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我挺喜欢捣鼓花花草草的,时间长,就琢磨着怎么自己弄点肥料,省钱还环保。刚好家里经常吃花生,那花生皮扔也怪可惜的,听说这玩意儿能沤肥,我就自己试着弄弄。
我的准备工作
就是攒花生皮。每次吃完花生,壳我都留下来,攒一大袋子。光有壳还不行,这东西得先弄碎点。直接大块的扔进去,发酵太慢。 我也没啥专业工具,就找个旧麻袋,把花生皮倒进去,然后放地上,用脚使劲踩,或者找根结实点的木棍子,就那么敲敲打打,给它弄碎点,不用特别细,小块就行。
具体咋弄的
弄碎之后,我就找个大点的塑料桶,那种带盖子的最没有盖子也行,后面再说。然后就开始操作:
- 铺一层料:先在桶底铺一层大概几厘米厚的土,就是普通的园土就行,没啥讲究。
- 加花生壳:然后在土上铺一层碎花生壳,也别太厚。
- 再铺土:再在花生壳上铺一层土。就这么一层土一层花生壳地往上加,像做三明治一样。有条件的话,中间可以掺点烂菜叶、水果皮之类的厨余垃圾,发酵更快更有营养,但我这回就主要用的花生壳和土。
- 加水湿润:加到差不多半桶或者大半桶的时候,就开始加水。这个水量得掌握好,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加点水,然后用手或者铲子稍微拌一下,让土和花生壳都湿润。啥程度算合适?就是你用手抓一把里面的料,使劲攥一下,感觉潮乎乎的,手指缝里能稍微看到点水,但是不会滴答滴答往下流,松开手,料又能散开,这个状态就差不多。太干发酵不起来,太湿容易发臭不透气。
- 封口:在最上面再盖一层土,然后找个东西把桶口盖住。有盖子就盖上盖子,但别盖死,留点缝透气。没盖子我就找个塑料布蒙上,用绳子稍微捆一下,或者压块板子也行,主要是为保温保湿。
漫长的等待和后续
弄好之后,我就把这桶东西搬到院子角落里,或者阳台不碍事的地方。这发酵是个慢功夫,急不来。放那儿基本上就不用老管它。
但是,也不能完全不管。大概隔个十天半个月的,我会想起来去看看。打开盖子,用个小铲子或者棍子,从底下往上翻腾一遍。主要是为让它透透气,发酵得更均匀。刚开始可能会有点味道,翻动的时候尤其明显,习惯就
这个过程要持续多久,得看天气。暖和的时候快一些,可能一两个月。要是天冷,那时间就得长,可能得三四个月甚至更久。
啥时候算发酵好?就是你打开闻不到明显的臭味,变成一种类似泥土的腥香味。里面的花生壳基本上都看不出原来的样子,颜色变得深黑或者深褐,质地也变得松散,抓一把感觉是湿润的土,那就说明彻底腐熟。
使用
发酵好的花生壳肥,我一般是掺在土里给花换盆用,或者在花盆边上挖点沟埋进去当追肥。注意刚开始用的时候量别太多,毕竟是自己做的肥料,劲儿可能不小,怕烧根。先少用点试试效果,看植物长势挺下次再适当加点量。
整个过程就是这样,虽然麻烦点,时间长点,但看着自己攒的花生壳变成有用的肥料,用在自己种的花草上,它们长得也挺那种感觉还是挺不错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