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氨基酸肥料-EDDHA专卖网!

好些朋友老问我,阳台上种点菜花,那肥料咋整?买,贵;自己沤,那味儿,嚯,能把邻居熏跑。时间还老长。今儿我就唠唠我这几年自己琢磨的一个法子,我管它叫“肥料蒸”。

为啥要“蒸”?

主要是以前试过直接堆肥,或者就那么泡水里沤着,那味道真是不敢恭维,尤其夏天,简直。而且沤出来的东西,感觉劲儿不大,有时候还烧苗,估计是里头乱七八糟的菌太多,没发酵后来琢磨,看人说高温能杀菌,还能让肥料熟得快,劲儿还大。我就想,能不能让它自己“蒸”熟?

我的“蒸”肥实践过程

说干就干。我这人动手能力还行,就爱瞎折腾。

  • 找家伙事儿: 我先是找个大点的、厚实的黑色塑料桶,带盖子的那种。为啥要黑的?吸热,太阳晒着,里头温度容易上去。
  • 准备料: 家里有啥就用厨房里的菜叶子、果皮(太酸的比如橘子皮少放点),小区里扫的落叶(这个是好东西,算“干料”),有时候攒点豆渣,或者弄点鸡粪啥的(这个得提前处理下,或者买人家发酵过的干粪)。反正就是“湿料”(菜叶果皮)和“干料”(落叶、锯末)搭配着来。
  • 开“蒸”: 这步是关键。我不是真拿锅去蒸,那得多少锅。我是学着网上看来的法子,在桶底先铺一层粗点的干料,比如碎树枝,透气。然后一层湿料(切碎点好),一层干料,像做三明治一样往上铺。铺个几层,就稍微喷点水,让它潮乎乎的,就跟你用手攥一把土,手缝里刚要滴水又不滴水那种感觉,千万别弄成水塘子。
  • 加点“引子”: 为让它发酵快点,热起来,我会在中间撒点东西。有时候是撒点红糖水,听说能喂饱那些干活的微生物;有时候是加点以前做好的肥料土,相当于“老面”;也试过买那种专门的发酵菌剂,撒一点进去。感觉加点东西,确实能快点。
  • 盖盖儿焖: 料装到差不多七八分满,就把盖子盖严实。注意,不是完全密封死,最好盖子上扎几个小孔,或者盖子稍微留点缝,让它能喘气,不然里头的微生物该憋死。然后就把这桶放阳台角落晒太阳。
  • 中间翻腾: 过个三五天,或者一个礼拜,我得开盖瞅瞅。用个结实点的棍子或者小铲子,给它从底下往上翻一翻,让它透透气,也让料能均匀发热分解。要是感觉太干,就再喷点水;要是底下有水渗出来,就说明水多,下次少加点,或者多加点干料。这期间,你会发现桶里头热乎乎的,甚至冒热气,这就是在“蒸”。
  • 耐心等着: 就这么重复翻腾、调整干湿,大概个把月,快的话二十多天,慢的话俩月(看天气和放的料),桶里的东西就变样。

“蒸”出来的效果

打开一看,原来的那些烂菜叶、黄叶子全不见,变成黑褐色、松散的土样,闻着也没啥臭味,就是一股子泥土的清香。这玩意儿,我掺在土里种花种菜,效果是真不错。

说说我这几年的感受:

这法子我用大概有五年。最大的好处就是:

  1. 没啥臭味: 只要干湿掌握发酵过程中温度能上去,基本就闻不到恶臭,顶多开盖翻腾的时候有点酸味或者氨味,但很快就散。邻居再也没意见。
  2. 肥效足: 感觉比直接沤的肥劲儿大,而且温和,不容易烧苗。可能是高温把有害菌干掉,有益菌唱主角,分解得更彻底。
  3. 速度快: 比起冷堆肥,这个加温发酵(我叫它“蒸”)确实快多。
  4. 废物利用: 家里的厨余垃圾、院子里的落叶啥的,都能变废为宝,挺

这也不是啥高科技,就是个土法子。关键就是掌握好水分透气(适当翻腾)和尽量让它热起来(比如用黑桶、晒太阳、加引子)。搞明白这几点,自己在家“蒸”点肥料,养花种菜,是足够用。比外面买的那些花里胡哨的强,起码自己做的,心里踏实。

行,今天就唠这么多。这就是我捣鼓“肥料蒸”的一点实践记录,希望能给也爱在家种点东西的朋友们一点参考。

发表评论

本文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