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的特点(螳螂的特点50字)

螳螂具有什么特点

特点:

螳螂是昆虫中体型偏大的,体长一般55到105毫米,非洲的螳螂是世界最大的,身体流线型,以绿色,褐色为主,也具有花斑的种类;标志性特征是有两把“大刀”,即前肢,上有一排坚硬的锯齿,大刀钩末端长有攀爬的吸盘。

头部呈扇形,较小;复眼突出,大而透亮,以黄绿色为主,晚上在灯光下呈现黑色,单眼,在两眼之间有3个小点即单眼;触角细长;颈部可180度转动;咀嚼式口器,上颚强劲。

前足腿节和胫节有利刺,胫节镰刀状,常向腿节折叠,形成可以捕捉猎物的前足;前翅轻柔,遮住身体全部为覆翅,后翅比前翅要薄,边缘透明色,中间成放射状的紫红色、伸展开呈现扇状,休息时收敛和前翅相合;腹部肥大。

前足锋利发达善于捕捉,中、后足适于步行,但有时前足也会用来保持平衡,发育呈变态发育。

扩展资料:

蝗螂的生活周期均在一年内完成,一生中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发育阶段,故属于不完全变态类的渐进变态。若虫期脱皮7~11次,经8~12龄后到达成虫期。龄的增减受环境和食物多少的影响。

螳螂为陆栖捕食昆虫(肉食性),凡是昆虫中的小型种类都可被螳螂捕食,尤以蝇、蚊蝗、蛾蝶类的卵、幼虫、裸露的蛹、成虫都是其适宜的猎捕物。甚至蝉、飞蝗等大型昆虫,也是它们的捕食对象。

热带沙漠地区有一种螳螂,身体绿色,头部有一个扁平突起,光滑明亮,伏在草丛中,在阳光下头上突起物如一滴晶莹的露珠,引来干早地区小虫前来取水而被捕。

室外大笼罩饲养:5月下旬将待孵的螳螂卵移放到笼罩内,孵化后按每平方米50头投放。笼罩内栽各种矮小的树木和棉花等隔离物,建立与自然界相仿的环境,减少残杀,晴雨天遮盖芦席。

将在室外笼罩内喂养到2龄的若虫,于释放前停食1~2天,以增加若虫在田间的稳定性。释放前一天晚上,放置白纱布,将若虫诱集在纱布上。次日清晨,每亩按10一15个点投放100头左右,并根据害虫发展情况,随时往意补充投放。

在释放前田边要挖深沟,防止蝗螂扩散外逃。要实行分期催孵,分批释放。在6月上中旬分三次释放,每次间隔10天,使田间虫态龄期相差3一4龄,错开脱皮时间,始终保持蝗螂对害虫的控制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螳螂

螳螂的特点(螳螂的特点50字)

《昆虫记》中螳螂的特点是什么?

《昆虫记》中螳螂的特点:它有纤细而优雅的姿态,淡绿的体色,轻薄如纱的长翼,颈部是柔软的,头可以朝任意方向转动。

螳螂把他的翅膀极度地张开,它的翅竖了起来,并且直立的就好像船帆一样。翅膀竖在它的后背上,螳螂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样子很像一根弯曲着手柄的拐杖,并且不时的上下起落着。

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

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原文:

螳螂会发出一种声音。那声音特别像毒蛇喷吐气息时发出的声响。螳螂把自己的整个身体全都放置在后足的上面。显然,螳螂已经摆出了一副时刻迎接挑战的姿态。

因为,螳螂已经把身体的前半部完全都竖起来了,那对随时准备东挡西杀的前臂也早已张了开来,露出了那种黑白相间的斑点。这样一种姿势,谁能说不是随时备战的姿势呢?

螳螂在做出这种令谁都惊奇的姿势之后,一动不动,眼睛瞄准螳螂的敌人,死死盯住螳螂的俘虏,准备随时上阵,迎接激烈的战斗。哪怕那只蝗虫轻轻地、稍微移动一点位置,螳螂都会马上转动一下螳螂的头,目光始终不离开蝗虫。

螳螂这种死死的盯人战术,其目的是很明显的,主要就是利用对方的惧怕心理,再继续把更大的惊恐纳入这个不久以后就将成为牺牲者的对手心灵深处,造成”火上加油”的效果,给对手施加更重的压力。

螳螂希望在战斗未打响之前,就能让面前的敌人因恐惧心理而陷于不利地位,达到使其不战自败的目的。因此,螳螂现在需要虚张声势一番,假装什么凶猛的怪物的架势,利用,和面前的敌人进行周旋。螳螂真是个心理专家啊!

看起来,螳螂的这个精心安排设计的作战计划是完全成功的。那个开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蝗虫果然中了螳螂的妙计,真的是把螳螂当成什么凶猛的怪物了。

当蝗虫看到螳螂的这副奇怪的样子以后,当时就有些吓呆了,紧紧地注视着面前的这个怪里怪气的家伙,一动也不动,在没有弄清来者是谁之前,螳螂是不敢轻易地向对方发起什么攻势的。

这样一来,一向擅于蹦来跳去的蝗虫,现在,竟然一下子不知所措了,甚至连马上跳起来逃跑也想不起来了。已经慌了神儿的蝗虫,完全把”三十六计,”这一招儿忘到脑后去了。

可怜的小蝗虫害怕极了,怯生生地伏在原地,不敢发出半点声响。生怕稍不留神,便会命丧黄泉,在螳螂最害怕的时候,螳螂甚至莫明其妙地向前移动,靠近了螳螂。螳螂居然如此地恐慌,到了自己要去送死的地步。看来螳螂的是完全成功了。

螳螂的其他特点有哪些?

螳螂的特点主要有:

1、外形特征 螳螂的身体为流线型,以绿色,褐色为主,也具有花斑的种类;标志性特征是有两把“大刀”,即前肢,上有一排坚硬的锯齿,大刀钩末端长有攀爬的吸盘。头部呈扇形,较小;复眼突出,大而透亮,以黄绿色为主。

2、分布范围特点 除极地外,广布世界各地,尤以热带地区种类最为丰富。在夏季,城市的路灯下,经常能见到螳螂,因为螳螂具有趋光性。

3、生物学特性 蝗螂的生活周期均在一年内完成,一生中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发育阶段,故属于不完全变态类的渐进变态。若虫期脱皮7~11次,经8~12龄后到达成虫期。龄的增减受环境和食物多少的影响。

螳螂属于无脊椎动物,属肉食性昆虫。除极地外,广布世界各地,尤以热带地区种类最为丰富。世界已知2000种左右。中国已知约51种。其中,中华大刀螂、狭翅大刀螂、广斧螳、棕静螳、薄翅螳螂、绿静螳等,螳螂是中国农、林、果树和观赏植物害虫的重要天敌。

螳螂的寿命一般是一年一代,一只螳螂的寿命约有六至八个月左右,就算没有头,螳螂还是能存活十天左右。螳螂是昆虫中体型偏大的,身体为长形,多为绿色,也有褐色或具有花斑的种类;标志性特征是有两把”大刀”,即前肢,上有一排坚硬的锯齿,末端各有一个钩子,用来钩住猎物。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35244.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2年10月8日 上午3:08
下一篇 2022年10月8日 上午3:33

相关推荐

  • 苗后除草剂(苗后除草剂什么时候打效果最好)

    请问苗后用什么除草剂 不同作物使用的除草剂不同。苗后使用除草剂,要根据作物的种类来选择。如玉米苗后防除一年生及多年生杂草,可选用绿保苞美除草剂;防除香附子,可选用香附净;白皮松、油松、云杉、樟子松、华山松、落叶松、杉木、侧柏等针叶苗木除草,可选用林用惠尔除草剂,对苗木安全除草效果好,如有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可加入精稳杀得,高效盖草能、精禾草克等;阔叶苗木可选用…

    肥料资讯 2022年11月8日
    00
  • 越橘专用氨基酸液体肥在提高果实品质和增加产量方面的应用

    越橘专用氨基酸液体肥在农业中的应用 越橘是一种热带水果,具有浓郁的香甜味和丰富的营养成分,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在种植过程中,越橘的品质和产量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病虫害、气候变化等。为了提高越橘的品质和产量,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使用氨基酸液体肥,其中越橘专用氨基酸液体肥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选择。 一、氨基酸液体肥的优点 1. 提高果实品质 氨基酸液体肥中含…

    肥料资讯 2023年3月22日
    00
  • 雏鸡怎么提高成活率饮水中可加这些试试

      雏鸡的消化系统要比成年鸡弱得多,因此在育雏时期,对雏鸡喂养的饲料要特别注意,有些养殖户不懂为什么别人雏鸡成活率那么高,其实我们在雏鸡喂养的水中,可以加一些东西,来增加其吸收,那么可以加什么下面一起来看看。   1、高锰酸钾   这个在添加时一定要注意用量,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有助于雏鸡的胎粪排除,还能做到胃肠道的消毒。   2、补液盐   添加2.5%的口…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19日
    00
  • 蜜蜂多少度会冻死,附注意事项

      蜜蜂多少度会冻死因蜂种不同而不同,意蜂在温度低于14℃时逐渐停止飞行,温度低于13℃时逐渐变呈冻僵状态,温度低于11℃时翅膀变成僵硬状态,温度低于7℃时离群个体将被冻死,而中蜂在温度高于8℃时仍可出巢活动,温度低于7℃时逐渐呈冻僵状态,温度低于4℃时离群个体将会被冻死。      一、越冬温度   蜜蜂越冬的最佳温度为-2~8℃,温度长时间低于-2℃时,…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19日
    00
  • 南方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每亩地种植成本多少钱

      南方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1.越冬栽培的蔬菜种类:越冬栽培是冬天寒冷季节在大棚内种植喜冷凉而不很耐寒的蔬菜(如芹菜、菠菜、莴苣、马铃薯、芥蓝、荠菜等),以及喜温的茄子、辣椒、瓠瓜、番茄、苋菜、落葵、蕹菜等蔬菜的栽培形式,这类蔬菜的播种期一般在8~11月,始收期一般在12至翌年2月。其中喜凉而不耐寒的蔬菜,秋季和初冬可露地生长,但在严寒来临时,其生长几乎停…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5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