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鼓肥料这档子事
说起来搞肥料研发这事儿,完全是歪打正着。一开始我压根没想过自己能跟这东西扯上关系,就是纯粹瞎折腾。
就是看着家里阳台种点葱蒜啥的,老是长不黄唧的。网上查查,说要施肥。买,嫌麻烦,而且那一小包死贵。我就寻思,自己弄点呗。看人家说淘米水、烂菜叶子都能当肥料,我就试着攒点,直接往盆里浇。
结果?
要么就是烧苗,叶子直接蔫;要么就是招小飞虫,嗡嗡的,烦死人。还有一次,我把点鱼肠啥的埋土里,想着这玩意儿肯定有营养,结果没几天那味道,嚯,整栋楼估计都闻得见,差点没被邻居打上门来。那时候真是纯小白,啥也不懂,就是一顿瞎搞。
为啥非要自己搞?
后来为啥又较上劲?主要是回老家,看到我叔他们种地。每年买化肥就是一大笔开销,而且感觉用那么多年化肥,地好像越来越没劲儿,产量也上不去。我叔还老念叨,说现在的肥,感觉没以前好使,劲儿小。
再加上那几年老说环保,说啥有机农业。我就琢磨,能不能弄点环保的、有机的肥料?把我之前瞎搞的经验,加上看的一些乱七八糟的资料,就想着正经搞搞试试。主要是觉得,要是能弄出来点有用的东西,帮我叔他们省点钱,让地也能好点,那不是挺好嘛
摸索的过程
这一下决心,就开始漫长的摸索。那可真不是一两天的事儿。
- 找原料:这是第一步。我先是从身边的东西下手。去附近的养鸡场要点鸡粪,这玩意儿劲儿大,但得处理去豆腐坊收点豆渣,这东西据说氮含量不错。还有就是菜市场捡点烂菜叶子,加上地里的一些秸秆、杂草。反正就是到处搜刮这些“废物”。
- 学发酵:光有原料不行,直接用肯定烧苗,还臭。就得学着发酵。看书、上网查,学人家堆肥。找个偏僻点的地方,挖个坑,把各种料按比例(也是估摸着)一层一层铺上去,撒点水,再盖上土或者薄膜。
- 控制条件:这发酵也不是堆那就完事儿。温度、湿度、氧气都得管。一开始不懂,要么太干不发酵,要么太湿发臭。那味道,真是上头。后来慢慢摸索,隔段时间就得去翻一翻,让它透气,还得根据情况加水。夏天还冬天发酵慢,还得想办法保温。
- 做实验:发酵好的东西,看着黑乎乎的,闻着有点土腥味,没那么臭,就算差不多。但效果咋样?不知道。我就弄几块小试验田,有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