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自个儿是怎么瞅那些假肥料的。这玩意儿,真是防不胜防,一不小心就着道,白花钱不说,地里的庄稼也跟着遭殃。我这也不是啥专家,就是种地时间长,吃过亏,自己琢磨出来点土办法。
第一步:先看脸(包装袋)
拿到肥料袋子,我从来不急着掏钱。先瞪大眼睛看!
- 看名字: 那些名字起得天花乱坠,又是“高效”又是“全能”的,我反而要多留个心眼儿。正经东西,名字都实在,不会吹得没边儿。还有些故意蹭大牌的,名字差一两个字,不仔细看就过去。
- 看字: 包装袋上的字,是不是印得清清楚楚?要是模糊不清,或者颜色不对劲,那多半有问题。特别是生产厂家、地址、电话、还有那个生产许可证号、肥料登记证号,这些必须得有,还得清楚!我上次就碰到一个,地址写得含含糊糊,电话打过去是空号,那还能是真的?
- 看袋子质量: 好肥料,厂家也舍得用好点的袋子。那些袋子薄得跟纸一样,或者印刷质量糙得很,颜色都跑偏,我一般直接就放下。
第二步:动手摸,凑近闻
光看还不行,有时候包装也能仿得很像。这时候就得拆开(要是店家允许的话,或者买回家先少量试试)或者隔着袋子感受下。
- 用手捻(摸): 抓一把肥料在手里捻捻。你看那复合肥,颗粒是不是均匀?大小是不是差不多?要是里面疙疙瘩瘩,或者粉末特别多,感觉不实在,就得小心。有些假货就是用啥玩意儿掺和的,手感完全不对。
- 闻闻味儿: 有的肥料本身就有点氨味啥的,但要是味道特别刺鼻,或者压根一点味儿没有(比如有些冒充尿素的),也得警惕。我记得有次买的肥,打开一股子怪味,熏得人头疼,后来证实就是假的。
第三步:放水里试试(水溶法)
这招也挺好使。回家之后,或者在地头,弄一小撮肥料,放点水进去搅和搅和。
- 看溶解: 好多肥料,特别是氮肥、钾肥啥的,放水里很快就化开,水也比较清亮。要是半天化不开,或者底下沉淀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那八成是有问题。有些假肥料就是拿泥巴、沙子掺的,一泡水就露馅。
- 看颜色: 溶解后的水,颜色也得留意。有些肥料本身带点色,但要是颜色特别怪异,或者跟说明书上说的不一样,那也不对劲。
第四步:烧一下(这个我偶尔用)
这个办法稍微麻烦点,也不是所有肥料都适用,但有时候也能看出问题。
找个铁片啥的,放一点肥料在上面,用火烧烧看。比如尿素,真家伙烧起来会熔化,冒白烟,有点氨水味。磷酸二铵,烧起来不怎么熔化,会有点氨味。要是烧起来噼里啪乱响,或者冒黑烟,味道特别难闻,甚至烧完还是一坨硬疙瘩,那很可能就是假的。
别贪小便宜
还有一点最实在的,就是价格。化肥这东西,原料成本、生产、运输都要钱。要是价格比市面上同类产品低得离谱,那十有八九是猫腻。天上不会掉馅饼,老想着贪便宜,吃亏的还是自己。
买肥料就得多长个心眼。看看包装,摸摸捻捻,闻闻味儿,有条件再泡泡水。别光听卖货的吹得多好多自己动手验一验才最靠谱。我就是这么一路摸索过来的,虽然麻烦点,但总比买回一堆没用的假货强,你说是不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