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氨基酸螯合铁氧化(氨基酸螯合铁吸收率多少)

螯合铁肥的使用注意事项,附使用方法

;     

      回答

      使用螯合铁肥的时候禁止来回喷施,喷施时让作物叶片上布满雾状液滴即可。一般在晴天的上午10点之前或者下午4点之后喷施,喷施后10小时之内遇雨需重喷,未用完的螯合铁肥要储藏在阴凉干燥并且儿童不容易触及的地方。螯合铁肥是高浓度液体,具有高效、高品质、超强生物活性的小分子有机螯合形态。

一、螯合铁肥的使用注意事项

      1、在使用螯合铁肥的时候禁止来回喷施,喷施的时候作物叶片上布满雾状液滴即可,在喷洒时可以加入0.1%的尿素,这样效果会更好,如果出现结块现象是不影响使用效果的。

      2、选择在晴天的时候进行喷施,一般在上午10点之前或者下午4点之后喷施,如果喷施后10小时之内遇雨则需重新喷施。

      3、螯合铁肥要储藏在阴凉干燥并且儿童不容易触及的地方,不可以食用,禁止与食物混放。

      4、螯合铁肥是高浓度液体,具有高效、高品质、超强生物活性小分子有机螯合形态,吸收效率比同类产品提高50%以上。

      5、螯合铁肥还具有与其它元素拮抗作用小、稳定性好的特点。可以为作物快速补充铁,快速改善失绿的现象,而且还能增强作物抗病、抗逆的能力,还可以促进作物的优质高产。

二、螯合铁肥的使用方法

      1、每10-20克螯合铁肥兑水15千克或者稀释至1000-1500倍液,再均匀的喷施于作物的叶面上,间隔7-10天喷施一次。

      2、螯合铁肥施用之后作物叶色浓绿,光合作用强,酶活性高,可以促进营养物质转化,提高生物固氮能力,这样可以让果蔬营养丰富,口感好,色泽鲜亮。

      3、螯合铁肥还具有速效性和持效性,同时含有反式螯合物和顺式螯合物,可以持续不断的释放铁元素,这样安全性更高。

      4、螯合铁肥的混配性好,可以与大多数农药混合施用,这样能增强药效。螯合铁肥是防治缺铁性黄叶病、白叶病和落叶病的高效产品,可以有效预防和矫正叶片失绿、黄化、变白等情况。

如何防止氨基酸螯合铁氧化(氨基酸螯合铁吸收率多少)

急需一篇文章,求帮助

二甘氨酸亚铁盐由一分子Fe2+与二分子甘氨酸结合而成。Fe2+与甘氨酸的酰基形成阴离子健,与氨基形成共价健,构成两个杂环。这个结构可以保护Fe2+不与食物中吸收铁离子的防腐剂反应,使之潜在的成为一种理想的富含防腐剂(例如植酸)食品的添加剂。理论上相对可溶性Fe2+它可以较少的引发聚脂肪酸和维生素的过氧化作用。假如亚铁鳌合物被完全吸收,重要的是要知道从这种分子里吸收的Fe2+是否一般会随着Fe2+含量的上升而减少。

三甘氨酸正铁盐作为除味剂也有商业销售,它由三个甘氨酸分子与一分子Fe3+结合而成(Albiion Laboratories, Clearfield, UT)。这篇文章的主要篇幅将用于论述二甘氨酸亚铁盐(三铁螯合物)作铁添加剂的质量问题,也会简略地讨论一下三甘氨酸盐中的Fe3+吸收。

近期氨基酸螯合物中铁离子吸收的研究进展

在这里提到的四篇研究报告的作者分别是智利的Olivares、英格兰的Fox、美国的BovellBenjamin和委内瑞拉的Layrisse。在所有的这些报告中铁离子的吸收评估都是用放射性的或稳定的铁同位素来标定氨基酸螯合物,并且测定两个星期后血红细胞中铁同位素的含量。

在Olivares的研究中,14名成年妇女对二甘氨酸亚铁盐水溶液中Fe2+的吸收试验是对比另一组相同条件的14名妇女对牛奶中Fe2+的吸收同时进行。这两组被测者都是贫铁的。由于每组测试有着各自的研究对象,那么每个人吸收的铁离子含量会由他们摄取的铁离子形态决定,所有的被测者也服用一定量的抗坏血酸亚铁盐来协调相互之间在铁离子形态上的差异。亚铁螯合物的Fe2+在牛奶中的吸收(11%)远没有在水溶液中的吸收好(46%)。同时,添加抗坏血酸可使牛奶中亚铁螯合物Fe2+的吸收从15%增长到38%。这些结果表明抑制剂和强化剂能够影响二甘氨酸盐中Fe2+的吸收。作者报道说在以前的一个实验中,当抗坏血酸加到硫酸亚铁中时Fe2+的吸收大大提高了(250%)。此实验的另一个缺点就是没有牛奶中硫酸亚铁的Fe2+吸收评估值;作者报道说在以前的一个实验中发现这个值仅有4%,这意味着牛奶中二甘氨酸亚铁盐的Fe2+吸收是硫酸亚铁的近3倍。

在英格兰学者Fox的研究中,用稳定同位素标定过的二甘氨酸亚铁盐或硫酸亚铁的食物给婴儿食用。不论这两种铁源加在蔬菜婴儿食品还是高植酸含量的谷类婴儿食品中,它们的铁离子吸收没有明显的不同;植酸使这两种添加剂的铁离子吸收降低到了相同的范围之内。重要的是,在硫酸亚铁对照实验中,每毫克铁离子添加0.83毫克抗坏血酸的硫酸亚铁比不添加的硫酸亚铁有更高的铁离子吸收。

在美国Bovell-benjamin的研究中,二甘氨酸亚铁盐与硫酸亚铁中的铁离子吸收是对比进行的,两种铁源都是加在高植酸含量的全玉米粥里给同样的10位男性服用。测试的目的是确定植酸的抑制作用是否对亚铁螯合物的铁离子吸收有促进作用,以及亚铁螯合物的Fe2+是否与硫酸亚铁的Fe2+在肠液中互换。在第一个实验中两种铁源是分别在相邻的两天喂服的,在第二个实验中则是在同一餐喂服的。每种铁源都用不同的同位素标记。如果亚铁螯合物在肠道中分解,并且它的Fe2+与硫酸亚铁的Fe2+交换,观测到的两种来源的铁离子吸收应该是一样的;这是因为自由的同位素铁离子在肠腔里混合。然而,当两种铁源分别在两餐玉米粥里食用, 二甘氨酸亚铁盐中铁离子的吸收比硫酸亚铁高出五到六倍(平均上,大约6~

2014全国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备考资料真题集锦 建筑工程经济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建筑工程法规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7%比上1~2%)。当两种铁源一起混在同一餐中,这个差异仍会保持,这表明两种铁源的同位素在肠液中没有互换,二甘氨酸亚铁盐分子是以分子形式被吸收的。

在一个附带的研究中,同一个调查者调查了亚铁螯合物中铁离子的吸收是否一般会被高的铁离子浓度降低。抗坏血酸亚铁盐的水溶液的亚铁螯合物水溶液中铁离子的吸收,是在二十一个成年女性身上用一系列铁离子浓度对比进行的(血清铁蛋白浓度是从2μg/L到63μg/L)。在水中,二甘氨酸盐中铁离子的吸收为31%,抗坏血酸盐则为72%。这两种化合物的铁吸收,随着铁离子浓度的上升,一个减少,一个增加。(在抗坏血酸和血清铁蛋白之间r=-0.61,在二甘氨酸亚铁盐和血清铁蛋白之间r=-0.78)。最后,三甘氨酸正铁盐在水中铁离子的吸收(39%)与二甘氨酸亚铁盐在水中相似,但是,三甘氨酸正铁盐在玉米粥中的吸收非常少(2.3%)。总的来说,这两个研究表明高植酸含量的二甘氨酸亚铁盐中铁离子具有超强的吸收,也证明了二甘氨酸亚铁盐是以螯合物的形式被带进肠细胞,然后很有可能螯合物在肠细胞中被分解了,因为它的铁离子吸收一般由铁离子的浓度所决定的。

Layrisse研究添加了植酸和多酚(铁吸收抑制剂)富含二甘氨酸亚铁盐的早餐中铁离子的生物利用率。用74个人作了5个不同的实验。当二甘氨酸亚铁盐和硫酸亚铁盐一起加在不同餐中(加奶酪和黄油的麦粒面粉面包或白色小麦做的面粉面包),二甘氨酸亚铁盐中Fe2+吸收是硫酸亚铁的2倍,而比EDTA螯合亚铁中Fe2+的吸收稍微少一点。加营养的麦粒面粉中Fe2+的吸收效率中有5.1%来自硫酸亚铁盐,10.1%来自二甘氨酸亚铁盐。这些数据都有利的支持了Bovell-benjamin发现玉米粥中二甘氨酸亚铁盐Fe2+具有较高的吸收的研究。而且,在加二甘氨酸亚铁盐的麦粒面粉中添加植酸会使Fe2+的吸收增长大约30%,这表明植酸对二甘氨酸亚铁盐的Fe2+的吸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浓咖啡和茶中加入多酚会使二甘氨酸亚铁盐中Fe2+的吸收减少50%,但是Layrisse并没有做硫酸亚铁的对比实验。Layrisse评价二甘氨酸亚铁盐是一个适于作食品添加剂的化合物。

加氨基酸螯合铁食品的稳定性

除评价氨基酸螯合铁中铁离子的生物利用率外,探讨这些铁源如何影响加过它们的食品质量也很重要。存在的问题是大多数可溶的铁添加剂(例如硫酸亚铁)可以促使脂肪氧化腐败,甚至脱味脱色。Bovell-benjamin评估了氨基酸螯合物对全玉米粥营养的影响,其中60%的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易于脂质氧化。几种添加剂(硫酸亚铁、二甘氨酸亚铁盐、EDTA铁钠盐以及一个不含铁的空白)进行了对比实验。每种添加剂在每1kg干玉米粉中加30mg或60mg的铁离子,在30℃、40℃或50℃保存20天。产品环己烷认为是一种脂肪酚过氧化分解的产物。相对测试的任何铁的化合物(添加剂)二甘氨酸亚铁盐可以引发更多的脂肪酸的过氧化。这些过氧化作用在加入25ppm抗氧化剂(没有测试更低的浓度)丁基羟基苯甲醚(BHA)后会完全被阻止。相比之下,柠檬酸、维生素E和组氨酸没有防止氧化的作用。三甘氨酸正铁盐不会产生腐败,大概是因为它的溶解度较低的原因。

由15名培训过的评估员进行的感观评估也被指导用于评价同种玉米样品(按上述方式处理)的外观、气味和手感。总体上看,相对零铁对照物而言,有这两种氨基酸螯合铁任何一种的玉米粥的外观颜色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添加过二甘氨酸亚铁盐的样品却明显的更衣腐烂,尤其在高的储存温度下,腐化程度与环己烷产生值是相对应的。

因为这些实验使用了一组经过培训用于探查感观性质方面细小差别的人来进行感观评估,因此另外一个研究就被用于测定像幼童和他们的母亲这样的未经培训的个体能否探查出同等储存条件下的玉米食物质量方面的差异。在这个消费者可以接受的试验中,母亲们要求在9点吃饭以前来估计她们对玉米粥的喜爱程度,同时也估计她们的孩子对粥的反应。对于幼童和她们来说,用加有二甘氨酸亚铁盐的玉米做成的粥通常和零铁玉米粉做成的粥一样可以接受。并且增加BHA到二甘氨酸亚铁盐不影响接收率。

相对地,铁对于所加的维生素的稳定性的影响只引起了较少的关注。Marchethi估计了

所加的硫酸盐相当于氨基酸螯合铜、锌、铁、镁和钴对于已经在20℃或37℃储存了90到100天的混合维生素的影响。作者没有描述螯合物的精确种类(例如二甘氨酸亚铁盐和三甘氨酸正铁盐)。37℃金属硫酸盐引起了维生素B2和B6的丧失,20℃引起抗坏血酸,松香油和维生素K的丧失。当加入氨基酸螯合物时,失去的量显著的减少。举个例,在37℃180天硫酸盐会使松香油损失65%,而氨基酸螯合物使松香油损失46%。此外,还需弄清是那些氨基酸螯合物保护维生素提高食品的营养,那些氨基酸螯合物是作为补充物被消耗的,这些都是需慎重考虑的因素。

金属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如果氨基酸螯合铁在肠腔和肠细胞里仍然保持螯合状态没有损失,那么有可能氨基酸螯合铁对其它无机金属离子(例如锌)的抑制作用很小(特别是后者金属离子也以氨基酸螯合物的形式提供).这个结果有待证明。

加氨基酸螯合铁的商业化产品

许多商业产品都已经添加了氨基酸螯合铁。氨基酸螯合物最初是在畜牧养殖业上得到发展。在此之前,由于深信无机螯合物的功效值得投资,无机螯合物已经销售了许多年。二甘氨酸亚铁在增加牛奶中铁的含量上显示出是个很好的添加剂;添加了它们的牛奶和奶制品在巴西,智利,阿根廷,南美和意大利等国家有着广泛的销售。不同于硫酸亚铁,二甘氨酸亚铁盐不会改变牛奶的颜色气味,也不会引发牛奶脂质的过氧化反应。据报道,二甘氨酸亚铁盐须在牛奶均质后加入;原因可能是在均质牛奶中蛋白层包围胶束能阻止胶束核中的脂质氧化(但是,事先的均质处理并不会阻止由硫酸亚铁引起的有害感观变化。).格兰诺拉麦片、饼干、谷类制品、孩子的曲奇饼、果汁饮料中已成功的加入了二甘氨酸亚铁盐,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铁离子。

成本因素

买方常常拒绝使用氨基酸螯合物的原因就是它们的价格比硫酸亚铁或其它便宜的铁源要高的多。现阶段制造商提供的成本估算大约是$600/kg,或者说$120/kg的铁离子(因为它含20%的铁)。如果像Bovell-benjamin和Layrisse的实验在本文的前面描述的一样,二甘氨酸亚铁盐中铁离子的生物利用率将是硫酸亚铁的2-6倍。实质上却可以加入少量的二甘氨酸亚铁盐达到同样的铁离子吸收水平。Dary博士讨论铁添加剂的相对成本时远见的这样评述。

结语

像全玉米这样的含有很高铁吸收抑制剂的食品中,应用二甘氨酸亚铁盐作为铁吸收添加剂的好处就在于能使人体从这些食品中获得比较高的铁吸收。如果二甘氨酸亚铁盐被置于水中或者时含有低的抑制剂的食物中,它就不会表现出如此大的优点来。虽然有一些事实表明当被肠道细胞吸收时,二甘氨酸亚铁盐保持不变,但是这些地方的铁吸收效率铁的形态变化通常明显的下降。二甘氨酸亚铁盐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它能够被用作日用产品的铁添加剂并被添加于很多种类的商业产品中。虽然二甘氨酸亚铁盐和其它多元维生素制品中的维生素之间的有害反应是很小的,但这个重要的问题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虽然还不清楚,但是由于氨基酸螯合铁导致其它像锌的无机金属元素的吸收加强是可能的。二甘氨酸亚铁盐一个不足之处在于它的强的还原电势近而在某些情况下有引起脂质氧化的较大趋势,比如在全玉米餐中。尽管培训过的感观评估小组能够探测出玉米餐的感观质量中由二甘氨酸亚铁盐引起的副作用,然而幼童和他们的母亲却不能办到。更别提加入了少量的用于防止这类感观变质的诸如BHA这样的抗氧化剂,这类螯合物用于强化许多上商业的谷类加工食品。二甘氨酸亚铁盐于硫酸亚铁盐相比是一个更昂贵的铁源,但由于它较高的生物利用率,使用的数量却可以少些。

氨基酸络合与氨基酸螯合有区别吗?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化学稳定性好,易吸收,生物活性高,可显著降低在饲料中的添加量,降低饲料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今后可从降低生产成本和简化生产工艺、深入理论机制研究、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重点开展研究

微量元素是动物维持生命和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素之一,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机体几乎所有的生理生化过程,满足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在动物营养研究中,

微量元素依次经历了无机盐、简单有机物和氨基酸螯合盐等三个阶段。无机盐因为易与饲料中植酸、纤维素等成分形成不溶性螯合物,导致在动物中生物利用率低。

简单的有机酸盐虽然比无机盐稳定,但消化吸收率仍不理想。目前,氨基酸螯合物型微量元素的营养生理功能在科研和饲料养殖业中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广泛的应

用。与前两代微量元素产品相比,氨基酸螯合盐不仅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而且生物利用率高,具有抗干扰、毒性小、吸收率高、增重明显等优点,是理想的新型高

效微量元素饲料添加剂。我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展了该项研发工作,“八五”期间还被列为国家重点攻关计划,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微量元素氨基酸螯

合物的研究与推广工作已达到一个新的层次,应用范围也从畜禽养殖业扩展到了水产养殖业中,成为生产高档饲料的必添成份。

一、定义及化学结构

1978年,微量元素与氨基酸螯合的产物由美国Albicn

实验室成功研制。美国饲料检测局(MFCO,1996)明确定义了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概念:由某种可溶性金属元素离子同氨基酸按一定的摩尔比以共价键

结合而成。水解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50,生成的螯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800。螯合物是指一个或多个基团与一个金属离子发生配伍所形成的

具有特殊螯环状结构的化合物,是一种接近于动物体内天然形态的微量元素添加剂,形成的环数越多,螯合物的稳定性越好。其中,金属离子通常叫做中心离子,而

与中心离子螯合着的中性分子叫做配位体,可作为中心离子的微量元素金属离子主要有铜(Cu2+)、铁(Fe2+)、锌(Zn2+)、锰(Mn2+)和铬

(Cr3+)等,使用的配位体有赖氨酸、蛋氨酸和甘氨酸等。实际生产中根据微量元素和氨基酸构成来划分螯合物的种类。以微量元素来分类:铁螯合物、锌螯合

物、铜螯合物等。以配位体氨基酸分类:蛋氨酸系列、甘氨酸系列、赖氨酸系列等。

二、营养生理功能

1、促进金属离子吸收,生物学效价高

无机盐微量元素必须借助辅酶的作用与氨基酸或其他物质形成络合物后才能被机体吸收,吸收后金属元素在血液中与某些蛋白结合,被运输到机体所需要的部位产生

功效。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金属离子与氨基酸分子通过配位键结合后,生成稳定的螯合物,不仅稳定性好,缓解了矿物质之间的颉颃作用,而且在消化过程中减

少了pH值、脂类、纤维、胃酸等物质的影响,有利于动物机体对金属离子的充分吸收和利用。据报道,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在动物机体内的吸收代谢与无机盐不

同,位于五元或六元环螯合物中心的金属离子可以通过小肠绒毛刷状缘,以氨基酸或肽的形式被吸收。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既是机体吸收金属离子的主要形式,又

是动物体内合成蛋白过程中的中间物质,因此,可以在促进金属离子的吸收的同时,减少许多生化过程,节约能量消耗,具有较高的生物学效价。化学研究也表明,

其稳定常数介于4-15之间,并且证明螯合物的稳定常数介于此,将利于其中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2、毒性小,适口性好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作为体内生化过程的中间产物,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对机体产生副作用小,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半数致死量远远大于无机盐。一般的

无机微量元素适口性较差,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克服了这方面的缺陷,它含有大量氨基酸,具有氨基酸特有的鲜香味,适口性好,具诱食作用,易于被动物采食,

利于胃肠道的吸收利用,同时可增强动物体内生物酶的活性,提高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的利用率,大大促进了动物生长性能的发挥。

3、形成缓冲系统,减轻维生素破坏程度

研究表明,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能显著降低预混料中脂溶性维生素A 和水溶性维生素B

的损失率,减轻饲料中维生素的破坏程度,而且还能对动物机体起缓冲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的螯合反应为金属离子在介质中的浓度提供了一

个缓冲系统,缓冲系统通过离解螯合物的形式来保证金属离子浓度恒定。金属离子对日粮中维生素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因此在常用饲料配方中维生素的添加量远远

超过饲养标准推荐量,从而增加了饲料成本。而饲料中改用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后,利用螯合物中游离金属离子少的特点,可以降低对维生素的破坏程度,从而减

少日粮中维生素的添加量。同时,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可增强动物体内酶的活性,提高维生素利用率。

4、调节机体免疫力,提高鱼体抗病抗应激能力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被吸收进入鱼体后,螯合的微量元素被直接运输到特定的靶组织和酶系统中,满足机体需要。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在结构上与动物体内生物

酶形态有些类似,可能作为“单独单元”在动物体内起作用,有利于提高动物免疫力,增强机体抗病抗应激能力,具体表现如改进动物皮毛状况,减少早期胚胎死亡

等。同时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还可减少体内自由基的形成,能够增强杀菌能力,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应答水平,对某些肠炎、皮肤病、贫血和痢疾有显著的治疗作

用。

5、具抗氧化作用,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和对环境的污染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有效减少鱼体内自由基形成,提高动物的免疫能力,增强动物的抗病能力。并因为其特殊的螯合结构,具有很高的生物

效价,一方面可以满足动物对微量元素的需要,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动物的抗病能力,相应减少抗生素的应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用微量元素氨基酸

螯合物,由于其用量少,也可避免使用高铜等微量元素所造成的对环境的污染。

三、水产动物的应用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能够为动物的生长繁殖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有利于动物体内酶的复制、激活和再生,是适合鱼虾营养需要的理想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对促进鱼虾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和鱼虾成活率,都具有显著的效果。

1、鱼类养殖上的的应用效果

李爱杰(1994)报道,用五种微量元素(铁、铜、锰、锌、钴)氨基酸螯合物饲养罗非鱼,氨基酸螯合盐组比无机盐组罗非鱼增重率提高

17.84-25.84%,饵料系数降低8.60%,微量元素的吸收率平均提高25%。用铁、铜、锰、锌、钴氨基酸螯合物饲喂鲤鱼的生长试验表明,添加氨

基酸螯合物的3个试验组比对照组增重提高37.2-68.1%,螯合物组饵料系数得到明显改善(螯合物组鲤鱼的饵料系数1.6,显著低于无机盐组

2.7),成活率大大提高。鲤鱼的消化吸收试验表明,相对无机盐来说,氨基酸螯合盐在鲤鱼体内的消化率分别提高:Cu 41.37% 、Co

46.48%、Fe 15%、Zn 16.17%、Mn 5.82%。

赵元凤等(1997)在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与无机盐添加剂在罗非鱼饲养中的对比试验表明,添加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罗非鱼生长显著好于无机盐组,四个

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增重75.7%、86.5%、108.5%、89.0%,饵料系数下降29.2%、33.4%、43.5%、33.7%。采用静水密闭

法测定罗非鱼的耗氧率发现,添加氨基酸螯合盐的罗非鱼耗氧率显著低于无机盐组。

傅英等(1992)比较了无机盐、螯合物对土池中草鱼苗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螯合物组的草鱼苗饲料系数降低了10%,增重率远远高于无机盐组。

宋进美等(1996)进行大规模的罗非鱼和鲤鱼饲养实验,再次证实了饲料中添加氨基酸螯合盐可显著提高鱼的生长速率、存活率和饲料效率。添加氨基酸螯合盐

的罗非鱼增重率提高15.0-36.0%,饲料效率提高16.4-31.7%;而鲤鱼分别比对照组增重率提高17.5-39.6%,饲料效率提高了

18.0-38.3%。宋进美等(2001)用氨基酸微量元素、多糖酸微量元素及无机微量元素,添加在鲤鱼饲料中,进行对比饲养试验,并对各组试验鱼的增

重率、饲料转化率、肌肉营养成份及肌肉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添加微量元素的各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等量添加的氨基酸微量元素、多糖酸

微量元素,明显优于无机微量元素。氨基酸微量元素的增重率和饲料转化率比无机微量元素分别提高8.8%、10.2%;多糖酸微量元素的增重率和饲料转化率

比无机微量元素分别提高5.9%、3.7%。氨基酸微量元素与多糖酸微量元素对鲤鱼增重率及饲料转化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Paripatananont等(1995)用添加Zn-Met或Zn-SO4的纯化饲料喂养斑点叉尾鮰10

周。结果表明,以蛋清为基础的饲料组Zn-Met和ZnSO4的添加量分别为5.58g/kg和18.94g/kg或以大豆为基础的饲料组为5.91g

/kg 和30.19 g/kg时,鱼体能获得最大的增重性能。

Apines-Amar等(2004)在虹鳟饲料中添加不同形式的微量元素,15周的实验结果表明,当微量元素含量相同时,氨基酸螯合盐组的骨胳和肝脏中

Cu的沉积量极显著高于无机盐组(P0.01),当氨基酸螯合盐的含量是无机盐的一半时,体内DNA聚合酶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无机盐组活

性相当。Apines等2003年的试验结果也表明,当使用氨基酸螯合物时,虹鳟机体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无机盐组,而且消化吸收率显著提高。

2、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阳会军等(2001)在基础饲料中添加Cu-Met和CuSO4两种形式的铜都能有效促进斑节对虾的生长,但Cu-Met的利用率比CuSO4高得多,添加15 mg/kg 的Cu-Met可满足斑节对虾生长的需要,但以CuSO4为铜源时,需求量为30mg/kg。

董晓慧等(2006)比较了氯化钴和蛋氨酸钴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组织钴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15mg/kg的蛋氨酸钴显著提高了对虾0-8周的增重

率(P0.05),但钴的添加形式和添加水平对肌肉中钴含量和肝胰脏中的钴含量影响不显著。董晓慧等于2007年比较了不同形式的铜对凡纳滨对虾

生长、免疫机能和铜沉积的影响,在4 周和8

周时,添加蛋氨酸铜的对虾增重率均显著高于硫酸铜组(P0.05),血清酚氧化酶(PO)和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高于硫酸铜组,当饲

料中蛋氨酸铜添加量为10mg/kg时,可满足对虾生长和免疫需要。

杨原志(2007)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分别添加20mg/kg、40mg/kg、60mg/kg、80mg/kg和100mg/kg的硫酸锌和Zn-

Met,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锌源组对虾的免疫功能有显著差异(P0.05), Met-Zn添加量为40-60mg/kg时生长和免疫效果最好。

组织中营养物质含量也是反映动物营养状况的一个指标。Lorentzen在鱼粉饲料中添加亚硒酸盐及蛋氨酸硒,研究其对大西洋鲑组织硒水平的影响,试验发

现,蛋氨酸硒组鱼体肌肉和全鱼硒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无机盐组,随着蛋氨酸铜添加量的增加,中国对虾体组织的铜沉积量呈直线上升。

3、在螃蟹养殖中的的应用

赵玉蓉等(2003)在鱼粉-豆饼饲料中添加锌及其蛋氨酸螯合物,研究其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和生化组成的影响,发现:蛋氨酸锌处理组的增重率明显高于同水平

的硫酸锌处理组,蛋氨酸锌处理组的河蟹肌肉及全蟹锌含量高于对照组和硫酸锌处理组,且蛋氨酸锌处理组的蟹肉的蛋白质及蛋氨酸含量高于硫酸锌处理组。

四、应用前景及存在问题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可以明显促进动物的生长,增强畜禽免疫力,提高抗应激能力。同时,也可减少微量元素在日粮中的添加量,相应减少排泄物中的排出量,减

少对环境的污染,是微量元素添加剂更新换代的优良产品,其在水产养殖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作用与意义毋庸置疑。但因目前存在以下问题,限制了微量元素

螯合物的发展。

1、相对无机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价格偏高,这是制约其在养殖上广泛使用的最主要因素。因此,我国应加强对其相关产品的研制开发工作,提高产品质量,探索降低生产成本和简化生产工艺的方法,以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2、有关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相对于无机微量元素的生物学利用率,以及适合鱼体的最佳螯合物结构形式、吸收机理、作用机制、最佳添加比例及剂量等方面研究较少,这些都不利于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在鱼虾养殖中的应用与推广。

3、目前氨基酸螯合盐在国内畜禽、水产中应用日益广泛,但其质量管理体系还尚待完善,饲料企业、养殖场很难判断各产品的优劣,这也是目前微量元素氨基酸螯

合物推广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应尽快建立饲用螯合物的产品质量标准,强制性执行国家标准以监督产品质量和指导生产。研究制定螯合物质检的确实有

效方法,规范饲用螯合物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什么物质能阻止铁离子的吸收

您好:一个健康成年人体内的铁含量约3 克—5 克,每天从汗液、尿液以及妇女的月经中约排

出 1 毫克—1.5 毫克。因此,每日应从饮食中补充这些丢失的铁,但人体对饮食中所含铁

的吸收是十分有限的,平均只有10%被吸收利用,绝大部分未被吸收,从粪便中排出。

影响人体对铁吸收率的因素很多。如铁的形式(血色素铁、非血色素铁);铁的价态(二价

或三价);吸收场所——肠内的状况(酸碱性);食品的组成(蛋白质、糖、纤维质,所含有机

物如植酸、草酸等);身体的需要(怀孕、哺乳、贫血)、年龄、性别等。

血色素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之中,以亚铁的形式与血红蛋白结合,能直接被小肠黏膜上

皮细胞吸收,吸收率较高。如鱼肉中的铁可达 11%;肝脏内的铁可达 22%;母乳中所含的

铁虽不高,但大多数与蛋白质结合,易于被吸收,可高达 50%。血色素铁的吸收不受饮食

中其他因素的限制,但受身体需要、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影响。

非血色素铁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于植物性食品之中。它不能直接被人体利用,而必须先

离解成离子状态铁,然后与蛋白质结合,才能有效地被人体所吸收利用,一般吸收率只有2%

—5%。因此,凡能提高肠内铁盐溶解度,供给离子状态铁,以及能使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

的因素,就能促进非血色素铁的吸收,反之,就会降低铁的吸收作用。

实验证明,维生素 C 能显著地促进非血色素铁的吸收作用。其原因是,维生素 c 具有

较强的还原性,本身又是一种酸,在酸性条件下,利于将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但维生素c

必须与食物同食,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饭前饭后食用则没有明显的效果。

除维生素c 以外,动物细胞的蛋白质(如牛肉、猪肉、羊肉、鱼、禽肉等)也可促进铁的

吸收,称为肉禽鱼因子;某些氨基酸(如半胱氨基酸),果糖等也能促进铁的吸收。因此,主

张荤素、水果混合膳食,这不仅能获得各种营养,还可以促进铁的吸收率。

但要注意,在食物中存在的另一些物质,因可与铁形成稳定的难以电离的络合物,不管

其溶解与否,都会显著地降低铁的吸收率。因为稳定性与难溶性两种情况都会阻碍铁离子的析出。

例如,鸡蛋中铁含量较为丰富,但蛋黄中铁的利用率较低,因为蛋黄中的铁是以卵黄高

磷蛋白稳定络合物的形式存在的。存在于谷物、水果、蔬菜内的食物纤维,会将二价铁氧化

为三价铁,并与之结合为不溶性的络合物,使其变得难以吸收利用。粮谷类食物的外皮还含

有植酸盐,其中植酸一铁溶解性较好,易被人体利用,而植酸二铁与植酸四铁溶解性差,难

以被利用。菠菜中含有丰富的铁质,如每100 克煮熟的菠菜中含铁质2.2 毫克,但利用率

却只有 2%~5%,这被认为是由于其中所含的铁与草酸形成稳定的螯合物,将铁离子紧紧

束缚住,造成吸收不利的缘故。

希望对您的学习有帮助

【满意请采纳】O(∩_∩)O谢谢

欢迎追问O(∩_∩)O谢谢

祝学习进步~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35163.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2年10月7日 下午7:56
下一篇 2022年10月7日 下午8:21

相关推荐

  • 种西红柿(种西红柿用什么肥)

    西红柿的种植方法 西红柿的种植方法如下: 一、种子的处理 种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温水浸泡,这样不但可以打破种子的休眠,促进发芽,还有杀菌的左右。具体处理方法是先用清水将种子浸泡1-2个小时,然后在把种子放在20-60摄氏度的温水中,不断的搅拌,保持种子在温水中15分钟左右,然后再继续浸泡5个小时左右就可以播种了。 二、土壤的选择 西红柿对土壤没有特别高的要求,…

    肥料资讯 2023年2月21日
    00
  • 探讨香梨氨基酸螯合硼在农业种植中的重要性

    香梨氨基酸螯合硼在农业种植中的重要性 香梨氨基酸螯合硼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它能够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产量、提高品质、抗逆性等多种作用,因此在农业种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香梨氨基酸螯合硼的作用 香梨氨基酸螯合硼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提高光合作用 香梨氨基酸螯合硼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植物的光合产物,提高植物的光合效率,从而提高植…

    肥料资讯 2023年3月19日
    00
  • 柑橘苗的种植方法和时间 柑橘苗栽培时期和栽培方法

      1、春季(2-4月)栽植柑橘苗时,以在气温高于12℃且春芽萌动之前栽种完为好,春芽刚开始萌动时也可以栽种,不过时间越早越好。萌芽后再栽种,萌芽抽梢慢,质量差。   春季栽种是冬季有干旱和冻害的产区的主要栽种时期。      2、夏季(5-7月)栽植柑橘苗时,一定要在春梢老熟后进行。此时栽种,容易受高温干旱影响而降低成活率,已抽发或正要抽发的夏梢基本没法保…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15日
    00
  • 现代农业中的应用:香瓜氨基酸螯合钙镁锌硼

    现代农业中的应用:香瓜氨基酸螯合钙镁锌硼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现代农业也在不断发展创新。其中,香瓜氨基酸螯合钙镁锌硼技术的应用,成为了现代农业中的一大亮点。本文将从操作步骤、应用场景、优势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操作步骤 1.选用高品质的香瓜作为原料,将其洗净。 2.将香瓜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 3.将氨基酸、钙、镁、锌、硼等元素按照一定比例混…

    肥料资讯 2023年3月19日
    00
  • 杏树修剪(杏树修剪经验口诀汇集)

    杏树秋季剪枝时间和方法有哪些? 八九月份是杏树修剪的好时机,搞好修剪有利于节约养分,开膛通光,缓和树势,促进花芽的形成,减轻冬季修剪的工作量。具体修剪方法为:开张角度开角拉枝可促进下部枝条成花,防止结果部位外移,出现花果“节节高”的现象。 疏枝疏除上部过多枝条,使内膛见光。以利花芽形成。注意此时修剪枝条要从底部剪除,若留短桩,则会萌生大量枝条,反而会造成养分…

    肥料资讯 2022年10月24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