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渡人先渡己
作者:洞见·一默
自己活成一座山,才能成为别人的靠山。
佛家讲:“渡人先渡己。”
一个人想要渡化别人必须先渡化自己。
自己明白,才能为别人指点迷津。
自己强大,才能替别人排忧解难。
在自己没有抵达彼岸之前,唯一能做的,是划好自己的船。
01
人到中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父母进入衰退期,事业进入瓶颈期,孩子进入叛逆期。
一睁眼,就是一家人的琐碎生活,孩子的成绩要管,父母的 健康 要抓,公司的班要加。
一个人恨不得掰成两半用,一天二十四小时恨不得连轴转。
古人说:“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
人到中年,肩上挑着一家老小的重担,面对别人的求助,千万不要勉强自己。
能力范围之内,能帮就帮,能力范围之外,一定要学会拒绝。
这不是无情和冷漠,而是一种成熟和分寸。
千万不要打肿脸充胖子,对别人的事满口应承。
一方面是透支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别人也未必感你的恩。
小恩养贵人,大恩养仇人。
对别人的事情大包大揽,很容易养出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朋友之间,帮忙是情分,不是本分。
没有谁天生应该对谁好。
与其关心别人家的鸡毛蒜皮,不如管好自己的柴米油盐。
人到中年,谁都不易。
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先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好,让家人过得舒心,才是最踏实的幸福。
02
大张伟说过这样一句话:“空调吹多了得病,闲事管多了要命。”
人到中年,慢慢就明白。
不管是朋友的事还是亲戚的事,管的越多,错的越多。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和习惯。
彼之蜜糖,汝之砒霜。
自己看不惯,不代表别人不舒服。
非要硬插一脚,很容易给自己惹麻烦。
己所欲,未必是人所欲。
很多事不是我们可以改变的,很多人也不是我们可以取悦的。
我们左右不了别人的生活,改变不了别人的想法。
唯一能做的,是少管闲事,少说闲话。
闲话少说,对别人是尊重,闲事少管,对自己是保护。
别人的私事,不必议论;别人的生活,不必操心。
对自己好点,对家人好点,把自己的事管好。
别人如何与己无关,别人怎样不必干涉。
不管闲事终无事。
沉默是一种智慧,少管是一种选择。
人生很短,余生不长,安安静静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一个人最大的福气。
03
《一代宗师》里讲: “人活在世上,有的人活成了面子,有的人活成了里子。”
活成面子的人,这辈子是活给别人看的;活成里子的人,才是为自己而活的。
面子上再漂亮,内里破败不堪,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思呢?
再漂亮的鞋子,如果穿着不合脚,注定不属于自己。
再优秀的人,如果自己不喜欢,也照样处不来。
古人说: 悦人者众,悦己者王 。
我们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让别人开心,而是为了自己舒服。
不必为别人的指点而烦恼;
不必为别人的评价而局限;
不必为别人的好恶而改变。
我们不是人民币,做不到让每个人都满意。
唯一值得去做的,是让自己开心,让自己满意。
人到中年,不用再想着取悦谁了。
跟谁在一起舒服,就跟谁在一起。
累了,就躲远一点。不必讨好,不必将就。
在安静中独自绽放,在孤独中独自成长。
就像杨绛先生曾说的那样:
“我们曾如此盼望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取悦自己,丰富自己,才是对生命最大的负责。
人到中年,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重要。
04
郭德纲有句话说得好:“远离那些总是劝你大度的人,因为雷劈他的时候会连累你。”
巴掌不落到自己身上,永远不知道痛。
拿着别人的痛苦去标榜自己的宽仁,这样的人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很多人说:“原谅别人,就是宽恕自己。”
其实,只有内心不再纠缠,一个人才能自在从容。
可那不是原谅,而是不计较;不是宽容,而是算了。
鲁迅说得好:“让他们去怨恨去,我一个都不宽恕。”
我不愿计较了,但是我却也不原谅。
人到中年,看透了世事,也读懂了人性。
一个人若是总可以轻易原谅别人,只会让别人的伤害变本加厉。
若是总可以宽容别人带来的痛苦,只会让人觉得这个人好欺负。
有人说:“我们要感谢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
因为这些伤害让我们变得强大,让我们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但是,从没有一种伤害是心怀善意的,我们在泥沼中走出来,最应该感谢的明明是我们自己。
孔子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你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你。
人到中年,只珍惜那些珍惜自己的人,只感恩那些善待自己的人。
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不必报复,也不原谅。
蔡康永说:“我鼓励大家做一个比较冷淡的人。”
对待别人的事,不要那么热情。对待别人的话,也不要太在意。
每个人的能量是有限的,在管好自己之余,一个人才能去管别人。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我们都是没有依靠的人。
只有自己活成一座山,才能成为别人的靠山。
点个 赞吧 ,与朋友们共勉。
人到中年以后,切记别犯哪6个错误?
死要面子,多管闲事,情绪失控,自视清高,不要浓妆艳抹,不要过分张扬自己,到了中年,应该低调做人。
人到中年如何活的通透?
人到中年,经历了年轻时的年少无知,经历了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经过长时间的历练,对于生活和工作的意义有了深刻理解,这时候,应该学会如何能够活得通透,让自己的人生更精彩。
要想活得通透,首先要知道什么叫活得通透。
具体来说,所谓活得通透,其实就是活得清楚明白。……具体来说,就是对于以下几方面因素看得清晰透彻:
1,自己为什么活着。
2,自己为谁活着。
3,自己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4,自己活着的目标是什么。
5,自己应该得到什么。
6,自己可以失去什么。
7,自己应该去争取什么。
8,自己应该放弃什么。
9,自己应该坚持什么。
10,自己应该看淡什么。
上述几方面因素归纳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对自己的得与失有清晰明确的认识。
能沟认识到上述几方面问题,对于一个中年人来说,就有条件活得通透了。
之所以说认识到以上几方面问题可以让自己拥有活得通透的条件,是因为认识到问题所在,只是解决问题的起步之举,真正行动起来,才是真正能够活得通透的关键。
具体来说,自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以平常心对人对事。
2,不争利。
3,不逐利。
4,大度待人。
5,低调行事。
6,微笑面对质疑。
7,用实力去解决问题。
8,看淡得与失。
做到以上几点,自己才能在人到中年的时候活得通透,以舒展开阔的心胸去面对生活、去面对工作,让自己舒爽地迎接每一天的到来。
人到中年,必须拒绝做哪几件事,否则后悔莫及?
人到中年,必须拒绝做哪几件事,否则后悔莫及?
回绝内耗
一般来说,一个人觉得不开心,不是因为外部的自然环境怎样槽糕,反而是心灵深处在自我消耗。当一个人不断反复悲观的观念时,也会变得忧心忡忡。戴尔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写到:“生活中的诸多苦恼都来源于大家盲目跟风跟别人盲目攀比,而忘了享受自己的生活。”一个人一旦踏上盲目攀比的路,心理状态就无法平静,终究在这个世界从来都不存有最好是,不过是更强。要想搭上巅峰得人,其痛苦是永无止境的。人到中年要学会知足。不攀比便不会内耗。常言道,货比三家货不能要,人比人无法活。这个世界上的诸多苦恼全是庸人自扰之。人到中年回绝内耗,余生才不被痛楚围绕。
不会再讨好
人年轻的时候常会听见这样的说法:朋友多了路好走。因此针对大多数人的前半辈子来讲,便是疯狂地交友。甚至有一些人为了能交给一些“高品质”的朋友们,甘愿放低姿态去讨好,去讨好。而实际上,一个朋友是不是高品质并不是在于对方工作能力或经济水平,真真正正高质量好朋友是情感上的亲密无间。人到中年要学会,不属于你的社交圈就别再往里面挤了。在工作和生活中,讨好最没用。在我们已经没有什么大把的时间能去消耗的情况下,就别再劳心费神的去维持一群陌生关联。回绝讨好,生活才可以活得轻轻松松幸福。
防止预借
中年是焦虑的年龄。绝大多数的中年人都过上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生活早就把人压着喘不过气,对普通百姓来说,每向前走一步都十分不易。俗话说得好,一分钱难倒英好汉。经济发展的压力对成年人来讲有着极大的破坏力。透现是一个很厚重讨论的话题,它不但会消遣一个人的经济发展,还会使接下来余生都身处“负债”的寥廓下。人到中年一定千万别花钱如流水地掏钱,学好积累资本便是在为自己留有余地。资金紧张的日子反而会让余生更为痛楚。
人到中年,聪明人早已经看透了哪些人性的真相,愿你早日能懂?
没有真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关系;等你有钱,所有的人都是朋友,当你没钱,所有人都会远离你;每个人都是自私的,不可以要求别人无私奉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