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技术 食用菌栽培技术介绍
1、时间。
金针菇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7~30℃,最佳温度为23℃,子实体分化发育适宜温度为3~18℃,最佳温度为13℃。因此,南方地区种植时间以晚秋为好,北方地区以中秋为好,江南诸省在10~11月为好,高海拔山区在9月为好。
2、场所。
需要准备菇房,菇房的主要要求是保温、通风、干净,可以搭建一个半地下式菇房,建议在室外往地下挖一个1米深的正方体的洞,再用土在地上四周垛起1米高的墙,顶上盖塑料膜及草帘即可。
3、原料。
可以将粉碎玉米芯(可用高粱壳、锯末、花生壳、豆秆、玉米秆、油菜秆等代替)、麦麸、玉米面、石膏粉、黄豆面、过磷酸钙、白糖按75:20:3.5:2:1.5:1:1的比例准备好,然后将白糖加水溶化,再将白糖水和其他配料加水充分搅拌,含水量要达到65%左右,闷2~4小时后装袋。
4、接种。
首先,选择15~17厘米宽、55厘米长的塑料袋装袋,装袋的时候要边装料边压实,装好后两端用细绳扎成活结,然后用高压或是常压灭菌,灭菌后就可以接种,接种后及时将袋移入菇房。
5、管理。
如果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约24小时菌丝就开始萌发,约40天即可满袋。满袋后要解开袋口并翻卷袋口、堆袋披膜,每天早上要掀膜通风30分钟,并保持湿度85%~90%,约7~10天可相继出菇。出菇后可适当加大通风,当柄长到3~5厘米时要掀去塑料膜,并通风换气1-2天;之后将温度控制在6~8℃,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0.11%~0.15%,光照为弱光,约10天后金针菇即可长成并采收。
食用菌怎么种植
首先你要先确定养殖那种食用菌。建议是从最简单的开始—–平菇,这个品种比较好养,环境及管理要求没那么严格。等有了种植经验再去考虑养殖珍品食用菌。
下面介绍一下平菇种植:
一、选择平菇品种 品种的选择很重要,“有收无收在于种”。有很多菇农没有将平菇品种的温型搞清楚,便拿来种植,造成不出菇或发菌失败。 选择高温型品种:子实体分化温度可达36℃,最适20℃~28℃。如:夏平高1号,其他:高抗48、江都71、热抗王、夏优一号、高杂一号、P40、亚热一号、夏丰962、伏源1号等。 二、保证菌种质量 质量好的菌种生命力强,播种后菌丝生长旺盛,实践证明,良种可比劣种增产30%以上,而且出菇力强,茬次均匀,病虫害很少发生。 三、场地选择 高温平菇的栽培场地可为树荫下、大拱棚、半地下式菇棚、夏季闲置菜棚、废弃房舍等。要求是棚上覆盖物必须要厚,通风良好、排水方便、远离污染源、避风遮雨的地方。 四、菌袋制作及栽培管理 引入优质母种以后,可安排在3月中下旬制作原种,4月下旬至5月初制作栽培种,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进行栽培生产。 原种配方: 棉籽壳87.5%、麸皮10%、尿素0.5%、石膏1%、蔗糖1%,含水量60%。 栽培种配方原则上不采用富氮物质,可选择: 1.棉籽壳96%、过磷酸钙2%、生石灰2%; 2.棉籽壳100公斤、过磷酸钙2公斤、生石灰2公斤、尿素0.3公斤; 3.棉籽壳96%、过磷酸钙1%、草木灰1%、石膏1%、尿素0.3%; 采取熟料制袋,料水比均为1∶1.5。将原料充分混合拌匀后,装入22厘米×45厘米×0.02厘米的聚乙烯筒料内打眼后灭菌,待料堆中心温度达100℃时维持 10小时以上。 夏栽平菇除选好优质菌种外,还需加大接种量。室外场地浇洒石灰水和敌百虫杀灭杂菌、害虫。要及时配料和接种,操作中防止杂菌污染。技术要点是控制温度。 栽培袋灭菌结束自然冷却后在接种室内接种,两头接菌法将菌种铺满两头料面。随后把菌袋单层排放在室内地面上发菌,排间距不小于50厘米,袋间距不小于5厘米。当菌丝发满肩膀时,用缝衣针在两端各扎一圈小孔透气。如料温超过35℃,要向地面洒水并通风降温。
当原基出现后,应加强水分管理,使空气相对湿度达到90%~95%(喷水降温增湿不要将水直接喷到菇蕾上),还要适当加大通风量。当小菇长成时,可直接喷雾水,并控制好温度,最好不超过30℃。 五、林间覆土栽培模式 林间覆土栽培:割袋1/2,间距5~8公分,覆土2/3,留袋口塑筒保湿现蕾;也可平覆,全脱袋,间距稍大,多浇水,上覆2~3厘米粒状稍细土,盖膜保湿,待菌丝长满。也可覆盖一层麦秆,保湿,透气,且长出的蘑菇较为干净。遮荫效果不理想时可搭起遮阳网或草帘。林间栽培宜用高密度南北向林地,少见光、利通风,行距在2.5~3米树地最好。 六、出菇管理 当菌丝长满发透,手按菌袋硬挺结实,富有弹性,表面有黄色水珠及原基出现,表明菌丝已达到生理成熟,即可码堆出菇。菌墙最多码三层,袋与袋之间不能紧靠在一起,应预留3~5厘米的空隙散热,层与层之间可用小竹竿隔开。 夏天温度高,水分蒸发快,所以为了保证湿度,应经常喷水,喷水可每天3~5次,以保证子实体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湿度。可安装微喷系统,使用方便并且效果很好。 七、采收 当平菇菌盖展开5厘米大小时即可采收。采完一潮菇,即清理料面一次,停水两天,再喷1次重水催蕾出菇,可收4~5潮菇。高温平菇从播种到出菇,时间较快,正常管理,约20几天就可出菇,生物转化率可达到100%~130%。 八、主要病虫害防治: 1.黄(褐)斑病 症状。幼菇的菇盖或小菇的菇盖凹处出现淡黄色斑块,幼菇菇体发粘,停止生长而死亡。小菇的菇体生长缓慢、失去弹性,稍触碰就会折碎,菇体发粘萎缩,散发腐臭味,病情蔓延很快,导致栽培料面发粘而停止出菇。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食用菌栽培的方式多种多样
食用菌品种多样,特性各异。只有经过栽培管理,生产出各种食用菌产品,才能显示出它们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供人们享用,因此,食用菌栽培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食用菌的栽培技术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食用菌栽培技术:
食用菌栽培的方式多种多样。按培养料分,有段木栽培和代料栽培;按栽培方式分,有畦栽、床栽和箱栽;按培养场所分,有室内栽培、室外栽培等。段木栽培越来越少,原因是因为破坏林木资源。
食用菌的代料栽培包括生料栽培、熟料栽培和发酵料栽培。生料栽培是指按照配方将培养料加水拌匀后直接用于食用菌栽培的方法;熟料栽培是指按照配方将培养料加水拌匀、装袋、灭菌后再接种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发酵料栽培是指将培养料加水拌匀后经发酵以杀灭有害杂菌和虫卵,并使培养料腐熟,然后用于食用菌栽培的方法。
用于生料栽培的棉籽壳等材料必须新鲜,不结块、不霉变,气温在15℃以下。用于熟料和发酵料栽培的材料不必新鲜,高温、低温季节均可。平菇可用生料栽培;双孢蘑菇、鸡腿菇、巴西蘑菇、金顶侧耳等可用发酵料栽培;灵芝、香菇、金针菇等用熟料栽培。双孢蘑菇、巴西蘑菇等多用床栽,其他食用菌多用袋栽。
主要代料栽培方法要点介绍如下:
一、双孢蘑菇的栽培
1、常用栽培原料
1)农作物秸杆;
2)粪肥;
3)辅料
4)化肥。
配方举例:牛粪58{bf}、麦草40{bf}、石膏1{bf}、过磷酸钙1{bf}。
2、培养料的堆积发酵
1)目的:杀死有害杂菌和虫卵;料腐熟有利于菌丝利用。
2)时间:前发酵12天,后发酵6天,时间随气温而定。
3)方法:前发酵,2-3天翻堆一次;后发酵,控温发酵。
3、接种
1)穴播法;
2)混播法;
3)层播法。
4、覆土
1)目的:促进原基形成;保持料面湿润;支撑子实体生长。
2)时间:菌丝长至培养料2/3,时间随菌丝生长情况而定。
3)方法:粗土粒1-2厘米;细土粒0.5-1厘米。先覆粗土,以不露床面为宜;再覆细土,盖在粗土粒上面;土层共厚4~5厘米。
5、出菇管理
覆土后7d,当菌丝爬上土层后,喷一次出菇水,喷水量为1kg/m2左右,以后应根据培养料和土层的干湿、出菇的密度和子实体的不同生长发育期灵活喷水。空气湿度保持在85{bf}-95{bf},并注意通风换气和利用散射光诱导原基的形成。一般在覆土后15d左右出现菇蕾,20d左右开始采收头潮菇。
6、头潮菇后管理要点
在最适栽培条件下,巴西蘑菇的菇潮间期一般为10~12d。调节好温度、水分、通风、保湿、光线等环境因子,适时诱导子实体形成,对缩短栽培周期,减少呼吸消耗,提高产量意义重大。在头潮菇后,床面喷水应以轻喷与重喷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每潮菇喷一次重水。一般可出5潮菇,产量20kg/m2。
二、平菇的栽培
1、常用栽培原料
1)主料:棉籽壳、玉米芯、豆秸等;
2)辅料:麦麸、玉米面、米糠等;
3)化肥:尿素、过磷酸钙、石膏等;
4)农药:生石灰、多菌灵等。
2、生料
1)配方举例:棉籽壳97{bf},石灰2{bf},三元复合肥1{bf},料水比1:1.3;
2)堆积方法:按配方将料拌匀后,堆积2小时后,喷洒0.1{bf}多菌灵,即可装袋;
3)要求:料必须新鲜,不结块、不霉变;气温在15℃以下。
3、发酵料
1)配方举例:棉籽壳88{bf}、麦麸10{bf}、石灰2{bf},料水比1:1.3。
2)发酵方法:按配方将料拌匀后,堆积成高1米、宽1米左右的长堆,两天后开始翻堆,以后每天翻堆一次,共发酵6天左右,料内长满放线菌。
3)要求:料不必新鲜,高温、低温季节均可。
4、栽培方法
1)袋栽;
2)床栽;
3)出菇管理:35天后可采头潮菇,清除菇脚和死菇,补水。15天后,又出一潮菇。
三、香菇的栽培
1、常用栽培原料
1)主料:阔叶木屑、棉籽壳等;
2)辅料:麦麸、玉米面、米糠等。
2、栽培袋的制作
1)配方举例:木屑78{bf},麦麸20{bf},石膏1{bf},糖1{bf};
2)拌料、装袋:料要过筛,袋规格:17×33聚丙烯塑料袋、17×55聚丙烯塑料袋。
3、灭菌
按常规方法121℃灭菌2h。
4、接种与培养
打孔接种,扎孔通气培养。
5、栽培方法
1)袋栽;
2)菌棒试栽培;
3)块栽。
6、出菇管理
转色、采菇、注水、二潮菇。
四、金针菇
1、原料
1)配方:与香菇相似,但麦麸的含量为25{bf}-30{bf},比香菇高5{bf}-10{bf};
2)处理方法:熟料法。
2、栽培方法
1)袋栽:17×33聚丙烯塑料袋,装半袋料;17×55聚丙烯塑料袋,两头接种。
2)瓶栽:750、800、1000mL瓶,瓶口直径7厘米,瓶口套一硬质塑料套,出菇用。
五、鸡腿菇
1、原料
1)配方:主料为棉籽壳、麦草、稻草等;
2)处理方法:发酵法。
2、栽培方法
与平菇袋栽法相似。
六、木耳
1、原料
1)配方:主料为木屑、棉籽壳等,辅料为麦麸米糠等,配比与香菇相似;
2)处理方法:熟料法。
2、栽培方法
熟料法,袋栽,17×33聚丙烯塑料袋,两头接种,菌丝长满后。在袋上开三角形口,子实体从口中长出。可采用挂袋法或床架式栽培法,
七、其它食用菌的栽培
1、灵芝:原料与香菇相似,菌丝满袋后,采用地栽法。
2、猴头:原料与香菇相似,采用袋栽(套颈圈)或瓶栽法。
3、巴西蘑菇:原料及栽培方法与双孢蘑菇相似。
食用菌怎么种植?
食用菌栽培与作物不同,用的不是土壤,地面只是食用菌栽培的支持物。食用菌栽培用的是培养料,食用菌要将培养料分解建造自身。这些培养料绝大多数都是人类不能作为食物直接食用的木质纤维素类的农林副产品,如秸秆、木屑和禽畜粪便等。
食用菌虽然种类很多,但是栽培程序基本是一样的,即培养料制备→灭菌或发酵→接种→发菌(有的食用菌需覆土)→出菇(耳)→收获。有的种类只出一茬,有的可以出几茬。
栽培食用菌的方法主要有生料栽培、发酵料栽培和熟料栽培。
所谓生料栽培,就是将培养料加水搅拌均匀后不再灭菌或发酵而直接接种,然后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发菌出菇。目前可以生料栽培的种类只有平菇、草菇和大球盖菇,其他种类都不能生料栽培。
发酵料栽培是将各种原料拌匀后,按一定规格要求建堆,堆积发酵,当堆温达一定要求后,进行翻堆,一般要翻3~5次,然后在自然条件下接种,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发菌出菇。凡可生料栽培的种类都可进行发酵料栽培。必须使用这一方法的都是蘑菇属的各种,如双孢蘑菇、大肥菇、巴氏蘑菇(姬松茸),草菇、平菇、鸡腿菇等也常应用此法。
熟料栽培是指将培养料装入一定大小的容器,常用塑料袋,然后进行常压或高压灭菌,将培养料内的生物全部杀死。冷却后经无菌操作接种,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发菌出菇,如香菇、杏鲍菇、金针菇、木耳、银耳、白灵菇等都是这样栽培的。
此外,一些共生菌类,如松茸、牛肝菌等非腐生菌类,用上述任何方法都不能栽培出菇。但是由于其美味,市场价格好,为了增加野生状态的采集量,人们进行了半人工栽培。所谓的半人工栽培,就是人工接种在自然发生的场所,增加菌丝生长量,促使子实体多发生。
食用菌栽培技术
菌菇类是我们爱吃的食物,也是火锅里面必不可缺的食材,因此现在也有不少网友在种植食用菌,不过网友真的知道怎样种植食用菌吗?那么下面就跟随小编来看看种植食用菌的办法吧。食用菌1食用菌栽培与作物不同,用的不是土壤,地面只是食用菌栽培的支持物。2食用菌栽培用的是培养料,食用菌要将培养料分解建造自身。这些培养料绝大多数都是人类不能作为食物直接食用的木质纤维素类的农林副产品,如秸秆、木屑和禽畜粪便等。3食用菌虽然种类很多,但是栽培程序基本是一样的,即培养料制备→灭菌或发酵→接种→发菌(有的食用菌需覆土)→出菇(耳)→收获。有的种类只出一茬,有的可以出几茬。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植方法和蔬菜种植方法差不多。
它是以人工创造适宜的温度、光照、水分、养分、气体等条件,并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质上培育大型食用菌的方法。食用菌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它们没有叶绿素,不能制造有机物供养自身,必须从其他生物或生物遗体或排泄物中吸取现成的养分。
常用培养基有植物秸杆、牲畜粪便、树干等。栽培的主要内容是培养优良菌种,配制和准备适宜的培养基,在适宜季节和场所人工接种,调节适宜的环境条件,防治病虫害和杂菌。食用菌与一般蔬菜相比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营养价值很高,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主要有蘑菇、草菇、香菇、黑木耳、平菇、银耳、猴头菌等栽培。
病虫害防治也是很重要的,食用菌本身对害虫抵抗能力弱,一旦发生不易控制。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主要从选用抗病虫品种、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加强栽培管理等多种途径达到防治目的。平时还要定期施肥,水分管理和温度管理等。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33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