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容肥给果树多久施肥一次
果树追施水溶肥得看肥料成分以及肥效期,我是给这一百多亩的苹果园用的摩尔水溶肥,隔个半个月冲一次,你的是啥果树,得选对含量,一般的是高钾型的
苹果树幼苗几天浇一次水?
种在地里的苹果树,每隔7-10天左右浇一次水;种在花盆里的,近期每隔4-5天左右浇一次,夏季高温时段,每天都要浇一次水。
拓展资料:
苹果树栽培技术
苹果也是一种对土壤适应性较强的高产果树。一般山冈薄地、河滩沙荒和轻度盐碱地,经过适当改良后,都可进行成片栽培。
一、生长结果习性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生长结果习性 苹果根系无自然休眠期,成年树一年内有2~3次生长高峰,依光合产物分配、地上部器官形成速率及土温、水分等外界环境而转移。根系第一次生长在萌芽前开始,至开花和新梢旺盛生长时转入低潮;新梢近停长时,根系生长出现第二次高峰,数量多但生长时间短;第三次生长高峰在秋稍停长和果实采收前后,由于淮北地区秋季较长,故根系这次生长的持续时间较长,生长量也大,是树体积累贮藏营养的良好时机。此外,上、下层根系受土温的影响而有交替生长的现象。
苹果的枝条分生长枝和结果枝两类。生长枝依其长度又有长枝、中枝、短枝和叶丛枝几种。不同类型的枝条,其停止生长的早晚和积贮养分的能力不同。叶丛枝和短枝~般在萌芽展叶后3~4周即停止生长,养分积累早,且很少外运。中、长枝停止生长较晚,有时不能形成项芽。它们的同化养分制造较多,外运量也大,是树体(包括根系)贮藏营养的主要来源。所以,同一株树上要有不同数量和比例的长、中、短枝相配合、苹果新梢常表现有明显的二次生长的特性,长枝可分为春梢和秋梢两部分。与北方苹果产区相比,新梢生长量大和秋梢比例大,是淮北地区苹果枝条生长方面的两个特点。幼树容易表现旺长。
不同的苹果品种,其萌芽率、成枝力和顶端优势性均存有差异,从而影响到整个树冠的干性、层性和树形方面的差异,也影响到始果期的早晚。
结果枝依其长度和花芽着生的位置,可分成长果枝(>15厘米)、中果枝(5厘米~15厘米)、短果枝(<5厘米)及腋花芽枝四类。花芽为混合芽,开放后能抽生结果新梢,并在其顶端开花结果。因结果新梢极短,且着果后膨大形成果台,故其结果枝实际上为结果母枝。多数苹果品种以短果枝结果为主,有些品种在幼树期和初果期长、中果枝和腋花芽枝均占有一定的比例,是幼树能早期结果的~种表现。随树龄增长,各类结果枝的比例会产生变化,逐步过渡到以短果枝结果为主。
结果新相结果后,一般其上发生l~2个果台副梢(即果台枝),或长或短,与品种特性相联系。果台技连续形成花芽的能力因品种和营养而异,国光可连续5年,金冠3年左右,红星多数隔年形成花芽结果。
苹果通常是异花授粉结实的树种,生产上需要配置授粉品种,才能达到正常结实率的要求。但有的品种,如国光、安娜、麦艳,具有一定程度的自花授粉结实率。花期一般6~8天。高温、干燥时花期缩短,空气冷凉潮湿时花期延长。有的品种花期较长,花分批开放,首批花质量好,着果率高,花量多时可及早疏去晚期花;如花量不足,或首批花遭受霜冻时,可充分利用晚期花。
果实发育过程中,有一次落花、两次落果的过程。落花是本授粉受精花的脱落,子房未膨大。第一次落果在花后1~2周发生,是由于受精不完全所引起,幼果已有一定大小。第二次落果在第一次落果后2~4周发生,又称“六月落果”,主要由于各器官间对养分的竞争所引起,与树势强弱的关系较大。此外,有的品种在果实成熟前还有一次采前落果。六月落果是果树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自疏现象。正常的、一定数量的落果是自然的,但如因气候不良或栽培技术不当造成严重落果,则会影响产量。据计算,在花量较多的情况下,只需5%~15%花量结果,即可保证丰产。不同苹果品种每花序的自然着果数常有差异,金冠、国光常较多,可达4~5个,元帅、红星常仅1个,红玉也仅1~2个。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苹果性喜冷凉干燥、日照充足的气候条件。一般认为,4~10月生长期的平均气温12度~18度最适于苹果的生长。夏季温度过高,平均气温>26度时,花芽分化不良,果实发育快,不耐贮藏。红色品种成熟前适宜的着色温度为10度~20度,如昼夜温差小,夜温高,则上色困难。对照谁北地区气候条件,尤其是中熟红色品种在温度方面离最适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往南至长江流域,则这种差距加大。
世界苹果主产区的年降水量约在500毫米~800毫米。花芽分化和果实成熟期,要求空气比较干燥,日照充足,则果面光洁,色泽浓艳,花芽饱满。如雨量过多,日照不足,则易造成枝叶徒长,花芽分化不良,产量低而不稳,病虫害严重,果实质量差。淮北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左右,但分布不均,时有春旱、伏旱或秋旱发生,7~8月份多数年份雨量又过于集中,故灌排措施均需加强。
苹果为喜光性树种。光照充足,有利于正常生长和结果,有利于提高果实的品质。不同品种对光照的要求有所差异。淮北地区年日照时数在2000小时以上,基本上能满足苹果生长发育的需要。
土壤方面,苹果适于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和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土壤酸碱度(PH值)以微酸性到中性为宜。土壤通气不良时,根系生长受阻。PH7.8以上时,易发生缺素失绿现象。对土壤的耐盐力低于0.15%。
二、整形和修剪
1.整形 整形修剪的基本任务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培养良好的树体结构,包括干的高矮、树体大小、骨干枝的数量和分枝角度等,以增加树冠中结实的有效容积和防止平面结果;二是培养各类结果枝组,充分利用空间,做到多而不乱,密而不挤;三是平衡树势,调节生长与结果两者的关系,维持健壮的树体,为提早结果和丰产稳产奠定基础。
苹果整形中采用的树形,乔化树一般多推广疏散分层形(也称主干疏层形),半矮化树和短枝型树多推广小冠疏层形和自由纺锤形。
疏散分层形树形的结构特点是:于高50厘米~60厘米。整形完成后,全树有主枝5~6个,分两层排列(有时还有第三层)。第一层3个主枝邻接或邻近,相距在20厘米~40厘米以内,开张角60~70度。第二层2个主枝,伸展方位与第一层主枝相互插空错开,开张角比第一层主枝小,45~50度。第一、二层主枝间的距离(层间距)80厘米~100厘米。基部三主枝上各有副主枝(也称侧枝)2个,相互错开排列,第二层主枝上各有副主枝1个。全树高4米~5米。这种树形有明显的中心干,后期落头开心。如有第三层主枝,通常为临时性生枝,在落头时除去。主枝分层着生,上小下大,层间有较大的距离。它符合苹果的生长特性,成形较早,结构牢固,主枝能均匀占据较大的空间而通风透光良好。
基部为第一层主枝,上部为第二层主枝,顶部树形完成后落头开心处。数字分别表示干高、层内距、层间距及主枝上第一副主枝距干的距离。
整形要点是:基部三主枝可在两年内分期选留培养形成,并保持势力均衡;上层主枝不宜选留南向枝,以免影响光的透入。全树要保持明显的从属关系,即中心干的生长势要强于主枝,主技要强于副主枝,上下层主枝要保持上小于大。中心干过强时可采用三叉枝转主换头,用第二枝代替原头延长生长,形成小弯曲,控制上强,同时增强第一层主枝生长势。当第一层主枝只能选留培养出2个时,也可在主枝基部远留适宜的“把门测”代替第三主枝,形成“以侧代主”的形式,使树冠圆满。反之,如第一层生枝已形成4个而略显拥挤时,如某主枝缺乏副主枝(侧枝),也可采用“以主代测”的剪法,将其中的五个主枝按隶属于某一主枝的侧枝的要求进行剪截控制。基耶三主枝上的第一副主枝,要求在距主干分枝点60厘米~80厘米主枝背斜侧的方向远留培养,尽量不留“把门侧”,以免树冠内膛和下部枝条拥挤。对分枝角过小的主枝,应及早采用撑、拉等方法使之开张。树体开始大量结果后(10~13年),树势稳定,此时可对原中心于落头开心,增加上部光照。主枝向外倾斜延伸时,根据具体情况可为直线延伸,也可为波状延伸,但不宜左右弯曲延伸。冬剪时的剪留长度,主枝一般为45厘米~60厘米,副主枝一般为40厘米~50厘米。骨干枝枝头间直保持1米左右的间距。
小冠疏层形的树体结构基本上与疏散分层形相同,但树高、冠径和骨干枝级次均受到严格控制,树体更为紧凑。一般干高30厘米~40厘米,树高2.5米~3米,冠径3.5米~4米,树冠呈扁圆形。全树5~6个主枝,第一层3个,向上不再分层次,每40厘米~50厘米留1个主枝。第一层主枝开张角60~70度,其上各配置2个副主枝,第一枝距干约20厘米,往上相距20厘米在反方向再选配第二枝。上面的主枝不留副主枝,其上直接着生结果枝组。入盛果期后中心干落头开心,控制树高和冠幅。
自由纺锤形也是一种具有中心干的树形。于高40厘米~50厘米,树高2.5米~3米,冠径2.5米~3米。中心于直立,其上均匀配置10~15个侧生枝,向四周伸展,无明显层次。最下部的3~5个侧生枝较长较强,相互保持8厘米~10厘米的间距,起骨干枝的作用。愈近中心干上部的侧生枝则愈短愈弱,只起结果基枝的作用。上下同方向侧生之间保持50厘米~60厘米的间隔。整个树冠只有一级分枝,并全部诱引呈70度~90度的开张角,上面培养中、小型枝组,或直接利用短果枝和短果枝群结果。达预定树高后,中心干落头开心,树冠呈宽圆锥形或纱锭形。矮化砧苹果树或苹果的短枝型品种均可选用这种树形。
2.修剪 修剪分冬季修剪(休眠期修剪)和夏季修剪(生长期修剪)两类、冬季修剪的基本方法有短截、回缩和疏枝,有时把长放不剪也放在广义的修剪方法中。短截又可分轻截、中截和重截等几种不同的程度,从而其修剪反应也不同。对枝条轻短截或长放,有利于缓和枝势、树势。对枝条中截、重截或回缩,有利于促进枝芽生长和枝组、骨干枝的更新复壮。疏枝可减少分枝,改善光照,并有抑前促后的作用,有利于花芽的形成。夏季修剪包括摘心、抹芽、疏梢、扭梢、拿枝、拉枝、环剥等基本方法。一般来说,夏季修剪对树体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缓和枝势和树势,常有利于花芽的形成,在幼旺树上应用较多。
苹果幼树期的修剪以选留培养骨干枝为主,同时掌握轻剪多留辅养枝,增加枝叶量,使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早趋平衡,促进成花结果。
苗木栽植后,按不同树形要求对苗木进行短截,称为定干。定干时剪口下要求有5~7个以上的饱满芽,20厘米~25厘米称为整形带。这些芽前发成技后,从中选留中心干的延长技及第一层主枝或较粗壮的侧生枝。每年冬季按整形要求剪截培养中心干和各级骨干枝枝头,注意剪口芽的质量和留芽方向。位于中心于层间和主枝下部的生长枝,除过密的需疏除外,其余枝条应适当多加保留,作为辅养枝,并采用轻剪长放拉平的方法,使其能辅养树体,缓和树势及早期结果。整形带以下定干当年不扶芽,有利于主干的加速增粗和根系的生长,发出的枝条中近地面的和拥挤的可疏除,其余可控制或甩放。
在培养骨干、利用辅养枝的同时,在主枝、副主枝的背后、两侧及背上应及时分别培养大、中、小各类枝组,使稳定结果。枝组在树冠内的配置做到上稀下密,内外稀中间密。初果期多培养两侧及背后的平斜枝组,盛果期后要适当多利用背上的直立枝组,以维持枝组的生长势。采用自由纽锤形树形的植株,不必培养大型枝组。
夏季修剪是缓和幼旺树长势,促进花芽分化和早期丰产的一项重要措施,要充分加以应用。旺长辅养枝在春梢停长后和秋梢开始生长时,可进行拿枝,使枝条的木质部伤而不断,从而改变角度、方向和长势。旺长无花或少花的幼树还可采用春刻伤、夏环剥和秋拉枝的方法,促使成花。春刻伤是指春季萌芽前在浦养枝或侧生枝两侧及背后的芽上方进行刻伤,促使多萌芽;夏环剥是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在主干上方或主枝、辅养枝的基部进行环剥或环割3~4圈,使在环剥口上万多积累养分,促进成花;秋拉枝是在秋稍停长前后拉大校条的开张角度,有利于缓和枝势。自由纺锤形树形侧生枝的诱引也多在这一时期中进行。秋稍停长后20天左右,对辅养枝采用剪梢和回缩内膜技组,也可减缓幼旺树的长势,并使小枝复壮。
进入盛果期后,当逐步转入以技组结果为主时,对多年生长的辅养枝要逐年清理、回缩和改造。特别是树冠郁闭的,要逐年落头开心和打开层间,使光透入内膛。为稳定结果防止大小年,冬剪时要控制和保持一定的花芽和叶芽的比例达卜(2~4)。花芽过多之年,可采取疏芽、短截、回缩和破顶,并配合疏花疏果,不使结果过量,从而促进发技。花芽较少之年,则尽量多保留花芽结果。对结果技组要不断更新复壮,疏弱留壮,细致更新,保持结果能力。总之,通过修剪要使结果技与营养技之间保持~定的比例。大体使每年结果枝的数量不超过总枝数的 30%~40%。当株间外围枝头开始交接,对延长枝原则上不再短截,可缩编放放,始终保持有一个生长势较强的带头枝。
当树体渐趋衰老,外围新消生长量在30厘米以下时,要及时回缩骨干枝到2~4年生部位的分校处,促进树冠较大的更新复壮。
果树施农家肥,一般放多少的量,多久放一次
农家肥现在越来越受到果农朋友的欢迎,那么农家肥到底有多好呢?又给如何施用呢?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果树施用农家肥的方法。
农家肥料指就地取材、就地使用的各种有机肥料。它由含有大量生物物质、动植物残体、排泄物和生物废物等积制而成,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腐殖质及果树所需要的各种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还含有激素、维生素和抗生素等。其特点是来源广,潜力大,养分完全,肥效期长而稳定,属迟效性肥料;农家肥施后能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是果园的主要用肥。其主要包括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肥、泥肥和饼肥等。
(1)堆肥:堆肥是利用作物秸秆、杂草、落叶、垃圾及其他有机废物为主要原料,再配以一定量的粪尿、污水和少量泥土堆制经好气微生物分解而成的一类有机肥料。堆制过程是微生物分解有机质的过程,因此必须创造适于微生物活动的条件。堆肥多在高温季节进行,肥堆要保持足够的水分,控制水分为湿重的65%-75%为宜。为利于微生物活动,也要注意肥堆的通气。腐熟后作基肥用。
(2)沤肥:所用物料与堆肥基本相同,只是在淹水条件下,经微生物嫌气发酵而成的一类有机肥料。
(3)厩肥:也叫圈肥,是利用家畜圈内的粪尿和所垫入的杂草、落叶、泥土草炭等物质,经过沤制而成的肥料。圈肥含有氮、磷、钾三要素,其中含钾量较高,可被果树直接吸收利用。
(4)沼气肥:在密封的沼气池中,有机物在嫌气条件下经微生物发酵制取沼气后的副产物,主要有沼气水肥和沼气渣肥两部分组成
(5)作物秸秆肥:以麦秸、稻草、玉米秸、豆秸、油菜秸等直接还田的肥料。
(6)泥肥:以未经污染的河泥、塘泥、沟泥、港泥、湖泥等经嫌气微生物分解而成的肥料。
(7)饼肥:以各种含油分较多的种子经压榨去油后的残渣制成的肥料,如菜籽饼、棉籽饼、豆饼、花生饼和芝麻饼等。
(8)绿肥:绿肥也是果园基肥来源之一,有较高的肥效,其利用方式主要有两种,①就地翻压。以绿肥植物蕾期至初花期刈割后,粉碎成料10厘米左右。均匀撒于田面,晾晒半天,即可翻入土中。一般每亩翻压1000千克-1500千克为宜。有水浇条件的果园,翻后晒1天-2天灌一次水,有利于绿肥腐熟;无水浇条件时,待雨季来临即可腐熟。②集中施入树下。即沿树冠外缘向外挖深60厘米、宽60厘米、长150厘米的沟一条,割下绿肥,晾晒后,粉碎成10厘米左右,每坑50千克-70千克,将绿肥与土拌匀填入坑中,随填随踏实,施后灌足水。施肥后20天左右肥坑内即可开始出现新根。果园中常用的绿肥植物,主要有紫穗槐、毛苕子、三叶草、草木犀、田菁、沙打旺、绿豆等。
(9)【夫沃施沃叶】功能水溶肥
依据水分情况施用在井灌区,水溶肥可以用于设备施肥,通过喷灌、滴灌等节水农业设施配合施肥器达到水肥一体化的效果,同时还不受地形限制,如坡地、洼地等。可直接将肥料和水分输送到果树根部。
1.避免直接冲施,要采取二次稀释。
水溶肥比一般复合肥养分含量高,用量相对较少,直接冲施极易造成烧苗伤根、苗小苗弱等现象,二次稀释不仅利于肥料施用均匀,还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2.少量多次施用。
由于水溶肥速效性强,难以在土壤中长期存留,少量多次是**重要的施肥原则,符合植物根系不间断吸收养分的特点,减少一次性大量施肥造成的淋溶损失。一般每次每亩用量在3~6千克。
3.注意养分平衡。
水溶肥一般采取浇施、喷施,或者将其混入水中,随同灌溉(滴灌、喷灌)施用。需要提醒的是,采用滴灌施肥时,由于作物根系生长密集、量大,对土壤的养分供应依赖性减小,更多依赖于通过滴灌提供的养分。如果水溶肥配方不平衡,会影响作物生长。另外,水溶肥千万不要随大水漫灌或流水灌溉等传统灌溉方法施用,以避免肥料浪费和施用不均。
4.配合施用。
水溶肥料为速效肥料,一般只能作为追肥。特别是在常规的农业生产中,水溶肥是不能替代其他常规肥料的。要做到基肥与追肥相结合、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水溶肥与常规肥相结合,以便降低成本,发挥各种肥料的优势。
果树全年应该施几次肥呢?
树一般施肥是4-5次样子,一般分为萌芽肥,花期肥、壮果肥、基肥,一般萌芽肥是在春梢前使用,可以采用淋肥形式或追肥方式,建议采用沟施方式,如果树体较旺,一般不使用肥;花期用肥主要补充花期营养消耗,可以施氮肥,旺树不用。;壮果肥一般可以使用高钾复合肥,或高钾水溶肥,如果使用秋肥,可以用高钾复合肥和有机肥一起施入;前面没有施入有机肥的,可以在冬秋季施入有机肥+复合肥,以此保证第二年开花结果营养所需。
果树施肥方法
果树施肥一般采用沟施和叶面喷施方式,沟施一般在果树滴水线外施肥,一般在离根部30-50公分的地方挖沟施肥,深度一般是30公分样子,如果是施用基肥,挖沟要深一下,这样方便埋施,如果是追肥,挖沟可以稍微浅一些,这样效果有保证,而且不会伤根。
树全年共施肥三至四次,一般以施三次肥的最多。即:1、发芽开花前为春施追肥(三月追氮,枝叶茂密)。花后肥(五月氮磷,成花得力)。3、膨果肥(六月施钾,品质不低)。4、秋施基肥(九月基肥,最为适宜)。应根据果树根系生长的高峰期,参照果树当年亩产量以及单株产量分别进行科学配施。秋季基肥应占全年施肥总量的半数以上,其余的几次要求肥种速效种类其全,最好花后和膨果肥用水溶性肥料最理想,使用追肥枪施入,因肥种元素集全便于树体根系吸收
。施肥方法需灵活,施于果树树冠滴水线垂直下方吸收根部位最好。这样肥料利用率能最大化,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深度在三十厘米右右就行,秋季的有机肥为较深,而化肥则需要相应浅一点,要求肥先水后,最好是肥水一体化。另外要求施肥早一点、浅一点、远一点、肥土混合均匀埋严实。少吃多餐勤补给,特别是有机肥和生物菌肥要与化肥分开施入,不能混合使用,化学肥料不能太集中以免烧根伤根。
水溶肥在苹果树肥郊多长时间/
春季苹果树发芽前后,可以适量追施水溶肥,果实膨大期再追施1-2次。建议将水溶肥稀释300-500倍,浇灌树盘。
苹果树生长期水溶肥的无公害施肥技术
苹果是蔷薇属科苹果属植物的果实,也是我国栽培最广泛的果树,主要产于华北、东北一带,夏、秋果实成熟时采摘,味甜,口感清脆,且富含丰富的营养,广受人们欢迎。
苹果树的无公害追肥技术:
随着苹果树的萌芽、发育、结果,养分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苹果树在年周期生长发育过程中前期主要以吸收氮为主,中后期以吸收钾元素为主面对磷素的吸收全生长季比较平稳,据研究发现每生产1000千克苹果需吸收氮10-13千克,磷6-10千克,钾9-10千克,其吸收比例约为1:0.7:0.83,同时对钙、锌、硼、铁等营养元素也比较敏感。
基肥:
一般苹果树在采摘后要重施有机肥,每亩一般施基肥1500-5000千克,施肥时可以采用环状沟施法、以树基为中心,逐年向外扩散,同时也可配合使用含腐植酸水溶肥,用于改良土壤结构和增加土壤肥力,促进果树根系的快速生长,促进植株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积累。
花前花后肥:
苹果花前肥可以在花前15-20天内进行,可以冲施高氮高钾型水溶肥促进花芽分化,提高花芽质量,增加坐果率,在苹果开花后可以再次冲施高氮高钾型水溶肥,促进幼果的发育,避免落果现象的出现。
果实膨大肥:
在苹果进入膨大期时可以每7-10天冲施和叶面喷施一次膨果专用肥或者是高钾型水溶肥,可有效的提高果树防病、抗逆、抗早衰的能力,并对果实膨大、着色、含糖量的提高和产量的提高都有很好作用。
生理性病害预防:
苹果在生长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或者是病菌侵袭易造成病害的发生,苹果主要的病害有腐烂病、炭疽病、白粉病、轮纹病等病害,严重危害植株的生长和后期产量的提高,同时不利于果实的贮藏,对经济效益的影响较大。
要想预防苹果生理性病害的出现一方面可以追施腐植酸水溶肥,来分解土壤中的细菌,减少病害的侵袭,预防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采用药剂的方法要预防,但是喷施时要注意浓度。
苹果树什么时候用水溶肥,怎么用最好
苹果树施肥一般分作基肥和追肥两种,具体的施肥时间也要根据苹果品种、果树需肥规律、树体生长结果状况而定。整理了苹果树的施肥时期及方法,以下详细列举出来供果友们参考。
果树施肥时间判断:
苹果树前期施肥时间:苹果树施花前肥或萌芽肥(在4月上旬进行);苹果树的花后肥(在5月中旬进行);前期这两次肥能有效地促进果树萌芽、开花并及时防止因开花消耗大量养分而产生脱肥,提高坐果率,促进新枝生长。
苹果树中后期施肥时间:苹果树施花芽分化和幼果膨大肥(在5月底至6月上旬进行),这次追肥是为了满足苹果果实膨大、枝叶生长和花芽分化的需要,苹果树追肥一般以钾肥为主。
苹果树施基肥时期一般以秋季最佳(在9月上中旬进行),苹果树基肥主要以农家肥为主,磷肥则按全年总量全部施入,为了充分发挥肥效,磷肥要先与有机肥一起堆积腐熟,然后拌匀施用。
苹果树施基肥主要作用是保证采收后到落叶前果树光合作用,提高营养积累,为下年果树生长发育打好基础。在这4次施肥的基础上,还要考虑配合叶面喷肥+瓜果壮蒂灵。7月份以前喷施0.3%~0.5%尿素液+瓜果壮蒂灵,7月份以后配喷0.3%~0.5%磷酸二氢钾或果树微肥+瓜果壮蒂灵。
苹果树施肥的方法:
施肥方法一、根部施肥:果树的根部系果树的毛细根是果树吸收养分的主要器官,果树对肥料的吸收主要靠根系中的根毛来完成,因此在根系集中分布区施肥是提高肥效的关键之一。
施肥方法二、地面及地下施肥:苹果树施肥一般情况下,水平根的分布范围约为树冠径的1-2倍,但绝大部分集中于树冠投影的外缘或稍远处。其垂直分布,随树种、土质、管理水平而有差异。一般苹果、梨、核桃、板栗、葡萄等的根系分布较深,可达70-80厘米,但80%以上的根系集中于60厘米左右的土层中,桃、杏、李、樱桃的根系分布较浅,绝大部分在40厘米左右的土层中。所以,在施肥时,要根据这一特点来施用肥料。根系分布深的要适当深施,反之浅施,有机肥料分解较慢,供肥期较长,宜深施肥,化肥移动性较大,可浅施。如施有机肥,苹果等根深性果树施用深度为40-60厘米,而桃等浅根性果树则为30-40厘米。同时,施肥时应以树冠投影边缘和稍远地方为主,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肥效。
施肥方法三、叶面喷肥:使用叶面喷肥需要根据果树的长势进行,如果树长势弱、枝叶伸长缓慢、叶片趋黄色或淡黄色,这表明果树缺氧缺铁,应当以喷施氮肥为主,并且适当喷一些柠檬酸铁和磷肥、钾肥;如果叶大嫩绿、枝条间节过长,氮肥充足,应当以喷施磷肥和钾肥为主,适当喷一些微量元素。
果树施肥需要注意的事项:
果树叶面喷肥注意一、在果树花前期、花期、壮果期的阴天或晴天下午5时后进行。间隔期10~15天。
果树叶面喷肥注意二、肥料氮肥中的碳胺、磷肥中的磷矿粉等对叶面喷洒无效或有害,应严禁喷洒。适宜的品种有尿素、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硫酸钾、草木灰及微量,元素中的硼砂、硫酸锌、硫酸锰、硫酸铁。柠檬酸铁等。
果树叶面喷肥注意三、叶面喷肥不是施肥的主要方式,而仅仅是在土壤施肥不足的情况下采用的一种辅助施肥方式。
果树叶面喷肥注意四、喷施尿素浓度最好为0.3%~0.5%,过磷酸钙喷施浓度为0.5%~1.2%,磷酸二氢钾喷施浓度为0.2%~0.4%,三元复合肥喷施浓度为0.4%~0.5%;草木灰喷施浓度为1.5%~2%;微量元素中的硼砂、硫酸锌、柠檬酸铁、硫酸镁等的浓度为0.08%~0.15%。
果树叶面喷肥注意五、树叶背面气孔多而大,肥料容易被吸收,所以喷洒应当从上到下以叶的背面为主。这样自然会有肥液下滑到叶的下面。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7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