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潍坊那边的肥料公司,倒是勾起我不少回忆。不是啥惊天动地的大事儿,就是些早些年自己瞎折腾的经历。
那会儿刚对捣鼓花草、种点小菜啥的有点兴趣,心思活络,总想着怎么能让那几盆东西长得更听人说潍坊那边肥料产业挺厉害,种类也多,就琢磨着是不是该搞点“专业”的家伙事儿试试。
第一次尝试
我记得是托个朋友,从潍坊那边给捎回来一小袋据说是“挺好用”的复合肥。那会儿也不懂啥氮磷钾比例,包装上花花绿绿的字也看不太明白,就觉得挺新鲜。拿回来之后,心里那个激动。
具体操作嘛现在想想挺糙的:
- 拆开袋子,一股说不上来的味道,不算难闻,但绝对是“肥料”该有的味儿。
- 找个小勺子,估摸着量,小心翼翼地在花盆边上挖几个小坑。
- 把肥料撒进去,再把土盖上,还挺有仪式感地浇点水。
当时就觉得这下妥,等着我的小番茄、小辣椒噌噌长。天天去看,扒拉土看看肥料化没,就跟看孩子似的。
过程中的观察
过大概个把星期,好像是有点效果。叶子看着是绿油油些,心里美滋滋的。但是,也遇到点小问题。有一次可能是手抖撒多,结果一棵长得好好的小葱直接蔫儿,叶尖发黄,缓好几天才勉强活过来。那时候才明白,这玩意儿不能瞎用,劲儿大,得悠着点。
后来慢慢知道,不同的植物、不同的生长期,需要的营养不一样。什么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微量元素,还有什么水溶肥、缓释肥,门道挺多。潍坊那边确实选择多,从大化肥厂到各种专门做新型肥料的小公司,听跑农资的朋友说,每年新品种都不少。
一点感想
现在自己种东西少,没那么多精力去伺候。但每次路过农资店,看到那些花花绿绿的肥料袋子,尤其是印着潍坊地址的,还是会想起当年自己瞎鼓捣的那些事儿。挺有意思的,也算是自己动手实践过,知道种地、种菜真不是光浇水就行,背后学问大着。
那段经历让我对肥料这东西有个挺直观的认识,不再是超市里一袋袋 непонятный (bu dong de – 不懂的) 玩意儿。潍坊作为个大基地,确实给咱这些普通人或者农民朋友提供不少选择,好用不好用,关键还是得看你怎么用,用对地方。
发表评论