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琢磨自己弄点肥料丸子的事儿。地里要用,老去买,感觉花销有点大,而且有时候买的成品,那个配比总觉得不太对自家地里的胃口。后来听人说起,现在有种叫挤压造粒的方法,好像能把粉末状的肥料压成小丸子,关键是投资不大,流程也相对简单,还省烘干那道麻烦工序,这我就来兴趣,决定自己上手试试看。
说干就干。先把家里有的几种基础肥料粉找出来,什么氮磷钾之类的,盘算着大概的比例给它掺和到一块儿。掺匀不是啥难事,难的是后面加水。这玩意儿对湿度要求挺高,水加少,干巴巴的,机器肯定压不出来;水加多,又成烂泥巴,黏糊糊的更没法弄。我这是第一次干,没经验,加水的时候小心翼翼的,边加边用手搓,感觉差不多有点潮湿,能捏成团但又不粘手,心里才稍微有点底。
接下来就是把家伙事儿搬出来。我弄的是个小型的对辊挤压机,看着挺皮实,结构也不复杂,就俩压辊对着转。通上电,把和好的肥料粉末小心地倒进机器的进料口。机器一开动,那动静还不小,嗡嗡响,俩辊子转起来,把料子往中间卷。我就在旁边盯着,心里还挺紧张,生怕出什么幺蛾子。
眼瞅着肥料粉被卷进俩辊子中间,然后从另一边被挤出来,变成一片片带小坑的薄片,薄片再往下掉的时候,就被下面的装置给破碎成不规则的小颗粒。看到颗粒哗地往下掉,心里那块石头总算落地。出来的颗粒摸上去还有点温度,硬度感觉也还行,至少不是一碰就碎的那种。
第一次弄,效果肯定不是完美的。出来的颗粒大小不太均匀,有的圆溜溜,有的就奇形怪状的,还有点毛边。不过这都不算大事儿,毕竟是自己用,又不是拿去卖。关键是,这个方法确实是省事儿,不用大动干戈地去建个烘干设备啥的,整个流程下来感觉挺快。
总的体验下来,我觉得这种挤压造粒的方法,对于咱这种小规模自己捣鼓肥料用的人来说,确实挺实在的。投入确实不高,过程也直观,主要就是前期那个原料湿度的把握需要多试几次,找到感觉就好。以后自家缺啥肥,或者想搞点特殊配方的,自己动手掺和一下,再用这机器一压,方便多。算是一次挺成功的实践,下次再弄估计就更有经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