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听周围种地的朋友叨叨一个词儿,叫啥“功能性肥料”,听着挺玄乎。一开始我也没当回事儿,觉得不就是肥料嘛还能玩出啥花样来?但后来自己实践一把,才发现这里头还真有点儿说道。
事情是这样,前年我在家后院那块小地里种几垄黄瓜和番茄。往年,我就撒点普通的复合肥,有时候加点农家肥,长得也还行,就是那味道,总觉得差点意思,特别是番茄,水唧的,没啥番茄味儿。黄瓜,有时候长着长着就容易得病,叶子发黄,长势也不旺。
遇到问题,开始琢磨
我就琢磨,是不是这地力不行?还是说,光喂“主食”(氮磷钾)不够,还得给它们来点“营养品”?正好那阵子听人说“功能性肥料”,说啥的都有,有的说能改善口味,有的说能抗病,听得我心里痒痒的。
于是我就跑去农资店问问。老板也挺实在,没给我整那些虚的。他说,这功能性肥料,跟普通肥料不一样,它不光是提供氮磷钾这些基础营养,里头还加些别的“料”,比如有些是加能刺激作物生长的东西,有些是加能改善土壤的,还有些是加能帮作物抵抗病害或者不良环境的微量元素啥的。简单说,就是除让作物吃饱,还得让它吃吃得健康,还能解决特定问题。
动手实践,记录过程
我将信将疑,就先买一小袋试试。那袋子上写着能“提升风味”、“增强抗逆性”。看着挺对我的路子。老板教我怎么用,说这个不能完全替代主肥料,得配合着用,在关键的生长期用效果最
回家后,我就按照说明,在给番茄和黄瓜追肥的时候,把这个功能性肥料兑水,跟着复合肥水一起浇下去。也没敢用太多,就怕烧苗。接下来一段时间,我隔三差五就去地里瞅瞅。
- 初期观察:刚用下去那几天,老实说,没看出啥特别明显的变化,跟以前差不多。
- 中期变化:大概过十天半个月,诶,好像有点不一样。黄瓜的叶子看着绿油油的,比往年同期要厚实点,之前容易出现的黄叶现象确实少。番茄,长势也挺壮实。
- 后期结果:等到瓜果成熟的时候,效果就更明显。那一茬的黄瓜,吃起来口感确实脆嫩不少,而且感觉没那么容易生病,产量也稳当。最让我惊喜的是番茄,虽然个头没说变得特别大,但那股子浓郁的番茄味儿回来!不再是那种吃起来像水的番茄。
实践后的体会
经过这么一折腾,我算是对这个“功能性肥料”有点自己的理解。它不是啥神丹妙药,但确实有点像咱们人吃的“保健品”或者“补品”。
它不是替代品:基础的氮磷钾还得给够,就像人不能光吃保健品不吃饭一样。
它有针对性:好像是针对特定的问题或者需求来设计的。比如我用的那个,就对着改善风味和抗病去的。市面上肯定还有针对其他功能的,比如促生根的、膨果的等等。
它起辅助作用:它是在基础施肥之上,锦上添花,或者说是查漏补缺,帮助作物发挥更好的潜力,或者克服一些生长障碍。
所以要问我这功能性肥料到底是啥玩意儿?按我的实践经验来看,它就是一种加点“特殊技能”的肥料,能在满足基本营养需求的给作物来点额外的帮助,解决一些普通肥料解决不的问题,比如口感不好、抗性差这些。用对地方和时候,效果还是挺不错的。具体用哪种,还得看你种的想解决啥问题,不能盲目跟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