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跟大家唠唠我自个儿捣鼓酵素肥料这点事儿。搞园艺种菜有些年头,土是越种越没劲儿,之前老用化肥,感觉地都板结,菜长得也不咋地。后来听人说酵素这玩意儿能改良土,对菜也关键是废物利用,不花啥钱,我就琢磨着自己试试看。
动手前的准备
最开始嘛就是攒材料。这玩意儿真不复杂,主要就是三样东西:
- 厨余垃圾:主要是新鲜的水果皮、蔬菜帮子、烂水果啥的。注意,别用煮熟的、带油的、肉类的,那些容易发臭坏事。我一般就是攒厨房里切下来的果皮菜叶,比如苹果皮、香蕉皮、西瓜皮、烂番茄、老菜叶这些。
- 红糖或黑糖:这玩意儿是给微生物提供“口粮”的,促进发酵。用红糖、黑糖都行,哪个便宜用哪个。
- 水:就普通的自来水,要是讲究点,可以晾晒一天去去氯气,我有时候懒,直接就用,感觉影响不大。
再就是找个大点的塑料桶或者坛子,得有盖子能密封的,但不能是金属的,玻璃的也行,不过我怕炸,还是用厚实的塑料桶多。桶的大小看你攒的厨余多少。
开始动手做
材料齐,就开始动手。过程挺简单的:
- 处理厨余:把攒的那些果皮菜叶啥的,稍微冲洗下,去掉点脏东西,然后尽量切小块点。切小块是为让它们发酵得更快更充分。
- 装桶混合:接着就是往桶里放料。我一般是按红糖:厨余:水 = 1:3:10这个比例来放。比如,放1斤红糖,就配3斤切好的厨余,再加10斤水。先在桶底铺一层厨余,撒点红糖,再铺一层厨余,再撒红糖,这样一层一层地放,把水加进去,淹没大部分料就行。
- 留足空间:非常重要的一点!桶不能装满,顶上得留出大概三分之一的空间。因为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气体,装太满容易胀气,甚至把盖子顶开,弄得到处都是。
- 盖盖存放:把盖子盖上,但头一个月别拧太紧,稍微留点缝或者每天松一下盖子放气,不然真会“嘭”的一声给你个惊喜。这叫“放气”或者“排气”。放在阴凉通风、太阳晒不到的地方。
- 耐心等待:接下来就是等。头一个月,每天都要记得去松松盖子放气。后面气少,可以隔几天放一次。整个发酵过程大概需要3个月左右。时间长点更一年半载的也没问题,更醇熟。
怎么判断好没打开闻闻,有那种酸酸甜甜的香味,没有臭味,颜色变成棕黄色或者深褐色,厨余大部分都分解,那就差不多。
酵素肥料咋用
做好的酵素原液不能直接用,劲儿太大,容易烧苗。必须得稀释。
- 浇灌:我是用酵素液兑水,大概1:500到1:1000的比例。比如1毫升酵素液兑500到1000毫升水。搅和匀,直接浇在菜根附近的土上。大概一两周浇一次就行,看菜的长势。
- 喷叶面:也可以稀释得更淡一点,比如1:1000以上,装喷壶里,喷洒在蔬菜叶子的正反面。据说这样吸收更快,叶子能长得更绿。我一般在傍晚或者阴天喷,避免大太阳晒伤叶子。
- 发酵后的渣子:过滤出来的那些渣子也别扔,都是好东西。可以埋在花盆底或者远离植物根部的地方做底肥,慢慢分解改良土壤。
实践下来的效果
用这自己做的酵素肥,确实感觉有些变化:
- 土壤感觉松快:以前那板结的地,浇几次酵素水后,感觉没那么硬,有点团粒结构的意思,浇水也容易渗下去。
- 菜长得精神:特别是叶菜,像生菜、小白菜这些,叶子绿油油的,看着就壮实。之前种番茄老是黄叶,用酵素肥感觉好多,开花结果也多点。
- 病虫害好像少点:这个不敢完全确定是不是酵素的功劳,但感觉上,像蚜虫、红蜘蛛这些小虫子比以前少闹腾。可能是土好,菜自己抵抗力强。
- 口感方面:这个比较主观,但家里人都说自己种的菜味道比外面买的浓一些,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哈哈。
总的来说,这酵素肥不是啥神丹妙药,不能完全替代其他肥料,但作为一种补充,特别是对改良土壤、促进植物健康生长这块,我个人实践下来感觉还是挺有用的。而且制作过程简单,成本低廉,还能处理掉不少厨余垃圾,挺环保的。推荐大家有条件的话,不妨也动手试试看,自己感受下效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