长势强,抗逆性、抗病毒能力强。雌花多,瓜码密,一株同时可结3~4个瓜。嫩瓜皮亮绿色,表面光滑、亮丽。瓜形为长棒状,果形均匀一致,肉质鲜脆、商品性好。每667米2产量6000千克左右。
(22)阿多尼斯9805西葫芦 从美国引进的杂交一代西葫芦良种。该品种早熟,长势健壮,连续结果能力强。瓜长圆柱形,嫩瓜长19~20厘米,直径5~6厘米,瓜皮浅绿色,瓜肉乳白色,品质极佳。前期产量高,丰产性好。经近两年在各地种植,表现出一流的性状、产量和效益,有望成为今后西葫芦栽培的当家品种。该品种主要作为温室冬春茬、大棚早春茬、小拱棚春茬栽培,秋延后栽培也可采用。因其长势强,栽培密度可控制在每667米21300~1400株。
(23)长蔓西葫芦 河北省地方品种。植株匍匐生长,茎蔓长2.5米左右,分支性中等。叶为三角形,浅裂,绿色,叶背多茸毛。主蔓第9节以后结瓜。单株结瓜2~3个。瓜为圆筒形,中部稍细。瓜皮白色,表面微显棱。单瓜重1.5千克左右。果肉厚,细嫩,味甜,品质佳。中熟,从播种到收获60~70天。耐热,不耐旱。抗病性较强。每667米2产量3000~4000千克。
(24)无种皮西葫芦 甘肃省武威园艺试验场育成。种子无种皮,以种子供食用。植株蔓生,蔓长1.6米。第1雌花着生于第7~9节,以后隔1~3节再出现1个雌花。瓜短柱形,嫩瓜可以做菜用。老熟瓜皮橘黄色,单瓜重4~5千克。每100千克种瓜能采收种子1.5千克。种子灰绿色,无种皮,千粒重185克。种子炒食不用吐壳,也可直接做糕点。
(25)敦化大粒种西葫芦 吉林省地方品种。植株蔓生,蔓长3米左右。长势较弱,分支性中等。叶掌状五角形,深缺刻。主侧蔓均可结瓜,第1雌花着生在主蔓的第12节左右。瓜为圆形,老瓜绿色,瓜面有浅黄色斑纹。瓜面微棱,瓜肉浅黄色。中熟。籽用品种,生育期100天。
(26)张掖裸仁南瓜 甘肃省张掖市从国外引入的裸仁西葫芦品种。蔓生类型,生长势强,分支性中等。叶片大,掌状,深裂,叶缘波状有浅锯齿。第1雌花着生于主蔓第12~15节。果实圆球形。幼果果皮绿色,老熟后为橘黄色有深绿色纵条。种皮为半透明薄膜,不形成种壳。种子深绿色。每667米2产籽量30千克,采收瓜4000千克。为菜籽兼用型品种。
(27)裸仁金瓜 辽宁省熊岳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育成。植株蔓生,蔓长60~100厘米,第1雌花在主蔓第3~7节着生。嫩瓜近圆柱形,单瓜重250~500克。嫩瓜浅绿色,肉厚,质嫩,呈白色。老熟瓜肉呈黄色,皮坚硬呈橘黄色。中早熟品种,生育期为80~90天。种子无外种皮,食用方便。每667米2产嫩瓜1200千克,产种子50千克。耐贮运。抗寒不耐旱。适应性较广。
(28)涡阳搅瓜 安徽省涡阳县地方品种。植株蔓性,生长势强。叶片小,掌状,叶缘波状浅裂。主蔓结瓜,第1雌花在主蔓的第12节。瓜呈圆筒形,表面平滑,嫩瓜乳黄色,老瓜皮金黄色,瓜面无斑纹,无棱,无蜡粉。单瓜重750克,生育期100天左右。肉质疏松,老瓜经冷冻或蒸煮后,用筷子搅动成丝,脆嫩适口,品质较好。耐热性强,耐旱性弱,抗病性中等。
(29)崇明金丝瓜 上海市郊区农家品种。植株蔓生,主蔓长3~4米,分支性强,叶掌状、深裂。第1雌花着生于主蔓第5~7节。瓜椭圆形,幼瓜乳白色或间有绿色条纹,老熟瓜金黄色。果肉较厚,在果肉中有10层左右的金黄色瓜丝密集排列。单瓜重1~2千克。从定植到收获60天左右。不耐高温,耐寒性较强。不抗病毒病。
(30)飞碟瓜 由国外引入。植株矮生短蔓或无蔓。茎具棱刺。叶片绿色,掌状,浅裂至深裂。叶柄直立,有刺毛。果实扁圆,腹部或腹背呈对称或不对称隆起,果面被刺毛,果缘有棱齿状突起。果肉致密,呈乳白色,有清香。单果重0.5~1千克。种子浅黄色,扁平。千粒重65~85克。
西葫芦还叫什么名字
西葫芦又叫美洲南瓜、小瓜、菜瓜,它是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主要有花叶西葫芦、无种皮西葫芦、绿皮西葫芦、长蔓西葫芦四种。它的生长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它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是一种常见的果蔬。
一,西葫芦又叫美洲南瓜
西葫芦是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它又名美洲南瓜、小瓜、菜瓜、熏瓜,它原产自北美洲南部,自我国引进之后,在全国各大地区有着大面积的栽培。
二,西葫芦的品种
西葫芦主要有四大品种,分别是花叶西葫芦、无种皮西葫芦、绿皮西葫芦以及长蔓西葫芦,其中花叶西葫芦在我国栽培最为广泛。
三,西葫芦的生长习性
西葫芦的生长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土质深厚、养分充足的土壤更有利于植株的生长。西葫芦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日常养护的时候要将环境温度控制在20~25℃左右,还需要给予其适宜的散射光照,保证植株的生长。
四,西葫芦的营养价值
西葫芦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具有润肺止咳、清热利尿的功效,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吃到的一种蔬菜。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36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