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聊我最近在碱性地里瞎折腾肥料的事儿,也算是个小小的实践记录,希望能给同样有困扰的朋友们一点启发。
事情是这样的,我家后面那块地,也不知道咋回事,土质特别碱,种啥都蔫唧的,产量低的要命。一开始我还以为是自己技术不行,后来才知道是土壤的问题。我就寻思着,这不行,得想办法改良改良。
我想到的是有机肥。这玩意儿改良土壤是公认的我就去村里找些腐熟的农家肥,鸡粪、猪粪啥的,一股脑儿地往地里撒。撒完之后,用旋耕机翻一下,让肥料和土壤充分混合。当时想着,有机质多,总归是好事儿。
但是,光靠有机肥好像还不够给力。我就开始研究起各种肥料的成分。在网上查资料,也问问村里的老农,解到碱性土壤要避免用碱性肥料,最好是用酸性的。我就列个清单,准备试试。
我的清单里包括:
- 腐殖酸肥:听说这玩意儿能改良土壤结构。
- 过磷酸钙:这玩意儿我知道,小时候家里就用,补充磷元素,对根系
- 硫酸亚铁:这玩意儿见效快,但是听说效果不持久。
我没有一次性全用,而是选择小范围试验。我在地里划几块小区域,分别施用不同的肥料,然后记录它们的表现。施肥的时候,我还特意用穴施的方法,就是把肥料埋在作物根系附近,减少肥料的流失。
观察一段时间,我发现硫酸亚铁效果确实挺明显的,用过的区域,叶子明显绿不少,长势也好一些。但是,过一段时间,效果就没那么明显。腐殖酸肥的效果比较慢,但是感觉土壤好像松软一些。过磷酸钙的效果我也说不感觉好像没啥特别明显的区别。
后来我又听人说,石膏也能降碱,主要成分是硫酸钙。我就去农资店买点石膏,也撒一些在地里。这玩意儿不像化肥,见效慢,得长期用才能看到效果。
这回实践,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改良碱性土壤是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指望一蹴而就。需要有机肥、酸性肥料、石膏等多种手段结合使用,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肥方案。而且要耐心观察,记录每种肥料的效果,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我的那块碱性地,虽然还没完全改良但是已经比之前好多。至少种出来的菜,能吃,哈哈。以后我会继续努力,争取把那块地彻底变成丰产田!
总结一下我的经验:
- 多用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
- 选择酸性肥料,如腐殖酸肥、硫酸亚铁等。
- 考虑使用石膏,长期改良土壤。
- 穴施肥料,提高利用率。
- 耐心观察,记录效果,不断调整。
希望我的分享能帮到大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