榄仁是什么果实
榄仁是榄仁树果实。榄仁树是使君子科、诃子属大乔木,高15米或更高,树皮褐黑色,纵裂而剥落状。榄仁果椭圆形,常稍压扁,具2棱,棱上具翅状的狭边,两端稍渐尖,果皮木质,坚硬,成熟时青黑色,花期3-6月,果期7-9月。
分布范围:
榄仁树原产于马达加斯加、印度东部和安达曼群岛及马来半岛。印度和缅甸大部分地区都有栽植,通过天然传播和引种,已遍布东半球热带地区,包括东非、西非和太平洋群岛,东热带美洲各国的低地或靠近海的地方亦可见到此树,是越南最主要公路及庭园绿化树种。在中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台湾和福建有栽培。中国榄仁树的分布北界是福建厦门。在厦门大学校园、厦门市植物园和鼓浪屿华侨引种园均有栽培。榄仁树在海南的许多地方已成为天然分布种,特别是在滨海地区、红树林林缘、高潮带沙滩或潮水可以影响到的地段长势都比较好。
榄仁树,生长在什么地方?
榄仁树原产于马达加斯加、印度东部和安达曼群岛及马来半岛。
在我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和福建有栽培。我国榄仁树的分布北界是福建厦门。在厦门大学校园、厦门市植物园均有栽培。榄仁树在海南的许多地方已成为天然分布种,特别是在滨海地区、红树林林缘、高潮带沙滩或潮水可以影响到的地段长势都比较好。
榄仁树是一种热带树种,在温热气候条件下生长茂盛,喜光,在全光照或适度荫蔽下均生长良好。深根性,抗风性强,稍耐瘠薄,在沿海沙地、泥炭土、石灰岩土壤均可生长,适生于热带及南亚热带海拔300米以下丘陵、缓坡地和海岸沙地。遇低温反应敏感,能耐轻霜及短期1℃低温。天然更新良好。具有较强的耐盐能力,在盐度高达17%条件下仍可正常生长,温室里幼苗可在10%左右的盐度下存活,10%的盐度能增加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20至30%则下降。
榄仁树分布区气候,年平均气温24至28℃,终年无霜,年降水量1000至3500毫米。雨季在5至10月,其余各月份为旱季。榄仁树喜高温湿热的海边沙滩地,对土壤肥力的要求较高,在沿海冲积土上生长良好,而在黏重土和干瘦土中生长不良。 [
大乔木,高15米或更高,树皮褐黑色,纵裂而剥落状;枝平展,近顶部密被棕黄色的绒毛,具密而明显的叶痕。叶大,互生,常密集于枝顶,叶片倒卵形,长12至22厘米,宽8至15厘米,先端钝圆或短尖,中部以下渐狭,基部截形或狭心形,两面无毛或幼时背面疏被软毛,全缘,稀微波状,主脉粗壮,上面下陷而成一浅槽,背面凸起,且于基部近叶柄处被绒毛,侧脉10至12对,网脉稠密;叶柄短而粗壮,长10至15毫米,被毛。
穗状花序长而纤细,腋生,长15至20厘米,雄花生于上部,两性花生于下部;苞片小,早落;花多数,绿色或白色,长约10毫米;花瓣缺;萼筒杯状,长8毫米,外面无毛,内面被白色柔毛,萼齿5,三角形,与萼筒几等长;雄蕊10枚,长约2.5毫米,伸出萼外;花盘由5个腺体组成,被白色粗毛;子房圆锥形,幼时被毛,成熟时近无毛;花柱单一,粗壮;胚珠2颗,倒悬于室顶。果椭圆形,常稍压扁,具2棱,棱上具翅状的狭边,长3至4.5厘米,宽2.5至3.1厘米,厚约2匣米,两端稍渐尖,果皮木质,坚硬,无毛、成熟时青黑色;种子一颗,矩圆形,含油质。花期3至6月,果期7至9月。
小叶榄仁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怎么养殖小叶榄仁
1、小叶榄仁在每年春、夏季各施有机肥一次。
2、小叶榄仁定植后浇足定根水,幼苗期需水较多,应常补给。其后根据气候和土壤水分情况及时浇水。
3、树冠不均衡,落叶后稍加整枝,剪除主干下部侧枝,能促使主干长高。
4、修剪方式尽量不修剪到顶芽与侧芽,使其侧枝叶扩展之后再行修剪。目前美丽小叶榄仁树型有两种,一是塔型,二是伞型,就以这二种树型的修剪方式就不一样。
5、塔型修剪,顶芽主干则可无限生长,对于侧枝的修剪比较讲究,愈靠近基部的侧枝,其修剪愈少,换句话说!愈靠近基部的侧枝愈长,愈靠近顶端的侧枝愈短。
6、伞型修剪,则必须先着重于第一二层侧枝,将顶芽主干自第二与三层侧枝之间锯掉,往后营养会供给于一二层侧枝,而变成展开树冠,人在树下晃如于一片天然大伞之中。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34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