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捣鼓花草时碰到的一个事儿,就是那个肥料袋子上经常写着的“TE”到底是啥玩意儿。
记得刚开始那会儿,我对养花是真上心,啥都想给它们最好的。跑到农资店或者花市买肥料,看着包装袋上花里胡哨的,啥“氮磷钾”多少多少,这个我大概知道,就是植物吃饭的主食嘛但经常看到数字后面还跟着个“+TE”,这就让我犯嘀咕。
比如买过一袋写着“20-20-20+TE”的,当时也没多想,觉得多个字母肯定更好呗,贵点也买。用着用着,感觉家里的几盆小番茄长得是挺壮实,叶子绿油油的。
后来有一次,图便宜买另一种复合肥,上面光秃秃就只有氮磷钾含量,没那个“+TE”。给另外几盆差不多的花用上。说不上差多少,但总感觉那几盆花好像缺点叶子颜色没那么亮,长得也没之前用“+TE”的那么精神。
这下我就好奇,这个“TE”到底有啥魔力?
我就琢磨这事儿,下次去买肥料的时候,特意多看几眼包装说明。有些包装后面会印一些小字,仔细一对照,才慢慢搞明白。
搞懂TE是啥
原来,这个“TE”是英文“Trace Elements”的缩写,翻译过来就是微量元素。简单说,就是除氮、磷、钾这些植物需要量比较大的主食之外,还需要的一些“维生素”或者说“矿物质”。
虽然需要量很少很少,但缺还真不行。就好比人一样,光吃饭不行,还得吃点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身体才棒。
那具体都包括啥?我当时看的那个说明上列几个:
- 硼 (B)
- 铁 (Fe)
- 锌 (Zn)
- 铜 (Cu)
- 钼 (Mo)
大概就是这些东西。它们在植物体内作用可大,虽然我不是搞农业的,说不出那么多道道,但实践下来感觉,加这些微量元素的肥料,对植物开花结果、提高抗病能力啥的,确实有帮助。
以后再买肥料,我都会特意看看有没有那个“+TE”的标识。尤其是养一些比较娇贵、或者希望能开花结果的植物,我一般都会选带微量元素的肥料,感觉这样心里踏实点,植物长得也确实更好些。
这就是我搞明白肥料袋上“TE”的一点小经历,没啥高深理论,就是自己瞎琢磨加实践得出来的。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同样喜欢捣鼓花草的朋友有点用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