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伙儿唠唠我自个儿瞎琢磨的“梅多黑肥料”,这名字是我起的,听着是不是挺唬人?就是把家里种花种菜剩下的东西,加上一些“土货”,沤在一起,弄出来的肥料。别看它黑乎乎的,效果那是杠杠的!
说起来,我这“黑肥料”的实践,还得从我老妈说起。我妈是个种菜迷,阳台上、院子里,凡是能种的地方,都种满各种蔬菜。她老说,自己种的菜吃着放心。可种菜就得施肥,老妈之前一直买化肥,我总觉得不放心,就寻思着能不能自己做点儿。
我啥也不懂,就在网上搜各种资料,什么厨余垃圾堆肥、落叶堆肥,看得我头都大。后来我琢磨着,咱农村长大的,小时候谁没见过沤肥?就按着小时候的记忆,开始我的“黑肥料”制作之路。
第一步,收集材料。
我把家里吃剩下的菜叶子、果皮、烂菜根,都收集起来。这可是好东西,富含各种营养。
然后,我就去小区里捡落叶,尤其是秋天,落叶满地都是,随便捡。落叶里含有丰富的碳元素,可以调节肥料的碳氮比。
我还找一些园土,园土里含有各种微生物,可以加速发酵。
我从老家弄来一些草木灰。这草木灰可是宝贝,里面含有丰富的钾元素,能让植物长得更壮实。
第二步,混合搅拌。
我找个大塑料桶,先把园土铺在桶底,然后把菜叶子、果皮、落叶、草木灰,一层一层地铺上去。
每铺一层,我就洒点水,保持湿度。
铺完之后,我就用铲子把它们搅拌均匀。
记住,别一下子把桶装满,要留点空隙,让空气流通。
第三步,发酵腐熟。
搅拌好之后,我就把桶盖上盖子,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
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
期间,我每隔几天就会打开盖子,翻动一下里面的东西,让它们充分发酵。
如果太干,我就洒点水,如果太湿,我就敞开盖子晾一晾。
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两三个月。
第四步,筛选使用。
等到里面的东西完全腐熟,变成黑褐色的时候,我的“梅多黑肥料”就做好。
用之前,我还会用筛子把里面的大块杂质筛掉,留下细腻的肥料。
这种肥料可以直接用来种花种菜,也可以兑水稀释后浇灌植物。
我用自己做的“黑肥料”种的菜,那长得是真叶子绿油油的,果实也特别饱满。我妈吃都说,味道比以前买化肥种的菜要
我这“黑肥料”也不是一次就成功的。我沤出来的肥料,要么太臭,要么发霉,要么根本没效果。后来我慢慢摸索,才总结出一些经验:
材料要多样化。 菜叶子、果皮、落叶、草木灰,都要有,这样才能保证肥料的营养均衡。
湿度要适中。 太干不容易发酵,太湿容易发霉。
通风要良 这样可以防止产生臭气。
耐心要足够。 发酵需要时间,不要急于求成。
做“梅多黑肥料”是个挺有意思的过程,既能处理家里的垃圾,又能给植物提供营养,还能体验一把自己动手的乐趣。如果你也喜欢种花种菜,不妨试试我的方法,说不定也能做出意想不到的好肥料!这玩意儿,简单粗暴,但管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