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今天就说说我捣鼓那堆坏坚果的事儿。家里总有些坚果,放时间长,或者买回来就发现不对劲,有点哈喇味,或者干脆就是受潮发霉,扔是真可惜。
起因和准备
那天收拾储藏室,翻出来好几包,有核桃、花生,还有点杏仁,都不能吃。放着占地方,丢垃圾桶又觉得浪费粮食,心里不得劲。琢磨着这玩意儿油性大,应该能当肥料?以前试过沤豆饼肥,那劲儿是真足,就是味儿也大。我想,这坚果大概也差不多。
说干就干。我先把这些坏坚果都倒腾出来,找个结实的大塑料袋,拿到院子里。
处理过程
第一步是弄碎它们。 直接埋土里肯定不行,太大块,猴年马月才能分解。我找把旧锤子,垫块厚木板,就在院子角落里哐哐地砸。这活儿挺解压,但也挺烦人,壳子碎屑到处飞。砸得差不多,不用太细,小块就行,能增加接触面积。
接着是找容器。 刚好有个带盖子的旧塑料桶,以前装涂料的,刷干净正好用。把砸碎的坚果一股脑全倒进去。
然后是加水和“料头”。 干巴巴的肯定不行,得湿润才好发酵。我就往桶里加水,加多少?没个准数,凭感觉,大概就是把坚果都浸湿,但又不是泡在水里那种,用手抓一把能感觉湿乎乎的,但水又不会滴答下来,差不多就那个意思。后来看着有点干,我又补点水。
光加水也不行,发酵得慢,而且容易发臭。我想起以前沤肥的经验,加点红糖能加速发酵,还能稍微改善点味道。家里正好有没吃完的红糖,抓两大把进去,搅和匀。
关键一步:密封与等待。 把桶盖盖上,但没完全拧死,留点缝。因为发酵会产气,完全密封怕把桶给胀坏,或者开盖的时候“嘭”一下。然后就把这桶玩意儿搬到院子最角落,太阳晒不太到的地方,眼不见心不烦。
中间的观察和调整
过大概一个礼拜,我好奇过去掀开盖子闻闻。嚯!那味道! 真的是一言难尽,一股子酸臭味混杂着坚果油脂变质的味道,差点没把我送走。当时就有点后悔,心想这玩意儿能成吗?
我想想,可能是水加多点,或者是糖不够?我又往里加点红糖,然后找些干的落叶和一点园土掺进去,想着能吸吸水,也能提供点有益菌。用根棍子搅拌几下,盖好盖子继续放着。
之后每隔几天我就去“关心”一下,主要是闻闻味儿,偶尔搅拌一下。慢慢地,那种刺鼻的臭味好像真的减轻点,变成一种比较浓郁的、有点像酱油或者说发酵物的酸香味。颜色也越来越深,质地也变得黏糊糊的。
最终结果
大概放有两个多月,感觉差不多。打开看,里面的坚果碎基本都看不出原样,变成黑褐色的、有点像烂泥但又没那么湿的东西。闻起来还是有味道,但已经不是那种让人无法忍受的恶臭,就是一股发酵的酸味。我觉得这就算是成功。
用的时候,我也不敢直接用,怕烧苗。都是挖坑离根远点埋下去,或者兑水稀释很多倍再浇。用几次,感觉家里的几盆花草长得还行,叶子绿油油的。具体肥效多强说不上,但至少没坏处,也算是废物利用。
这事儿能干,就是前期处理麻烦点,发酵过程味道有点挑战,需要点耐心。但看着那些本来要扔掉的东西变成养花的宝贝,心里还是挺得劲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