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来唠唠我最近捣鼓的这事儿——用青草,就是刚割下来的草,直接当肥料使唤。
为啥要搞这个?
主要,还是觉得每次割完草,那一大堆绿油油的扔怪可惜的。再说现在买点啥正经肥料,口袋也跟着瘪得快。我就琢磨着,这草长在地里,它肯定有营养,割下来还给地里,不就循环利用嘛省钱还环保,听着挺美。
开始动手
说干就干。前两天天气还行,我就把家门口那片草坪给推。用的是那种带集草袋的推草机,方便收集。没一会儿,就收集好几大袋子新鲜的碎草。闻着那股青草味儿,还挺冲。
第一次搞,心里也没谱。我就提着袋子,走到我的小菜地那边。寻思着先拿几棵番茄试试水。我抓起一把把青草,就往番茄根部周围铺。也没铺多厚,大概就手指那么厚,围着根绕一圈。
- 铺设过程:直接把新鲜的、绿色的碎草均匀撒在植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
- 覆盖厚度:尽量薄一点,怕太厚不透气,或者捂坏根。
观察和后续
铺完之后,我就没怎么管它,就是正常浇水。头两天,那草还是绿的,看着也还行。过几天,太阳一晒,加上浇水,表面的草开始有点发黄、变蔫。
我发现个问题,如果铺得稍微厚点的地方,或者浇水多,那草就有点黏糊糊的,甚至有点不好闻的味道出来,估计是沤在一起。这让我有点担心,怕把菜根给烧或者滋生啥不好的东西。
后来我又试一次,这回我学聪明点:
- 把刚割下来的草摊开在太阳下稍微晒半天,让它脱点水,没那么湿乎乎的。
- 铺的时候更薄,而且尽量不紧贴着植物的主干。
- 有时候还掺点干树叶或者园土进去,感觉这样能透气点。
效果咋样?
效果不是特别明显能看出来。用这草肥的地方,感觉土好像是湿润保持得久一点,草也确实没怎么长出来,算是有点抑制杂草的作用。至于说让菜长得更壮,可能有点效果,但也没那么神奇。
最大的感受是,直接用新鲜青草,操作起来要小心。量不能大,厚度要控制,不然容易出反效果,比如发臭、发黏、甚至可能引来小虫子。
后来我琢磨着,可能更好的办法是把这些青草堆起来,让它自己先腐熟发酵一阵子,变成真正的“堆肥”再用,那样可能更安全有效。不过那样就得多一道工序,也需要地方和时间。
总结一下
直接用新鲜割下来的青草当肥料这事儿,能干,但得讲究。小范围、少量、铺薄点,稍微晒干点再用,可能会好些。它能起点保湿、抑草的作用,肥效嘛估计是缓慢释放的,别指望立竿见影。对于我这种想省事又想废物利用的人来说,算是个可以尝试的法子,但确实不如好好堆肥来得稳妥。
反正我这算是实践一把,有利有弊。下次割草,我可能会分一部分直接用,另一部分攒起来试试堆肥看。生活嘛就是不停地折腾和学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