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这几年种地是越来越感觉有点使不上劲,老方法虽然稳妥,但产量也就那样,想再往上提一提就难。总听人家说现在有啥“肥料新技术”,什么腐植酸、海藻肥、还有听着更玄乎的微生物菌剂、糖醇螯合啥的,讲得天花乱坠。手头不实践一下,光听别人说是心里没底的。
去年开春前,我就琢磨着,不能老守着旧法子,得试试新玩意儿。于是我就开始捣鼓这事儿。先是去农资店转悠好几圈,跟老板打听,又找几个种地比较明白的老伙计聊聊。发现这新肥料名堂是真多,这个说对根那个说叶面吸收快,还有的说能改良土。听得我一个头两个大,感觉都挺有道理,但又怕是瞎忽悠,毕竟咱农民挣钱不容易,不能瞎折腾。
后来我反复比较下,看一些不是广告的介绍,觉得那个叫“糖醇螯合”的中微量元素好像有点意思。说是分子小,作物容易吸收,而且比较环保。以前用的一些微量元素肥,感觉效果时好时坏,有时候撒下去跟没撒一样,可能就是吸收利用率不行。我就想,要不就试试这个?
决定就干。我没敢大面积用,怕万一不行,损失就大。就专门划出一小块地,大概一亩左右,专门做试验田。买一小瓶那个糖醇螯合的锌肥,还有个含钙的,想着补锌补钙对果树应该挺重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比例兑水,不敢多加,也不能少加。
喷施的时候,我特意选个阴天傍晚,怕大太阳给蒸发,影响效果。拿着喷雾器,仔仔细细地把这块试验田的叶子正反面都喷一遍。旁边挨着的就是用老法子施肥的对照田,这样好比较嘛接下来的日子,我就格外留意这块试验田。
刚开始几天,真没看出啥明显区别。我就有点犯嘀咕,是不是又交“智商税”?但我这人就是犟,既然试,就得耐心看下去。大概过十天半个月,我再去地里仔细瞅,好像有点不一样。试验田的叶子颜色,感觉比旁边对照田的要绿得更深一些,也更有光泽,看着就精神。而且那段时间正好有点旱,对照田的叶子尖有点发蔫,试验田这边,好像抗旱能力强一点,叶片还比较挺拔。
到挂果期,区别就更明显。试验田那边的果子,感觉坐果率好像高点,而且果个也相对均匀一些。虽然没拿尺子去量,但肉眼看着就是感觉饱满一点。我也没指望它能一下子产量翻番,那不现实。
收的时候,我专门把试验田和旁边差不多大的一块对照田的产量分开称下。你猜怎么着?试验田确实比对照田稍微增产点,大概多个百分之七八的样子。而且果子的品相也确实好一些,坏果、次果少。算下来,虽然多花点买新肥料的钱,但增产和品质提升的部分,完全能覆盖掉成本,还有得赚。
所以说,这肥料新技术,不能光听广告吹得多神,也别一棍子打死说没用。关键还得自己去试,小范围地试。找到适合自己土地和作物的,那才是真格的。这回捣鼓下来,我是觉得这个糖醇螯合的微量元素肥,对我这块地和种的果树来说,确实有效果。以后打算慢慢把使用面积扩大点。也不能光指望肥料,土壤改良、田间管理这些基础活儿还得跟上,这新技术算是锦上添花。实践出真知,这话一点不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